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于是对其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了 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约从2岁到4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艾里克森认为这时幼儿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外,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着探索新的世界。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

  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弗洛伊德认为这个阶段是产生俄底普斯情结的时期,对此,艾里克森的看法不同于弗洛伊德。他认为,男女儿童虽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罗曼谛克的爱慕之情,但能从现实关系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情绪的不现实性,遂产生对同性的自居作用,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了代替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俄底普斯情结在发展中获得最终的解决。

  本阶段也称为游戏期,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艾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

  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这一阶段艾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继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作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虽然对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是能导致个人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如果说以上五个时期是针对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提出的,那么以下的三个阶段就是艾里克森的独创。由于这三个阶段,使他的发展理论更加完善。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艾里克森认为这时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这时,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巩固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得到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之感。艾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时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这里的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是指关心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因此,有人即使没有自己的孩子,也能达到一种繁殖感。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的需要,沉浸于自己的天地之中,只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之感。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这时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伸延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外,与新的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而为一体的感觉。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艾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不同于别人,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性的,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参考资料:http://www.jxin.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Page=2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6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人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将人的一生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生命任务,如果成功完成,就会形成一定的个性特征和社会认同感。
第2个回答  2010-10-24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了若干阶段并命名总结特征,具体可以看地4版精神病学
第3个回答  2010-10-25
人格发展阶段轮,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的38页

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 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是青少年时期的核心问题。青少年开始质疑自己是谁,以及他们在世界中的位置。2.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考,经常性地思考自己的身份。3. 他们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在各种社会角色中的表现,逐渐认识自我。4....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关于青少年在各种选择中的思想斗争过程,埃里克森用了一个"延期偿付"的词语来描述,表示青少年延迟做出个人生活或职业的选择和承诺。埃里克森认为,在一个复杂社会,在这个"延期偿付"的阶段,青少年势必会经历自我同一性危机。

什么是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阐述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由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制约的人格和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一种描述人类从婴儿到老年的心理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或危机需要解决。这些阶段从婴儿期到老年期,涵盖了人类生命的全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成功完成这些任务对于个...

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逐渐疏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爱利克·埃里克森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

艾利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具体有何内容?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八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一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生命的旅程与成长关键 心理学大师埃里克森,这位德裔美国的瑰宝,以其独树一帜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深刻剖析了人类成长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像一个独特的心理里程碑,引领个体面对挑战,寻求满足与完整。从婴儿期的信任基础,到成年期的自我实现,每一步都紧密相连,形成一个...

如何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零岁至一岁半):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具体表现为: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需要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2,儿童早期(一岁半至三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具体表现为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

埃里克森八阶段划分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人格发展的驱动力不同。弗洛伊德强调性本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儿埃里克森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因此,埃里克森把自己的人格理论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用以区别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阶段理论。第二,阶段时期不同。弗洛伊德讲...

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简而言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一种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它从多个角度阐明了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和相互作用方式。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了心理、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人类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它在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