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些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资料

如题所述

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部落首领的名称,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据传出生於烈山,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传记
姜氏族为西戎一支,原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著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 (阪泉,一说北京延庆境内的阪泉村)。面对著统领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大战一场在所难免。蚩尤带领著九黎,与联盟大战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则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早於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才开始制造出来。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传说
因为在炎黄时代并未有完整文字,故多为口耳相传之传说。而有关炎帝的传说也有不少。但亦有古籍用神话般的形式提及到炎帝的一些事情。

《易经‧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於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世本》「神农和药济人」。
《淮南子》「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之先祖
古籍记载,在黄帝之前,神农氏活了五百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神农氏是一个氏族,与黄帝合并之前,在黄河流域已经发展有一个农业民族在生活,并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他们已进入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而所谓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和神农氏,其实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进化阶段。 而神农氏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於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徵)。

炎帝之后人
炎帝被打败后,部落分散了,部份被赶出中土,部份受黄帝所统治。被赶的神农部族,文化水平本来较黄帝部族为高,但因为其后来远处偏远之山间,日久之后,文化并无进步,抑且退化,反而成为了化外之民。鄂、湘、贵间均有苗族生活,因先祖以务农,故而见称,因此有人认为他们是神农部族之后。湖北西部山区,也有一地称为「神农架」,或许亦与此有关。

有说神农被称为炎帝,是因其焚林辟地有关,古藉有所谓「烈山泽而焚之」,而神农氏之族民亦称为「烈山氏」及「共工氏」,被后人奉为稷神及杜神。

炎帝故居
相传炎帝出生於烈山,而「炎帝神农故居」 为顺应国内外炎黄子孙的意愿,便「修建」在湖北距随州北四十公里的厉山镇列山神农洞。 「炎帝神农故居」,设有神农洞二处(一为谷物药村贮藏,一为居住),并有神农亭、神农塔、神农庙、山南建神农茶室、神农花卉、九龙亭及山北神农母安登浴池,百草园等十数处。

神农洞和神农碑
距离随州市区五十五公里处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历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碑一座,保存至今。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於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黄帝出生於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明指南车,造舟车弓矢;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於此。

黄帝与炎帝都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19
据传说和古书记载,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姓姬,号轩辕氏或有熊氏。炎帝也是传说中的一个帝王,姓姜,号烈山氏或神农氏。

黄帝和炎帝都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原始社会后期,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当时,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都居住在现在陕西省境内的黄河边上。后来,又先后沿黄河两岸向东部迁移。为了争夺一块土地,炎帝族同住在中国东部的九黎族发生了战争。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打败了炎帝族。炎帝族向黄帝求援,他们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九黎族失败后,一部分逃到了南方,另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二族。后来,炎帝族和黄帝族也发生了冲突,炎帝族失败后,加入了黄帝部落,黄帝族的力量就更大了。从此,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他们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使这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从此,这些原来不同部落的居民,都认为自己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据说,黄帝一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当了部落首领后,教人们建筑房屋、喂养家畜、种植五谷,还发明了车。船、乐器和文字等。黄帝的妻子螺祖(k1Z刘发明了养蚕、抽丝和织锦。炎帝创造了农具,教人们进行农业生产,还亲尝百草,发现了治病的药材。聪明能干、热心为大家办事的黄帝和炎帝,深受人们爱戴,他们一直被当作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现在,在陕西省黄陵县松柏常青的桥山上,还保留着黄帝陵和黄帝庙;湖南省炎陵县也保留着炎帝陵。黄帝和炎帝的子孙们,世世代代缅怀这两位中华始祖的丰功伟绩。
第2个回答  2006-05-23
一顿乱砍 试用期 一级(74) | 我的提问 | 我的回答 | 个人中心 | 退出 资讯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百科 帮助

百度知道 > 明星/名人 > 历史人物快到期问题
• 启功书、刘海粟是谁?
• 本人要邓稼先的事迹
• 有哪些名人受挫折后成功的故事?
• 切.格瓦拉可以说是个领袖吗?
• 多情的笑到底是谁啊?
更多>>

