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的悲剧,是处于一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基本上是很难避免的。
为图省便,我把我的主要观点放在前面吧,不想仔细看的可以只看这部分:
首先看下史实:
1.刘邦宠幸戚夫人;
2.刘邦喜欢赵王如意;
3.刘邦对刘盈很不感冒,危机逃难的时候还有数次推刘盈下车的经历,当然最后还是没死,父子关系能到什么程度,你自己想想;
4.吕后性格强硬,善妒;
综上四点,不管戚夫人怎么选择,
1)刘邦对她的宠幸势必引起吕后的恶感,这就难免秋后算账,为自全计,她就不可能安于现状;
2)立赵王如意不止是戚夫人的意愿,更是刘邦的强烈意愿,临死之前还想着立如意,这不全是刘邦对戚夫人的宠幸,也有政治部署方面的意思,刘邦说过,他认为赵王如意更像自己,更适合挑大梁;
3)刘邦与刘盈父子关系的恶化,已经远超出戚夫人的控制,没有她从中作祟,也不能改变刘盈早年被俘、临危被弃的经历,试想如果你对儿子做过这些事情,你能指望身后儿子怎么看你;
以上3点,几乎很少有戚夫人所能改变的,不管她愿不愿意介入夺嫡,她都退无可退。这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然,吕后肯定会强烈反弹的,但是这种反弹不是“本来是我的你来抢那就别怪我不客气”,而是“我和刘邦的事情,你想介入,你算哪根葱”,这就等于把她和刘邦之间的恩怨,全都撒到了别人身上。
...........下面详细聊聊..............
有答主提到吕后外家强大的政治势力,这一点大致是不错的,刘邦统一天下,诸吕既是从龙之众,又有开国之功,比喻成刘邦的合伙人,似乎也不算过分。
但是如果以此就认定吕后势力不可撼动,乃至于认为刘盈继位势所必然,恐怕也并非那么简单。
有汉一朝的政治格局,是勋贵、外戚和君主治理天下,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则居于次要地位。但是这套政治规则的完善是需要时间的,开国之初,制度、手段、方法都处于摸索之中,政治地理上也呈现封国与郡县并立的态势。
如果认为外家强则储君强,这无疑是脱离实际的,譬如后来的迎立刘恒,正是因为朝臣勋贵们鉴于外家过强的危害,这才特地选中了没什么政治资源的薄姬的儿子。
换句话讲,刘邦不是没有能力铲除诸吕,而是没有必要,倘若他能预知诸吕之乱,则诸吕与韩信等异姓诸侯王相比哪个更强?刘邦连他们都摆平了,更何况诸吕呢?
刘邦为了巩固中央权力,一直忙于剪除异姓王。这些举动不止震慑了诸侯,也足够让朝中大臣们内不自安。为了消除猜忌,张良选择全身而退,萧何则是日夜惴恐。因此,幻想凭借外家势力就能违背刘邦意志地将刘盈推向皇位,这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
实际上,刘邦临死之前还曾妄图除掉樊哙,只是死的快了一点,又碰上执行命令的是陈平这样的机变权谋之士,樊哙这才得以侥幸不死。
正是因为刘邦具有无上的杀伐决断之权,戚夫人才认定了,只要紧紧跟随刘邦同志,心甘情愿做皇帝移动的哨兵,就一定能保母子平安。
而这也让吕后一直处于忧虑之中。刘盈和刘如意谁能上位,是处于一个胜败未可知的状态。
刘邦是宠幸戚夫人的,吕后对此非常不爽。而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呢,出于政治运作和自身禀赋,也确实赢得了刘邦的好感。
刘邦多次表现出对刘如意不同寻常的喜爱,与此同时却对刘盈发出了“盈不类我”的慨叹。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政治神经非常敏感的吕后意识到:她的儿子以及她的家族,有可能在权力交接过程中面临灭顶之灾。
事情正在起变化。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一场争夺继承权的政治斗争就此展开。
戚夫人手中的牌是皇帝本人和儿子刘如意的过人资质。
吕后的资本则是刘盈的嫡长子身份和朝堂之士对皇权交接程序的坚守,以及她的家族势力。
刘邦硬要废立,群臣争之而不能得,张子房这样的精明人则完全置身事外。
唯一一个出于公义而强争的,就是周昌。
司马迁非常形象地记载下了廷争的一幕: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周昌嘴巴不怎么利索,一着急就结巴,“期期”就是情急时的口吃叠字,后来成语“期期艾艾”,取得就是这个意思。
张良的迟迟不愿表态,体现出高帝晚年继承人问题的敏感性。他被强制要求献策之后的表态是:
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张良是帝师级别的谋士,身份非常敏感,他不敢、也不愿介入此次事件。
由此可见,违背刘邦意志去支持完全合法的继承人刘盈,需要承担多大的政治压力。也可见戚夫人一党的影响力,并不像我们如今想象的那么小。
两股势力围绕着继承人问题的的较量,还先后出现了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商山四皓事件。
吕后看到刘邦执意要废掉刘盈,已经感到几乎无可圆转的地步了,于是强逼着张良献策,无奈之下,张良才涉入这场政治斗争,并建议刘盈请出商山四皓。
四皓是当世知名的大隐士、大能人,刘邦一向非常仰慕,却无法请他们出山。
张良说,如果刘盈能请动他们,那刘邦一定会对刘盈另眼相看,也就不会再有废立之事了。
后来刘盈的确将他们请出山了。
但刘邦所感到的与其说是对儿子的欣赏,倒不如说是恐惧和无奈。
为什么会恐惧呢?
