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的本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悖论本质上是一种因为自己描述自己而导致的矛盾,而真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矛盾的,矛盾只存在于命题与命题之间,而不存在于事物之间(无矛盾原理),因此真实世界中不存在悖论,例如无坚不摧的矛和坚不可摧的盾事实上不可能同时存在。矛盾之所以会困扰人类在于人类能够思考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换句话说矛盾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层次中,只有当人类有目的地看待世界时才会发现矛盾,而对于漫无目的的真实世界而言,事物有矛盾就让它不存在,不需要去思考。因此人类思维和真实世界本身是存在矛盾的,悖论使人类困惑在于不仅它导致人类思维内部出现矛盾,而且使人类发现人类思维和真实世界存在矛盾。

举例来说,我们认为排中律是正确的,即一个事物非真即假、非假即真,但是真实世界中并非如此, “真”和“假”本身没有明确的界限 。赝品虽然是假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和真品同样的效果;假话虽然是假的,却是真的假话;“不可描述”本身就是一个描述……“真”和“假”是混合在一起的,例如“这句话是假的”,这句话一半真一半假,如果认为它非真即假那么必然导致矛盾。宇宙中不存在完全对立的事物,因为事物不管怎么对立都是宇宙的一部分,至少这一点是相同的。“对立事物”甚至还是互相依存的,“真”以“假”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如果不存在“假”也就不需要产生“真”这个概念。

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真”和“假”有明确界限的话,那么这个界限本身属于“真”还是“假”?虽然我们能够想象出一条没有宽度的界限,但是事实上界限不可能没有宽度,而且即使真的没有宽度,在界限附近的事物有本质区别吗?从更大尺度看,用一条足够粗的界限能够将我们认为的“真”和“假”都包含在内,此时“真”和“假”都处在模棱两可的状态。当然可以把界限归为“假”然后划分出“真”和“非真”,但是这时又出现了“真”和“非真”的界限,界限是无法消除的。

除了人类思维和真实世界对“真”和“假”的认识差异外,还有对“无限”和“有限”的认识差异, 在有限的世界中思考无限是矛盾的根源 。很多悖论都和无限有着密切联系,从古希腊的芝诺悖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等),到第二次数学危机(无穷小量是不是零),都是和无限有关。真实世界是有限的,而如果考虑无限,虽然在人类思维中可能不存在矛盾,但是仍会出现和真实世界不一样的情况,从而导致悖论。

当然,人类思维和真实世界不一样并不是必然导致矛盾,如果人类不去思考那些“不存在”的情形,甚至能够比真实世界更加没有矛盾,但是这样人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悖论作为一种矛盾,它的特殊之处体现在它的矛盾来自于 自指 。很多事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的存在,默认自身是一个旁观者,但是事实上自身也是自身作用对象的一部分。例如用语言去描述世界时,因为语言本身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必然出现用语言描述语言的情况。语言层次和世界层次是分离的,但是又在“语言”这个点重合,这种层次分离与重合是自指的本质。这就像下面这幅画,一般来说,背景是用来衬托主体的,传递的信息量远低于主体,但是在这幅画中,背景本身也表达了和主体同等的信息量,背景层次和主体层次本来是分离的却又重合了。主体本来认为自己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但是发现自己导致自己的地位被背景撼动。

再来看看贝里悖论(Perry's Paradox):“不能用少于20个字确定的最小自然数”,这句话确定了一个自然数,但它本身又少于20个字,说明这个自然数能被少于20个字确定。这句话确定了一个数又因为它自身而否定了这个数。这句话本来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一个数,但是发现自身其实不只是旁观者,而且是直接参与者,直接导致了这个数不存在。导致这个悖论的原因是旁观者层次和参与者层次重合了。这种重合不一定产生悖论,悖论还有一个条件是 自我否定 ,例如如果改为“不能用少于17个字确定的最小自然数”可能就是对的了。

正如前文所说,宇宙中不存在完全对立的事物,那么语言在描述其他事物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描述自身,只不过没有突出体现而已,也就是说自指是一种特殊情况,在于描述主体和描述对象重合。同样的,矛盾在于两种或以上条件无法满足,也可以理解为两种或以上不利条件重合了。 因此自指和矛盾是存在联系的,二者又在悖论上重合。

