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十二年四月,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驾崩,太子刘盈袭号为帝,史称孝惠帝。
在中国历史上,孝惠帝的名声还算可以,被贴的标签是「仁弱」,但这个仁弱之主,实是悲剧制造者。
刘盈称帝后不足一年,赵隐王刘如意即在刘盈的宫殿内被吕太后鸩杀,随即,刘如意的母亲也被吕太后做成了「人彘」。
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黎,孝惠还,赵王已死。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
很多读者认为,刘如意母子之死,是夺嫡失败的必然结局。我甚至见到一些网友发帖,称戚夫人的悲剧,实乃咎由自取。
其实,从《史记》的诸多记载来看,戚夫人之所以起了夺嫡之心,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作为储君的刘盈不合格。
而且,戚夫人虽有夺嫡之心和夺嫡之举,但从没有加害过刘盈,更没有在夺嫡中作弊,实属难得。
另外,夺嫡失败后,戚夫人也安心接受了夺嫡失败的结局。
所以,戚夫人的悲剧,绝不能说是咎由自取。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明确记载了,在戚夫人有了夺嫡之心前,刘邦即有了废太子的念头: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司马迁说得很明白,在性格和能力上,刘盈跟刘邦的差别很大,在司马迁笔下,刘邦的性格是这样式的: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刘盈唯一像刘邦的地方,便是「仁」,最不像刘邦的地方,便是「弱」了。
刘邦出生于普通人家,但却跟父亲兄长很不一样,不屑于做农活,平素里总是一副做大事的样子。因此,虽然只在家乡当了个亭长,但却特别吃得开。
可这刘盈,虽然生于帝王之家,但总是给人一种虎父犬子的感觉。最明显的,便是英布造反时,刘盈和吕后的表现。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
刘邦即皇帝位后,臧荼、韩信、韩王信、陈豨、彭越等人相继谋反或被控谋反,刘邦都亲自前往。
这一回,英布谋反时,年过六旬的刘邦既老且病,所以想让太子作为统帅,前去平叛。
但刘盈和吕后,却接受了商山四皓的建议,躲避平叛。
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
说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太子怕死更不能死,而老皇帝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为了妻子和儿子,理应拖着病躯,跟英布拼命,为大汉江山的稳定繁荣,尽最后一份力。
吕后按照商山四皓拟好的说辞,到刘邦面前一顿哭诉,刘邦只好改变主意,骂着说:
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此时的刘邦,已是伤心到极点。
刘邦年老体衰,将不久于人世,而作为接班人的太子,连前往前线平定叛乱的的勇气都没有,这么弱的太子,将来真的能当好一个皇帝吗?刘邦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回到故乡丰沛,与乡亲们纵酒时,写下了一首千古悲歌《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始终道尽了刘邦的彷徨与恐惧,如今,自己还活着,威加四海,但自己很快就要死了,自己死了以后,又能有谁来帮着刘盈守天下呢?
为了不使自己创下的帝业毁在刘盈的手中,刘邦回到首都后,更要废太子了。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佯许之,犹欲易之。
刘邦有了废立太子的念头后,戚夫人也并没有联合朝中任何一方势力,她所做的,仅仅是在刘邦面前哭诉而已。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很明显,戚夫人仅仅是哭诉,没有其他的举动,别说是联络朝中老臣了,恐怕连舆论都没搞过。
妥妥的白莲花形象。
据《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戚夫人能歌善舞,艺术修养极高。夺嫡失败永巷为奴时,戚夫人还创作了《舂歌》引导舆论。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在戚夫人艺术修养和美妙歌喉的加持下,《舂歌》的发表,将舆论引向利于戚夫人的方向。
如果在夺嫡时,戚夫人不只是哭诉,而是像发表《舂歌》这般引导舆论,又将如何呢?如果戚夫人像吕后谋求张良帮助那样谋求朝臣的帮助,又将如何呢?
或许戚夫人也未必能在夺嫡中胜出,但刘盈也不会赢得那么稳!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在夺嫡一事上,戚夫人的做法,已是很「佛系」了。
如果我们能抛开嫡庶立场来看戚夫人的夺嫡,或许会有一种感觉,戚夫人的哭诉,应不仅仅是为了刘如意登上帝位,更是在替刘邦担心,担心刘邦辛苦打下的江山被糟蹋了。
在征英布一事上,作为太子的刘盈,的确没表现出一个与帝王相称的样子,完全没有主见,一切都听从安排,哪有一点人主的样子?
打仗,打的既是兵士,更是粮草,淮南王英布,只是一介武夫,举事又仓促,哪能跟具有强大后勤保障的汉中央政府相抗衡?如果刘盈上前线,采取刘邦对付项羽的办法,耗都能把英布耗死。
一旦刘盈顺利平定英布,对外宣示了肌肉,太子之位自然稳固。可惜啊,刘盈完全没有这样的格局。
正当刘邦废太子意愿愈来愈强烈之时,刘盈带着商山四皓出现在刘邦的面前。
刘邦见到商山四皓,很是惊讶,忙问:
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保自从吾儿游乎?