刘邦提三尺剑取天下,靠的是什么?一个是对形势的敏锐判断,再一个是善于任用人才,俘获民意。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呢?
历史上有关戚夫人的记载并不多,但从只言片语中可见戚夫人与吕后是完全不同的女子。她温柔小意,美貌、善舞,深得刘邦欢心,她与儿子如意的资本都来自刘邦的宠爱,而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这是她出身所限,也是她的身份地位所限。戚夫人自身的智慧和后宫手段是无法和有长远政治眼光、有深厚政治积累的吕...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呢?
戚夫人虽不傻,但没有将才智聪明发挥到极限或适当的温度。本应借助刘邦的宠爱戚夫人制吕后悲残境地也是轻而易举,但戚夫人不会握权应运到确切,所需培养靠向自己的王权大臣,所以几次废太子终不成功。试想,阶级争夺要有聚精会神的头脑,否则纵然干般宠爱骄傲一世,但回头一瞬间。让吃尽了牢门坚苦的...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呢?
1)刘邦对她的宠幸势必引起吕后的恶感,这就难免秋后算账,为自全计,她就不可能安于现状;2)立赵王如意不止是戚夫人的意愿,更是刘邦的强烈意愿,临死之前还想着立如意,这不全是刘邦对戚夫人的宠幸,也有政治部署方面的意思,刘邦说过,他认为赵王如意更像自己,更适合挑大梁;3)刘邦与刘盈父子...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
是真傻。戚夫人和吕后的争夺,不是两个妇人争宠那么简单,而是两个皇子争储的斗争。但是事实是,吕后的儿子刘盈,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年纪还小,兄弟怡怡,他们本身并没有争权夺位的要求。真的,兄弟俩太年轻了。所以,刘盈继位,实际会是吕后主政(从后来的历史看,事实的确如此);如果刘如意做了...
戚夫人是因为真的愚蠢还是其他原因,才造成了最后的悲剧下场?
戚夫人因为她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而且自己贪心、要得太多而导致落得如此残的下场。戚夫人出生于贫困家庭,但她自幼聪明伶俐,能歌善舞。在楚汉战争时成为了刘邦的女人。她16岁跟随刘邦外出征战,深得刘邦的宠爱。加上戚夫人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刘如意,这个儿子聪明懂事长得又酷像刘邦,因而刘邦甚是喜欢。戚...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
其实,导致戚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是刘盈的不合格。 汉十二年四月,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驾崩,太子刘盈袭号为帝,史称孝惠帝。 在中国历史上,孝惠帝的名声还算可以,被贴的标签是「仁弱」,但这个仁弱之主,实是悲剧制造者。 刘盈称帝后不足一年,赵隐王刘如意即在刘盈的宫殿内被吕太后鸩杀,随即,刘如意的母亲也被吕太后做成了...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
戚夫人这个人虽然不能算是绝顶聪明,但至少跟“傻”字是不挨边的,她的上位手段也不能说有错,只不过从最后的结果看起来有点像是“蚍蜉撼大树”了。一、多才多艺的戚夫人 戚夫人的祖上是卫国贵族,世居戚邑,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濮阳市的戚城遗址那块儿。后来由于卫国逐渐式微,戚氏才在公元前241年前后...
戚夫人下场那么惨 都是因为戚夫人上位不当吗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因为她上位手段不当,才导致她的悲剧结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戚夫人既不是傻也不是得位不当,而是她的欲望太炽,贪心太盛,手伸得太长,方罹此难。说起来,戚夫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深得高祖宠幸,又生了个各方面...
导致戚夫人历史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她是真傻还是上位手段不当?
正因为刘邦的对戚夫人的宠爱,加上戚夫人又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吕后的嫉妒之心更加强烈。刘邦的宠爱以及刘如意的到来,是造成戚夫人的悲剧的重要原因。三、戚夫人的对手—吕后吕后不管是权力还是地位都远远高于戚夫人。换一句话说,从刘邦去世后,一直都是吕后掌握着朝政,当时的她不但违背刘邦的...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假傻?她为何结局那么惨
戚夫人除了在刘邦身边吹枕头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盟友,就连周昌去赵国,那也是刘邦命令其去做的,这就让戚夫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也是戚夫人悲剧的原因之一。假如戚夫人有吕后一半的政治头脑,联合部分权臣对付吕后,哪怕最后失败,或许也不会落到那悲惨的境地。权力斗争并非儿戏,一旦入局就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