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如果有详细文章或视频那就更好了。
stormy55把答案改一下,把最后那句去了,我再给你10分。呵呵~!!!

关于诸葛亮
做能臣不容易。第一要忠,第二要能。忠而无能曰庸,能而不忠曰奸,都不是能臣。但,光是又忠又能,还不够,还得大家都承认。这第三条最难。因为嫉妒别人的能,是官场的通病;怀疑臣下的忠,是帝王的通病。所以历史上的能臣,好下场的不多。不是生前被贬,便是死后挨骂,能做到生前生后都没有什么人说闲话的,大约也就是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活得好累!

诸葛亮的形象,千百年来走样得利害。在一般人心目中,他老先生很是潇洒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那结果都是事先料定了的。计谋也很现成,甚至早就写好了,装在一个袋子里,只等执行者到时候拆开了看。自己则既不必亲自上阵杀敌,也不必操心费神,只要戴个大头巾,摇把鹅毛扇,泡壶菊花茶,摆个围棋盘,便“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真是何等潇洒。

其实,诸葛亮的心理压力大得很。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历来就被看作君仁臣忠、君明臣贤的楷模。尤其是那有名的“三顾茅庐”,千百年来让那些一心想出来做官又要摆一下臭架子的文人羡慕到死。实际上他们君臣之间的猜忌和防范,没有一天不深藏于心。君臣关系毕竟不是朋友关系,最信任的人往往同时也就是最疑忌的人。因为双方相处那么久,交往那么深,知根知底,对方有多少斤两,彼此心里都有数。这就不能不防着点了。你看白帝城托孤那段话,表面上看是心不设防,信任到极点,其实是猜忌防范到不动声色。刘备对诸葛亮说,我这个儿子,就托付给先生了。先生看他还行,就帮他一把;不行,就废了他,取而代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扯淡!刘禅的无能,简直就是明摆着的,还用看?无非因为明知诸葛亮之才“十倍曹丕”,自己儿子又不中用,放心不下,故意把话说绝,说透,将他一军。诸葛亮是明白人,立即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铁了心来辅佐那年龄相当于高中生、智力相当于初中生的阿斗。

陈寿说,刘备的托孤,“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拍马屁,就是没头脑。诚如孙盛所言,如所托贤良,就用不着说这些废话;如所托非人,则等于教唆人家谋反。“幸值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刘备托孤成功,全因为诸葛亮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又为人谨慎,处处小心,这才没闹出什么事来。但要说刘禅没有猜疑忌恨过,则不是事实。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各地人民怀念他,要给他建立庙宇,刘禅就不批准,说是“史无前例”。可见刘禅内心深处是忌恨厌恶诸葛亮的。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当了皇帝,就会忌恨手下能力比自己更强的大臣,而且越是弱智,就越是忌恨。因为所有的蠢才都一样,只要手握权力,高人一等,便会自我感觉良好,牛皮马屁不绝。一旦发现手下人比自己强,又会恼羞成怒,必欲去之而后快。刘禅其实也一样。只不过有贼心无贼胆,有贼胆也无贼力,只好在诸葛亮死后做点小动作,发点小威风,表示他还是个人物。

其实,即便刘禅对诸葛亮真心“事之如父”,也是没意思的。这家伙实在太蠢。又岂止是蠢,简直就没有心肝。他做了俘虏后,被迁往洛阳,封安乐县公。有一天,司马昭请他吃饭,席间故意表演蜀国歌舞。蜀国旧臣看了,无不怆然涕下,只有刘禅,照吃照喝,“喜笑自若”。司马昭感慨说,一个人的无情无意,怎么可以到这个份上(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又一天,司马昭问他:很想念蜀国吧?刘禅立即答道:“此间乐,不思蜀”。旧臣郤正听说了,就对刘禅说,下次再问,就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没有一天不想的,说完再把眼睛闭起来。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果然照着说,照着做。司马昭说,我怎么听着像是郤正的话呀!刘禅立即睁开眼睛,惊喜地说,猜对了,正是他!旁边的人都忍不住笑。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了保命,装傻。但即便是装傻,也是没心肝。事实上,除了“乐不思蜀”这句成语外,刘禅对于中国历史半点贡献都没有。辅佐这么个东西,有什么意思?

所以诸葛亮很累。又要打天下,又要哄小孩,又怕老的起疑心,又怕小的不高兴,能不累吗?事实上,诸葛亮不像军师,倒像管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亲自操持,即所谓“事必躬亲”。这固然是生性谨慎,也是势之所然。不这么做,他怎么能大权独揽而国人不疑呢?他实在是害怕出差错啊!

过度的疲劳,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身体;沉重的压力,又使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诸葛亮曾上表致刘禅云:“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公元207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倒在了北伐途中,享年五十四岁,比曹操少活了十二年。诸葛亮的身体原本是很好的。陈寿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是个伟丈夫。如非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岂能逝世于年富力强之时?

