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一说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爱恨情仇啊?

如题所述

西方文学,不仅是人心灵的历史,它也是人类灵魂的历史。西方文学探索的视角更为广阔、深邃,直入神秘的心灵世界,阅读者们都可以从中找到自我,从而放任心灵的游弋。而无论前面是深渊还是天堂;无论是《荷马史诗》用七弦琴演奏的诗篇,还是《浮士德》在善恶间徘徊;无论是《伪君子》昭示的人性伪善,还是《高老头》中悲剧似的守财,这些作品无疑都在拷问灵魂,让读者审视故事人物的同时又审视自己。一、扭曲、变态的爱情——人性悲剧 :爱情,永远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中世纪的西方,人们“谈爱色变”,美好的爱情受到宗教禁欲主义地压制,但尽管如此,却依然不能遏制人类对爱情的追求,这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人类追求美好爱情的本性与宗教禁锢人欲的“神性”进行了坚决的抗争,尽管这种抗争都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人性的光辉。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看作邪恶势力的代表,也是人们极力鞭挞的对象,但如果认真考察他的内心世界及同周围环境的联系,就不难发现,他身上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二、毁灭在政治中的爱情范例政治与爱情是两个完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范畴,一旦融入一起总是难免发生纠葛。纵观中西方文学作品,我们总会发现面对强大的政治威胁爱情往往显得羸弱,而且必将走向毁灭。《阴谋与爱情》曾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它是一部描写爱情与政治冲突并遭毁灭的戏剧。书中描写了德国丞相的儿子斐迪南、封、瓦特尔爱上了乐师米勒的女儿露易丝,下定决心要排除等级差别和一切障碍和她结婚。但是他的父亲、丞相瓦特尔却另有打算。瓦特尔谋害了他的前任,以种种阴谋诡计获得了政治地位。为了加强自己对宫廷的影响,他希望儿子和公爵的情妇米而福特夫人结婚。爱情和政治的纠葛就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展开了。最后,斐迪南和露易丝成了政治阴谋的牺牲品,双方服毒致死。在临终前,露易丝才把政治阴谋的真相点破,但为时过晚,爱情与仇恨随着死亡一起消失,政治阴谋的制造者也落入永远耻辱的深渊。三、行为在外而所招致的死亡。西方文学描写的世俗爱情往往与死关联,几乎达到了凡有爱的地方,就有死亡的阴影的地步。爱与死关联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多种原因来看的。爱的行为的外在破坏作用招致的自我毁灭,这主要是爱情遇到外在社会力量的阻遏所致。缪塞小说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的主人公便有着爱情让人着了魔的体验。他感到自己完全被爱所控制,“我下决心不再同她见面,只是没过一刻钟的功夫,我又转回来了……我暗暗怀着再一次占有她的欲望……我深深地鄙视她,又爱慕她;我感到她的爱给我带来毁灭,然而离开这个女人我又无法活下去”。爱使人将身心都集聚在自我的爱的体验和所爱的对象,最终导致在爱中,人往往丧失了理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也是一代表作。安娜与卡列宁婚后八年从没有体验过真正的感情幸福。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相遇并对之产生了好感,在渥伦斯基的追求下,陷入了急风暴雨式的恋爱之中,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达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但她身上被渥伦斯基挖掘出来的爱却也一步步地导致了她的毁灭。一方面她因为追求爱离开了自己的丈夫与儿子与渥伦斯基公开同居,因此遭到了上流社会的唾弃。而另一方面,她对爱的全身心投入却得不到渥伦斯基的相应回应。渥伦斯基并没有把爱视为生存的根本,他同时还需要上流社会的权力、功名、享乐等等前途。这样两人的爱情就不对等了,再加上上流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不同道德规范的要求,使得安娜既无法获得爱的慰藉也无法获得社会的宽容。最后剩下的是只有死亡这条路的选择。她在与渥伦斯基第一次见面的火车站上,想起了当时被火车压死的那个人。在她投到火车车厢下去时,短暂的恐惧马上就被一个巨大无情的东西撞在了她的头上,火车从她的背上辗了过去。托尔斯泰以一种凄惋的笔调写道:那枝蜡烛,她曾藉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摇曳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四、爱主体的乐死意向。在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中,主人公罗伯特-乔丹对玛丽亚说过一句话很有意义的话:“爱你的那一刻,就象要死去似的”。从这话中可见爱的高峰体验也好,还是性的高峰体验也好,都是与死亡体验有着类似性的一个事实。弗洛伊德就从精神分析角度阐述了爱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某些无意识一致的冲动的这一观点。玛格丽特·杜拉拉的《情人》对极度的性的高峰体验会让人感觉象死了似的这一过程中的死亡体验就作了生动的描绘。在她回忆了自己在爱中感觉到的死亡的味道写道:他注目看着她。他闭上眼也依然还在看她。她呼吸着他的面容。他呼吸着眼前的一个孩子,他两眼闭着呼吸着她的呼吸,吸取她身上发出的热气。这身体的界限渐渐越来越分辨不清了,这身体和别的人体不同,它不是限定的,它没有止境,它在这个房间里在扩大,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时时都在形成之中,也不仅仅在他所见的地点存在,同时存在别的地方,它展现在目力所及之外,向着运动,向着死延伸而去……一些我们平时对西方的了解来看,欧美的爱情模式和东亚的爱情模式似乎从根本上就有区别,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造成了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差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谁能说一说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爱恨情仇啊?
一、扭曲、变态的爱情——人性悲剧 :爱情,永远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中世纪的西方,人们“谈爱色变”,美好的爱情受到宗教禁欲主义地压制,但尽管如此,却依然不能遏制人类对爱情的追求,这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人类追求美好爱情的本性与宗教禁锢人欲的“神性”进行了坚决的抗争...