只有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是绝对的无矛盾和自指,大爆炸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事物了,而且事物的时间和空间也出现了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用一种事物描述另一种事物必然会存在偏差,例如人类这种事物去理解其他事物就会遇到一些矛盾的情形。即使是同一个事物,该事物自身是对自身的唯一描述,一旦自身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比如语言)描述自身,那么就会导致自指,这个过程隐含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因为描述方式和描述对象是不完全一样的。层次分离有两种:一种是事物的分离;另一种是同一事物的描述方式的分离。悖论本质上是因为这两种层次分离而导致的矛盾。

“悖论”是什么意思?
悖论,本质上是在逻辑上产生矛盾却又看似自洽的命题或理论体系,其出现源于对概念认识的不足。悖论的存在对数学、逻辑学、语义学等学科具有深远影响,它们的探讨推动了理论的发展。最著名的悖论如罗素悖论、说谎者悖论和康托悖论,它们展示了看似简单却难以调和的观点冲突。以商业活动为例,通常的目标是追求...

什么是悖论的本质
1. 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它往往出现在自我指涉的命题中,导致看似合理的论述实际上无法成立。2. 在现实世界中,矛盾是不被允许的,例如一个既坚不可摧又可以被摧毁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 悖论通常不会存在于实际物体或事件中,而是出现在描述或概念之间。例如,“这是一个所有人都骗的人,但他骗了...

悖论的本质
悖论本质上是一种因为自己描述自己而导致的矛盾,而真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矛盾的,矛盾只存在于命题与命题之间,而不存在于事物之间(无矛盾原理),因此真实世界中不存在悖论,例如无坚不摧的矛和坚不可摧的盾事实上不可能同时存在。矛盾之所以会困扰人类在于人类能够思考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换句话说矛盾只存...

悖论是什么意思
悖论的本质在于思维的复杂性,它揭示了思维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之间的混淆,以及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性。悖论的根源在于传统知性认识和逻辑的局限性,它强调形式逻辑的普适性可能导致思维的局限和错误。悖论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理发师悖论:在一个村子里,理发师宣称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罗素悖论”之(二):悖论的本质
罗素悖论定义了一个集合A,该集合包含所有元素不包含自身的集合。若A包含自身,则A不满足定义;反之,若A不包含自身,则A满足定义,导致矛盾。由此,我们探讨悖论的本质。是否存在集合的元素包含该集合自身?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任何集合A,结论为A∉A,即不存在包含自身的集合。罗素悖论的逻辑核心...

罗素悖论什么是悖论
悖论的本质是自相矛盾的命题,即一个命题如果成立,其否定命题也会成立;反之亦然。承认其真,却得出假;承认其假,又揭示出真,这样的逻辑循环使得悖论成为逻辑和数学领域的一大挑战。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悖论如著名的理发师悖论、说谎者悖论等,深深触动了逻辑的基础,激发了人们对知识和精确思考的探索。

圣彼得堡悖论问题本质
悖论作为思维系统中的矛盾表现,其解决之道在于揭示并修正人类思维的局限和不完善。历史上悖论的消解过程推动了公理体系的完善,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以圣彼得堡悖论为例,虽然效用递减论、风险厌恶论等理论看似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它们都未能深入到悖论的核心。效用递减论忽略了问题的实质,风险厌恶论也只是换了...

悖论是什么意思?
悖论,这个概念在逻辑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本质上是一个看似矛盾的逻辑构造,其定义是:从一个公认的真命题B出发,通过正确的推理得出一个与其矛盾的结论非B;反之,如果以非B为起点,也能推导出与B相悖的结论。这样,B和非B都成为悖论的一部分。悖论富含深邃的思想内涵,但常被误解,往往因为对"...

悖论原理
悖论的实质,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主观思维的简化或形式化之间存在的张力。客观世界,无论是数学理论还是语义学研究,其本质是包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然而,由于思维方法的局限,我们往往在认识过程中割裂这些对立面,过分强调或孤立它们,导致了理论的绝对化和僵化,进而引发了悖论的产生。当试图机械地重新...

罗素悖论的本质
罗素悖论的核心在于定义一个特殊集合A,其定义为所有不包含自身的集合构成的集合,即A={x|x∉x}。我们来探讨A是否包含自身这个问题。首先,假设A包含自身,根据定义A应不包含自身,这就产生了矛盾,即A∉A。然而,如果A不包含自身,那么它又符合自己的定义,即A∈A,这同样是矛盾。这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