诸葛亮实现了他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其实是累死的(蜀魏交战,相持五丈原。蜀使至魏军营中,司马懿不问军事,只问饮食起居。当他听说诸葛亮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时,便断定说:“亮将死矣”)。
(((复制我的回答死全家谢谢!!!!]]]]]]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76e068a010002zb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1
认为,作者有的观点尚可,但作者有些的观点出发点是错的,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的是根本不了解三国历史环境和政治斗争形式,主观臆测。例如“诸葛亮要大权独揽国人不疑”。我个人观点如下
1.刘备死后,蜀国面临严峻的解体危机,国人惶惶不安。这种危机到了什么程度?魏国君臣甚至认为写一封劝降信就可以搞定蜀国。这个时候权力不集中,蜀国只有亡国。所以你那个观点诸葛亮做事是为了大权独揽根本很幼稚,亡国危机在眼前,谁有本事都可以救国。

2.我认为诸葛亮所谓的“大权独揽”是一种责任心而非权力欲望,第一,他并未结党营私,三国的权力传递,在蜀国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对蜀汉不忠。无论是承接诸葛亮政权的费蒋还是承接军权的姜维,甚至刘禅还亲政29年。反观其他两家呢?被权臣灭国灭族篡权杀没一个好下场。这都是诸葛亮选人之功。也正因为这种国家状况,诸葛亮选人和曹操就不同,曹操是“唯才是举”,诸葛亮是“德,贤,才”兼备,从而杜绝了有人不忠蜀国。但弊端就是这样的人很少,也是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诟病蜀国后期人才太少的原因。

第三,他“揽权”但无私心。他早早的选定了蒋费和姜维作为传承人,而不是把这种权力传给家人,而且他家无横恒产。这不符合因欲望揽权的特质。

综上,我认为你有些观点出发点就不对,又不了解当时历史环境和形式,更不懂政治的复杂性,只是理想化的想当然臆测。​
第2个回答  2006-05-11
谢楼上,长见识啦!

请概括一下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解读、评价,谢谢
诸葛亮给后世留下了四种可贵的精神 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 审时度势的务实精神 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 公正廉明的法治精神 这四种精神才是孔明先生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而我个人学到更多的则是,孔明先生做事情一丝不苟的态度,我认为这才是当前社会需要的态度和精神。

三国中诸葛亮是个什么角色?
在演讲中,易中天以诙谐的语言,对诸葛亮出山从而奠定 三国鼎立 的局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概略地对诸葛亮生平事迹做了介绍,认为诸葛亮身上的四种精神值得今人学习。这“四种精神”是:心系天下的 国士 精神,即通常所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公正廉洁的法...

找易中天品诸葛亮的一段(有追加)
能不累吗?事实上,诸葛亮不像军师,倒像管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亲自操持,即所谓“事必躬亲”。这固然是生性谨慎,也是势之所然。不这么做,他怎么能大权独揽而国人不疑呢?他实在是害怕出差错啊!

否定诸葛亮 易中天为什么品不好三国
实际上,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评价,主要还是沿袭许多史学家的“定论”,即,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而非杰出的军事家,当然对三国演义、民间流传的诸葛亮的神话用兵全盘否定,甚至将“锦囊妙计”看成笑话,否定诸葛亮之智,认为是民间的胡编乱造。诸葛亮究竟是军事家,还是政治家?这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话...

百家讲坛的主讲教授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对诸葛亮推崇有加,称他...
诸葛亮确称得是“无双国士”他的杰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诫子书》中,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易中天品三国诸葛亮对吗?
见仁见智吧,易中天教授分析的还是挺客观的,句句点史,条条不离三国志,没有什么明显的主观臆断的倾向。他的观点基本上是认同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不是政客,诸葛亮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点品三国中明确提到过),而不算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军事家。这基本上是事实,陈寿在...

你怎么看待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评价?
对于易中天教授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些我赞同有些不太赞同,易中天对诸葛亮评价总体上是比较客观的,唯一不足就是太专一三国志了,从易中天来品三国来看,易中天貌似只看了三国志。以至于后来评价诸葛亮军事才能时,只用了陈寿的原话来形容,意思就是说,他赞成陈寿的话,诸葛亮在军事上有所欠缺,这其实也...

...而他却经常被诸葛亮打得抱头鼠窜,为什么易中天还说孔明不是军事家...
只是刘备死了以后,诸葛亮掌了大权,才有了军事指挥权。但这时候诸葛亮又常常打败仗,六出祁山不用说了,诸葛亮每战必败,丢尽了脸面。只有一个七擒孟获之战似乎是取得了胜利,但那实际上是一次政治行动,没有多少军事的成份的,根本不能算是诸葛亮的功劳。所以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相当有限,甚至...

为什么易中天对于郭嘉和诸葛亮才华方面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_百度知 ...
易中天品三国对郭嘉的评价是: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能与诸葛亮相匹敌,可惜英年早逝,没有让后人见到一场针锋对决的好戏。而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穷兵黩武,宽严皆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很明显,易中天认为郭嘉比诸葛亮厉害。 实际上,郭嘉和诸葛亮...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贬低诸葛亮?和易中天有什么关系?
不过,易中天的很多观点其实让很多人还是并不太能赞同的。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贬低诸葛亮,与之前将诸葛亮视为神明的态度是大大不同的,而现如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会变成这样呢? 1.易中天为什么黑诸葛亮 易老不是贬低诸葛亮,而是坚持事实。现代人认识诸葛亮大多都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