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

比 要有例句

◎ 比 bǐ
〈动〉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com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draw an anal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av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 比 bǐ
〈形〉
(1) 接近;亲近 [intimate]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harmonous]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 比 bǐ
〈名〉
(1) 比喻,比方 [metaphor]。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 比 bǐ
〈副〉
(1) 皆,都,同等地 [all]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lately;recently]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 比 bǐ
〈介〉
(1) 比起 [than]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for]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till]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即,记,加,假,见,兼
1、走进,靠近 2、就在(某时、某地)3、副词,立即,马上 4、副词,就是 5、连词,如果,假如 6、连词,那就.记 1、记住,与“忘”相对 2、记载,记述 .引申为史书 3、文体的一种 4、印章 假 1、借 2、宽容 3、如果,假如 4、假,与“真”相对 5、非正式的 见 1、看见 2、拜见,谒见 3、...

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
◎ 比 bǐ 〈动〉(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也,哉,乎,矣的全部意思
1. 也 yě - 表示同样、也是:我高兴,你也高兴。- 表示让步、即使:即使失败十次,他也不灰心。- 表示强调、还:我也只好如此。- 表示选择、还是:你是见我府里那个门子,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2. 哉 zāi - 表示感叹、啊:幸甚至哉!- 表示肯定语气、啊:敢不畏君王哉?- 表示疑问或反问、...

我的古汉语字典忘学校了,请帮忙查查这2个字在古汉语字典中的多种...
①<动>听见;听到。②<动>听说;得知。③<动>报告;上报。④<名>见闻;知识。⑤<名>名声;名誉。⑥<动>闻名;传扬。”其:①<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的”。②<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③<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④<代>第二...

古汉语词典与古汉语字典
1、古汉语词典:以解释古语词的意义为主,如果有双音节以上的词也加以解释。2、古汉语字典:以解释古代文字为主。比如一个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结构等,但它也解释一个字的意义。二、用途不同 1、古汉语词典:主要以查阅古代汉语的词语的意义、用法为主。2、古汉语字典:主要以查阅古代汉语中的字的...

古汉语字典中的 安 解释
◎安定;安全;安稳: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然后得一夕...

之在古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1. "之"在古汉语中的第一个意思是指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是出、生出、滋长。2. 第二个意思是同本义,即生长。例如,“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出自《说文》)3. 第三个意思是往、朝某方向走、到……去。例如,“之,适也。”(出自《广雅》...

古汉语字典和新华字典有什么区别
古汉语字典和新华字典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 解释对象不同:古汉语字典主要解释古语词的意义,包括双音节以上的词,而新华字典主要解释汉字在现代的用法和意义,包括单字和词。2. 用途不同:古汉语字典主要用于查阅古代汉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而新华字典则更常被用来查阅字(词)在现代的用法和意义。3...

古汉语常用字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什么不同
古汉语常用字典和古汉语常用词典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解释内容、用途以及使用对象上。首先,解释内容方面有所不同。古汉语词典侧重于解释古汉语词语的意义及其用法,包括那些由两个或以上汉字构成的词汇。而古汉语字典则更专注于解释单个汉字的意义、读音以及其字形结构等。其次,它们的用途也有所不同。使用...

安字典解释
最后,“安”字也具有“安慰”的含义,即给予他人或自我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诗句“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表达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和相互的安慰。综上所述,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安”字的解释涵盖了多个层面,从国家的稳定、个人的内心安宁到情感的慰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