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刘邦: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此话说得冠冕堂皇,刘邦都觉得自己信了,于是向商山四皓陪好话;
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刘邦的确有轻士善骂的毛病,但对于真正有才能的饱学之士,刘邦却又很是尊敬。
就拿郦食其来说吧。
刘邦初见郦食其的时候,正在洗脚,惹得郦食其很不高兴,郦食其把刘邦一顿训,刘邦也针尖对麦芒,骂郦食其为「竖儒」,然后,郦食其又用言之有据的道理把刘邦一顿训,刘邦就老实了,毕恭毕敬地接待了郦食其。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既然商山四皓能够听说刘邦轻士善骂,想必也能听说刘邦对张良、郦食其、陆贾等人的尊敬,也当知道刘邦尊敬这些人的原因。
因此,我猜想,商山四皓之所以不出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商山四皓自知本事不济,远不及张良、郦食其、陆贾、陈平、娄敬、随何等人。
在历史上,商山四皓最主要的功劳便是给刘盈撑门面,唯一的计策,便是避免了刘盈亲至前线,但不让刘邦上前线这事,格局很小。
固然,生命是权力的根本,如果命都没了,权力也自然没了,所以刘邦、刘盈这一类人物,理应惜身。
但另一方面,权力也是靠真刀真枪拼出来的,也是靠不怕死的精神拼出来的。
当年,大家商量推举起义带头人的时候,如果刘邦像陈婴一样惜身,还有称王称帝的机会吗?
当年,项羽屯兵鸿门,如果刘邦怕死,不敢去,能化干戈为玉帛吗?
当年,如果不是刘邦胆大心细,和夏侯婴自称使者,闯入韩信军营夺了韩信的军队,汉军能复振吗?
刘邦的成功,可不仅仅是靠贪生换来的,刘邦贪生的同时,更有不怕死!
正因为刘盈的表现不合格,所以刘邦才要多次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正因为刘盈的表现不合格,所以吕太后才先毒杀了刘如意又祸害了戚夫人,随后还差点毒死刘肥。
所以,我认为,刘盈就是个悲剧制造者。
试想,如果刘盈像刘邦一样强大,刘邦还会有改立太子心吗?如果刘盈像刘邦一样强大,吕后还担心彭越被贬为庶人后作乱吗?如果刘盈像刘邦一样强大,吕太后还有必要用下三烂的手段对付刘如意和戚夫人吗?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外戚传》。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
是真傻。戚夫人和吕后的争夺,不是两个妇人争宠那么简单,而是两个皇子争储的斗争。但是事实是,吕后的儿子刘盈,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年纪还小,兄弟怡怡,他们本身并没有争权夺位的要求。真的,兄弟俩太年轻了。所以,刘盈继位,实际会是吕后主政(从后来的历史看,事实的确如此);如果刘如意做了...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
戚夫人并不傻,只是不甘心自己现在的地位,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所以导致被吕后迫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
戚夫人这个人虽然不能算是绝顶聪明,但至少跟“傻”字是不挨边的,她的上位手段也不能说有错,只不过从最后的结果看起来有点像是“蚍蜉撼大树”了。一、多才多艺的戚夫人 戚夫人的祖上是卫国贵族,世居戚邑,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濮阳市的戚城遗址那块儿。后来由于卫国逐渐式微,戚氏才在公元前241年前后...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
刘邦在长期偏爱戚夫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觉得如意比较像他,而更喜欢如意。戚夫人也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的儿子登不上皇位,刘邦死后,深受宠爱的她肯定逃不过吕后的折磨。所以,她给刘邦吹枕边风,想要改立如意为太子。这让吕后更加痛恨她。刘邦被说动后,先是封如意为赵王。后突然在早朝上询问朝臣是...
戚夫人是因为真的愚蠢还是其他原因,才造成了最后的悲剧下场?
戚夫人因为她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而且自己贪心、要得太多而导致落得如此残的下场。戚夫人出生于贫困家庭,但她自幼聪明伶俐,能歌善舞。在楚汉战争时成为了刘邦的女人。她16岁跟随刘邦外出征战,深得刘邦的宠爱。加上戚夫人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刘如意,这个儿子聪明懂事长得又酷像刘邦,因而刘邦甚是喜欢。戚...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呢?
戚夫人虽不傻,但没有将才智聪明发挥到极限或适当的温度。本应借助刘邦的宠爱戚夫人制吕后悲残境地也是轻而易举,但戚夫人不会握权应运到确切,所需培养靠向自己的王权大臣,所以几次废太子终不成功。试想,阶级争夺要有聚精会神的头脑,否则纵然干般宠爱骄傲一世,但回头一瞬间。让吃尽了牢门坚苦的...
戚夫人下场那么惨 都是因为戚夫人上位不当吗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因为她上位手段不当,才导致她的悲剧结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戚夫人既不是傻也不是得位不当,而是她的欲望太炽,贪心太盛,手伸得太长,方罹此难。说起来,戚夫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深得高祖宠幸,又生了个各方面...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仅仅是上位手段不当,导致她的历史悲剧呢?
戚夫人的悲剧,是处于一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基本上是很难避免的。为图省便,我把我的主要观点放在前面吧,不想仔细看的可以只看这部分:首先看下史实:1.刘邦宠幸戚夫人;2.刘邦喜欢赵王如意;3.刘邦对刘盈很不感冒,危机逃难的时候还有数次推刘盈下车的经历,当然最后还是...
导致戚夫人历史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她是真傻还是上位手段不当?
刘邦的宠爱以及刘如意的到来,是造成戚夫人的悲剧的重要原因。三、戚夫人的对手—吕后吕后不管是权力还是地位都远远高于戚夫人。换一句话说,从刘邦去世后,一直都是吕后掌握着朝政,当时的她不但违背刘邦的遗诏,而且还将自己吕家的子弟封为诸侯。由此可见,吕后的权利以及手段是多么的让人惊讶。这也是...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假傻?她为何结局那么惨
假如戚夫人的对手不是吕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她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位残忍阴毒的对手,一旦失手,将死无葬身之地。从吕后先后的表现,我们看的到,只要成为她的眼中钉,几乎没有活口,韩信、刘如意、刘友皆被其所杀。韩信被杀的时候,刘邦还不在京城,是吕后一手将韩信置于死地,一定程度上,吕后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