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迫恐惧症

我有一个病症一直不能对号入做,我怀疑是强迫恐惧症,我的症状就是我害怕想到强迫症,一想到我就问自己什么是强迫症,可看网上资料又搞不明白,然后就想我想强迫症本身就是强迫症,我一想就是强迫症了,我为什么不想呢,我的头都大了,虽然我没有网上的那么不可思议,我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强迫症,我想知道到底什么是强迫恐惧症

简诉一下恐惧症:表现为对具有明确的对象的、过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场境。比如想你说的怕狗咬你,就是对动物的恐惧,属单纯恐惧症。也就是说往往这些人会对黑暗、高空、社交场所或某种动物产生恐惧的反映,难以控制(出现心悸、出汗或面色发白、发红等) 而且受病的影响,人会极力地回避客观事物或场境严重会影响到正常的社交活动。
数据表明女性多与男性,患病率为0.59%(中国,1982年)

所以我想告诉你 首先应该消除恐惧感,试着做伸呼息,是调节心神不安的有效方法。接着是要对抗回避反应。

顺便告诉你治疗方法:森田疗法: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森田教授根据患者症状把神经质症分成三类: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焦虑神经质症。

森田疗法主要的适应症是所谓“神经质”。大致包括当今分类中的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

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他们对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而过敏的感觉又会促使进一步注意体验某种感觉。这样一来,感觉和注意就出现一种交互作用。森田称这一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认为它是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

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

该疗法分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种。症状较轻的可让当事人阅读森田疗法的自助读物,坚持日记,并定期到门诊接受医生的指导;症状较重的则需住院。住院生活分四个时期:一,绝对卧床期,四天到一星期。禁止病人做任何的事情,病人会有无聊的感觉,总想做点什么。二,轻微工作期,三天到一周。此间除可轻微劳动外仍然不能做其他事情,但开始让病人写日记。三,普通工作期,三天到一周。病人可开始读书,让他努力去工作,以体验全心投入工作以及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四,生活训练期,一到两周。为出院准备期,病人可进入一些复杂的实际生活。

森田疗法出现本世纪早期,比当今流行的大多数欧美体系早很多年,它不仅在日本医学、心理学独树一帜,且影响远播,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一个治疗体系。他的一些基本理念,特别是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是源于东方文化,比较适合于东方文化中的人。

目前,森田疗法这种根源于东方文化背景和传统思想的心理疗法不仅风行于日本,而且也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雷诺氏(David Reynolds)将森田疗法介绍到美国,并应用于神经症的治疗中。1983年日本森田疗法学会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高良武久教授及第二任会长大原健上郎教授继承并发展了森田疗法,并将森田疗法的适应症扩大到神经质以外的神经症、精神病、人格障碍、酒精兹物依赖等治疗领域。并且已广泛应用于正常人的生活适应及改善生活质量中。国际森田疗法学会于1991年成立。在我国,1992年召开了首届森田疗法研讨会。1994年4月底,第三届国际森田疗法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14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就森田疗法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它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由于学派理论甚多,它的种类名称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认知疗法(Congnitive therapy)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 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 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认知疗法的策略,在于重新构建认知结构,
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 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艾利斯(Ellis)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谈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 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贝克也指 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 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因此,“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强迫症的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EX/RP)
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X/RP)让强迫症的有效治疗得到大大的提高。最初对15个个案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对其中的10个强迫症患者非常有效,对其余的5个也有相当的效果。采用这个治疗方案,病人的治疗效果能够巩固很长时间,5年的追踪调查发,15人中只有2个人复发。
后续的研究发现,对330名完整完成EX/RP治疗的病人研究发现,有83%的病人症状显著缓解。对376名完成EX/RP治疗的强迫症患者29个月的追踪调查发现,76%的病人保持了显著的疗效。
EX/RP治疗变量
研究发现,采取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法的联合方法EX/R要优于单纯的用暴露或者仪式行为阻止法进行治疗的效果。

仪式行为阻止法。仪式行为的减少是强迫症治疗的目标之一。

采用想象暴露。研究发现,加上想象暴露,现场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的治疗方法,比单独的现场暴露效果要好。我们发现,对于那些认为如果停止仪式行为,就会有灾难性后果的病人来说,想象暴露非常有效。

