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拜托各位了!

这一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意思是: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

出自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原文选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文: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

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主旨赏析:

表文的这一部分,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已“兴复汉室”的决心,也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这篇表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师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这句话的意思: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时候接受奉命。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该篇入选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742009.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
这一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意思是: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出自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原文选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

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解释是什么
表文开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继而以“今天下三分”,点明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什么意思?
出处:三国汉 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文: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 扩展资料 《出师表...

关于出师表的一个问题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出师表评: 这是蜀汉后期诸葛亮安邦定国的一种策略:以攻代守,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但...

...什么坐断东南战未休出师表中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诸葛亮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
《前出师表》作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收录于《三国志》卷三十五,建兴五年,蜀汉国力有所恢复,诸葛亮深知蜀国弱小,若想生存必须对外征伐方可延续政权。于是,决意率军北进,准备征伐魏国。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主要内容有规劝君王、委托政事、回顾经历、表明北伐决心等四部分。苏轼评《出师表》“简...

出师表中 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怎么解释
“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意思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 这句话的出处是:两汉·诸葛亮《出师表》 这篇文章的原文是这样的: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

文言文 出师表 的理解性默写填空及其答案
15、《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41、《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术先帝的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3、《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现宫殿万间都做了土的句子是:蠃,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44、下列关于...

出师表的文学常识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