"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是什么意思?(详细解答)

如题所述

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全国统一了,该怎样来治理这样大的国家呢?

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音wān)等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秦始皇要大臣议论一下,许多大臣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他说:“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

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一斤(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从那时候起,又规定了全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

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夺了过去。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将蒙恬(音tián)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抵抗,把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来,设置了四十四个县。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夫,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这样从西面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到东面的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连成一条万里长城。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后来,秦始皇又派出大军五十万人,平定南方,添设了三个郡;第二年,蒙恬打败了匈奴,又添了一个郡。这样,全国总共有四十个郡。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这时候,李斯已经做了丞相。秦始皇要听听他的意见。

李斯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

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

谁要是拿古代的制度来批评现在,满门抄斩。

第二年,有两个方士(一种用求神仙、炼仙丹骗钱的人)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得知这个情况,派人去抓他们,他们早已逃跑了。

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下令,把那些犯禁严重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边境去。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正在火头上,大臣们谁也不敢劝他。他的大儿子扶苏认为这样处置儒生太严厉,劝谏他不要这样做。这一来,触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苏离开咸阳,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边疆。

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车同轨:所有的马车两车轮的间距要相等,
书同文:写书信或文章时用相同的文字。
行同伦: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狡猾的乡官, 名曰“三老” 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1-27
道路一致,文字一致,思想一致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车马走在相同的轨道上,用同样的文字书写,行为有统一的价值观。“书同文”,即语言文字的统一;行同伦”,其所代表的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信仰等的相对统一; “车同轨”,用发展辩证的观点来看实际上是政治的一种延续,表现为交通之政的统一。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学者都把书同文,...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是什么意思
“行同伦”,其所代表的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信仰等的相对统一,为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提供良好的氛围。“车同轨”,用发展辩证的观点来看实际上是政治的一种延续,表现为交通之政的统一,也可以泛指一切以交通为代表的政治上的统一。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是什么意思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意思是车马走在相同的轨道上,用同样的文字书写,行为有统一的价值观。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出自于《中庸》,是秦朝统一后的景象。自嬴政一统六国始,古代王朝多以儒家经典《中庸》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来弥合不同人群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矛盾并借以追求国家...

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在文化制度规定了哪五同?
“车同轨”指的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标准,秦始皇规定车辆的宽度和道路的宽度一致,便于全国交通,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度同制”指的是统一度量衡标准,秦始皇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体系,确保了交易的公平和市场的规范。“行同伦”指的是推行儒家伦理道德,秦始皇提倡孝道、忠君、仁义等儒家伦理观念,以道德规...

"车同轨,书同文,
车同轨:所有的马车两车轮的间距要相等,书同文:写书信或文章时用相同的文字.行同伦: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狡猾的乡官,名曰“三老” 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属于()的观点。
【答案】:B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题干出自《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意思是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因此,该观点属于儒家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B。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属于什么活动
在同调理论中,书同文指的是两个拓扑空间的同调群(homology group)相同,车同轨指的是两个拓扑空间的同调群之间存在同构映射,度同制指的是两个拓扑空间的同调群同构于整数环,行同伦指的是两个拓扑空间的同调群同构于平凡群(trivial group),地同域指的是两个拓扑空间的同调群同构于局部同调群(...

标题:嬴政统一中国后,为什么要实施车同轨、书同文?
战国时期的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强盛,至秦王嬴政即位,通过一系列战争,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灭齐,实现了对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嬴政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措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便是其中重要政策。"书同文"是指在统一之前,各国的文字差异较大,给政令...

当秦国一统天下时车同什么同什么?
“书同文 车同轨 行同伦”。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开始着手改革旧制,开始秦帝国的新气象。其中除了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之外,最重要的三条改革内容就是“书同文 车同轨 行同伦”。就是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的轨距,统一道德规范。儒家经典《中庸》中有载“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

秦朝为建立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习俗,采取了哪些措施?
车同轨:统一车辆两个轮子之间的轮距为六尺,据此,秦朝修建了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秦直道遗址 书同文:李斯改革文字,以小篆为国家法定文字。小篆,书法作品 行同伦:全天下遵循一样的伦理道德。比如,只有皇帝才能够穿黑色的衣服。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黑色的衣服 统一度量衡:统一以前,各国使用的度量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