逐级暴露于漫灌疗法。病人的动机和对治疗目标的认同是成功进行EX/RP治疗的关键,所以,一般采用首先让病人面对恐惧程度中等的情境,然后通过逐步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达到让病人面对以前让其痛苦的情境。所以,我们强调每一步暴露治疗的进行都必须是病人当时能够接受的,如果没有得到病人的赞同,我们不能尝试对其进行任何的暴露治疗。同时,我们建议在强化治疗中,在第一周就进行一次恐惧等级表上最高的一项,这样使得在随后的两周中,有充裕的时间对这个情境进行充分的暴露。

暴露时间的长短。暴露的时间对于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持续长时间的暴露要更加有效。研究发现,持续暴露大约90分钟是焦虑减轻和进行仪式行为的渴望减少所需要的时间。当然这只是一个一般的原则,在90分钟内不能够减退焦虑,必须延长时间,反之,也可以提前结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30
你把自己套进一个怪圈圈里啦……你这样想就像是非要搞清楚是先有鸡呢还是先有的蛋?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强迫症,比如我们早上起来洗脸的时候必须要按一定的顺序洗,上学的时候会走同一条路,如果今天做的和昨天不一样,就会难受一整天,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没有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的话大可不必在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10
即想想又害怕想

焦虑症和强迫症、恐惧症有共性吗?区别是什么?
强迫症-患者本人对于强迫行为感到没有必要,但强迫行为仍然反复出现,无法克服,给患者造成内心的痛苦与焦虑。恐惧症-刺激源与恐惧程度不对称,患者会极力回避刺激源。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症-是分为急性焦虑与慢性焦虑的。我这里就说一下慢性焦虑。慢性焦虑需要同时具有精神性焦虑与躯体性焦虑症状。...

如何治疗强迫性恐惧症?
所谓强迫性恐怖症,是恐怖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患者表现为害怕出现一些与现实不符的观念(如害怕伤害自己、害怕自己会伤害别人、害怕自己会突然发疯等),这些观念以强迫观念的形式出现,不由意识控制,在患者头脑中反复出现,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强迫反强迫的痛苦和恐惧。患者害怕独处,在社交环境下...

强迫恐惧是什么意思啊?
强迫恐惧是一种心理疾病,又称强迫症,指的是一个人经常出现一些反复的强迫行为和强迫想法,这些行为和想法出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大脑活动而产生。这种心理疾病会让人非常痛苦,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强迫恐惧的出现与个体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也与外部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相关。强迫恐惧症的症状表现为强迫行为和...

强迫恐惧症怎么治疗
没有强迫恐惧症这个专业术语,应该指的是强迫症,而且患者的强迫症以强迫情绪为主要表现,就是患者会不由自主的恐惧、害怕,也可能不断回忆以前发生的令人恐惧的事情,或者使人恐惧的人等。治疗上主要是使用具有明显抗强迫作用的抗抑郁剂,比如常用的有氯米帕明,这是一种传统的抗抑郁剂,效果非常明显,...

怎样是强迫症恐惧心理
首先,两者在恐惧的表现形式上不同。恐惧症一般是单纯的恐惧并伴随逃避动机和行为,而强迫症的恐惧似乎又加了一层,即在对恐惧压制和排斥的基础上想通过某种方式消除这个恐惧。强迫症的症状所表达的意义,就是内心寻求安全感的一种变相的形式--一种顽固的扭曲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其次,恐惧的客体存在...

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
强迫症: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

请问大家强迫症与恐惧症有什么区别?
强迫症是自我强迫与反强迫所造成的精神痛苦,而恐惧症是(Phobia,phobicneurosis)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

焦虑症和强迫症区别
1、强迫症:强迫症是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2、焦虑症:是分为急性焦虑与慢性焦虑的。我这里就说一下慢性焦虑。慢性焦虑需要同时具有精神性焦虑与躯体性焦虑症状。 二、主要区别: 1、焦虑症是以没有焦虑源的恐惧,担忧为主要表现。 2、强迫症患者明知道自己的自我强迫行为不合理,却无法克...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在于A.出现焦虑反应B.明知不对难以控制C.是否回避...
【答案】:C 恐惧症:对外界客体、环境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强烈的恐惧、害怕,患者主动回避,无法克制。强迫症:可以表现为强迫观念或强迫思维、强迫回忆、强迫情绪、强迫意向或强迫动作与行为,明知不对,无法自制,异常苦恼。

强迫性思想恐惧症怎么办?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明明知道强迫症状的存在,却克制不了,从而痛苦和焦虑。强迫恐惧与其强迫性思维有联系,害怕自己会出现对立思维,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注意事项:1,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把注意力从强迫症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2,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主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