订阅该问题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待解决
给我一些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资料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1 天 5 小时
提问者:姬羽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答复共 5 条
炎帝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首领,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开创了原始农业。因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亦称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华夏子孙,一直把炎帝跟黄帝并尊为民族始祖,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始缔造者以及始兴、统一的象征,并视其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的共同标志、纽带。
在先秦及汉代的其他典籍中,不乏关于炎帝的记载,说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治麻为布,制作衣裳;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辟市场;耕而作陶,冶陶为器;削桐为琴,结丝为弦,作五弦琴;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以威天下,等等。这些记叙肯定有传说的成分,把许多先民的创造集中于一人,不过,也确可以看出,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从渔猎时代走向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

从这些记叙看,对我国远古时期的农业、医药业、纺织业、制陶业以至乐器业、兵器业等等,炎帝都与有力焉,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轫功不可没。而史书上有关黄帝这些方面贡献的记叙则不够多,主要记载的是他“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以武力统一“天下”,保持了诸侯间相对和平的局面,使经济得以发展,民众得以安居乐业。似乎可以认为,黄帝是秦始皇之前统一中国的第一人。

炎帝值得敬重的,除了他对中华远古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还有他作为一个部族首领所展示的雄才大略和高风亮节。为了部族的繁荣兴盛和属民的饱暖安康,他不辞辛苦,不断开拓,艰苦奋斗。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为了找到为民治病的良药,遍尝百草,最后不幸误食“断肠草”,“崩葬”于茶乡之尾,即今天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圹田乡鹿原坡。在我看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为民精神、开拓精神、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上的“炎帝基因”,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对于炎帝神农氏,历代的明君贤相都极为推崇。宋太祖赵匡胤遍寻古代帝陵,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在鹿原坡觅得炎帝陵,便下令在此建庙以祭祀炎帝。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pí,皮)、貅(xiū,休)、�(chū,初)、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 yù,薰玉)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师)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回答者:眺望孤单 - 秀才 三级 5-19 15:43

据传说和古书记载,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姓姬,号轩辕氏或有熊氏。炎帝也是传说中的一个帝王,姓姜,号烈山氏或神农氏。

黄帝和炎帝都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原始社会后期,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当时,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都居住在现在陕西省境内的黄河边上。后来,又先后沿黄河两岸向东部迁移。为了争夺一块土地,炎帝族同住在中国东部的九黎族发生了战争。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打败了炎帝族。炎帝族向黄帝求援,他们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九黎族失败后,一部分逃到了南方,另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二族。后来,炎帝族和黄帝族也发生了冲突,炎帝族失败后,加入了黄帝部落,黄帝族的力量就更大了。从此,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他们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使这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从此,这些原来不同部落的居民,都认为自己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据说,黄帝一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当了部落首领后,教人们建筑房屋、喂养家畜、种植五谷,还发明了车。船、乐器和文字等。黄帝的妻子螺祖(k1Z刘发明了养蚕、抽丝和织锦。炎帝创造了农具,教人们进行农业生产,还亲尝百草,发现了治病的药材。聪明能干、热心为大家办事的黄帝和炎帝,深受人们爱戴,他们一直被当作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现在,在陕西省黄陵县松柏常青的桥山上,还保留着黄帝陵和黄帝庙;湖南省炎陵县也保留着炎帝陵。黄帝和炎帝的子孙们,世世代代缅怀这两位中华始祖的丰功伟绩。
回答者:凝莎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19 20:47

不是黄帝比炎帝早嘛 ? 怎叫炎黄子孙呀
回答者:weiliu1028 - 举人 四级 5-20 16:31

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部落首领的名称,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据传出生於烈山,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传记
姜氏族为西戎一支,原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著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 (阪泉,一说北京延庆境内的阪泉村)。面对著统领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大战一场在所难免。蚩尤带领著九黎,与联盟大战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则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早於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才开始制造出来。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传说
因为在炎黄时代并未有完整文字,故多为口耳相传之传说。而有关炎帝的传说也有不少。但亦有古籍用神话般的形式提及到炎帝的一些事情。

《易经‧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於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世本》「神农和药济人」。
《淮南子》「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之先祖
古籍记载,在黄帝之前,神农氏活了五百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神农氏是一个氏族,与黄帝合并之前,在黄河流域已经发展有一个农业民族在生活,并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他们已进入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而所谓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和神农氏,其实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进化阶段。 而神农氏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於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徵)。