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呼啸山庄》三种爱情的比较
我在读这部小说时,深深觉得,这样的情感力量,正是基于小说中的三种不同的爱情形态去展现的一场爱与恨、人性与世俗、自由与束缚、野性与文明的较量,其中有世俗观念对人性的束缚,有人性对世俗的反抗,但压抑阴郁的情节和行文之间,也寄寓了艾米莉·勃朗特对爱、自由与希望永存的美好愿望。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论文学作品中的爱恨情仇
《背叛》中夏英杰和宋一坤的爱情是单方面的一见钟情,夏英杰有很高的学历,而且嗯还有一圈自己有很高的学历,一份很好的工作,为了自己爱的人,她可以义无反顾地选择一个新的城市开启新生活,为了达到私奔目的,甚至对自己父母使出了苦肉计。有时候,好像在我们普通人的意识里理解不了这种爱情,但是他们...

爱恨情仇是什么意思?
"爱恨情仇"的出处,反映了这些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展现,同时也揭示了人情世故的冷暖变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他人得势时的亲近,在失势时的疏离,正是这种人情冷暖的写照。总的来说,"爱恨情仇"代表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以及其中的极端对立和复杂交织,是构成我们人生经历的重要元素。这四个字,就像...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终于啃完了马哥的95万字,百年孤独是因为名字太多一样让人吐血,基督山伯爵是一下名一下姓一下头衔,艾玛,对于不习惯西方命名方式的人来说挺吐血的。 不得不感叹巨擘之作就是666,有时代背景,有小人物的爱恨情仇,而且故事环环相扣,挺有意思,伯爵应该是cosplay第一人吧,一个人就是一个复仇者联盟,哈哈哈。 特别...

《简爱》这本书为什么能震惊整个英国文坛?如何评价这本书?
这样一个女人,她改写了中国,改写了英国传统女性温柔、可爱、顺从的形象,在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后来成为现代女性的先驱和典范,也是女权的捍卫者。当时的英国女性还是男权社会的附庸,作者用火一样的热情和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恨情仇。呼吁女性独立人格和独立婚姻的小说中简爱的塑造...

西方文学创作更加偏爱的题材领域有哪些?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般是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著名如《荷马史诗》。二,中世纪,神话史诗依然是主流,比如英国的《贝奥武甫》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还有骑士小说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神曲》。三,文艺复兴,更多的描写人类的爱恨情仇的题材为主了,代表人物为莎士比亚。四,古典...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双城记内容简介
揭示了权力、爱情与复仇的纠葛。《双城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角们欢笑与泪水交织的爱情,以及他们在革命洪流中的挣扎和抉择。它让读者深感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无常,是一部深入剖析社会与个人命运的力作。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体验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能对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有更深的理解。

巴黎圣母院内容简介(100字以内)
1、《巴黎圣母院》的内容简介如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爱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2、《巴黎圣母院》的文学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推荐我最喜欢的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喜欢的原因200~300字。
海伦·凯勒是一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重残女孩。她能活下来,能生存下去就是一种奇迹,但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刻苦好学、永不服输的精神,凭着她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和敢于与不幸的命运进行搏击的信念,最后上完了大学、考取了研究生,成了一名作家,写出了许多传世的佳作。这本身就是奇迹中的奇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