炎帝之后人
炎帝被打败后,部落分散了,部份被赶出中土,部份受黄帝所统治。被赶的神农部族,文化水平本来较黄帝部族为高,但因为其后来远处偏远之山间,日久之后,文化并无进步,抑且退化,反而成为了化外之民。鄂、湘、贵间均有苗族生活,因先祖以务农,故而见称,因此有人认为他们是神农部族之后。湖北西部山区,也有一地称为「神农架」,或许亦与此有关。

有说神农被称为炎帝,是因其焚林辟地有关,古藉有所谓「烈山泽而焚之」,而神农氏之族民亦称为「烈山氏」及「共工氏」,被后人奉为稷神及杜神。

炎帝故居
相传炎帝出生於烈山,而「炎帝神农故居」 为顺应国内外炎黄子孙的意愿,便「修建」在湖北距随州北四十公里的厉山镇列山神农洞。 「炎帝神农故居」,设有神农洞二处(一为谷物药村贮藏,一为居住),并有神农亭、神农塔、神农庙、山南建神农茶室、神农花卉、九龙亭及山北神农母安登浴池,百草园等十数处。

神农洞和神农碑
距离随州市区五十五公里处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历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碑一座,保存至今。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於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黄帝出生於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明指南车,造舟车弓矢;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於此。

黄帝与炎帝都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回答者: leo1234 - 进士出身 八级 5-21 05:55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回答者:honglei86 - 童生 一级 5-21 15:42

我也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积分规则
回答字数在10000字以内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匿名回答

©2006 Baidu
第3个回答  2006-05-21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第4个回答  2018-09-24
咯哈才有空

炎帝和黄帝的简介和名言
一、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

炎帝被称为什么?黄帝呢?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什么
1、上古的时候,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为了争夺土地,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后来,炎,黄两大部落在中原发生了冲突,黄帝战胜了炎帝,形成了炎黄联盟。不久,炎黄联盟又战胜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东方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2、古的时候,人们靠打猎、捕鱼过着原始游牧生活。炎帝想要大家过上安稳日...

炎帝和黄帝是哪个朝代的
1、炎帝和黄帝所处时代的确为新石器时代。2、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从古到今,被视为民族始祖象征的炎帝就是与黄帝齐名的炎帝神农氏,据传生于陕西宝鸡姜水(现宝鸡市清姜河流域。3、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分别是两个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曾经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共同击败了蚩尤部落。

炎帝和黄帝的关系是什么?
黄帝与炎帝是母系氏族时期两个部落首领。黄帝比炎帝晚500多年,二者不是直系关系,无血亲。黄帝生于河南姬水,炎帝生于陕西姜水。故远古产生八大姓氐,黄帝姓姬,炎帝姓姜。由于处在旧石器时代母系掌权,故八大姓氐都带女字偏旁。炎帝属三黄之一,黄帝属五帝之一,说明之间相隔数百年,先炎后黄,后人称...

黄帝,炎帝和神农是什么关系
黄帝与炎帝是兄弟的关系。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在《史记·五帝本纪》有关于这个的记载在五帝本纪黄帝中就记载说: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太昊。太昊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和黄帝。因此可以证明黄帝与炎帝就是亲兄弟。

黄帝和炎帝之间是什么关系?
黄帝与炎帝是兄弟的关系。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在《史记·五帝本纪》有关于这个的记载在五帝本纪黄帝中就记载说: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太昊。太昊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和黄帝。因此可以证明黄帝与炎帝就是亲兄弟。

黄帝和炎帝是什么关系
黄帝和炎帝本来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并且先是处于敌对关系,然后黄帝打败炎帝,炎帝归谁了黄帝,两人成为兄弟之交,后来两人又联手打败蚩尤部落,建立华夏这个大部落。然后后人就被统称为炎黄子孙。

炎帝和黄帝有什么区别?
1、炎帝和黄帝是两个不同的人。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号轩辕氏。2、两人功绩不同。炎帝功绩: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

传说炎帝和黄帝的别号分别叫什么
炎帝和黄帝的别号分别叫神农和轩辕。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