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法律法理

学者对刑法的解释价值高吗.作用大吗...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社会危害性,也就是犯罪行为对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具有的危害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讲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是指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性。犯罪的本质就在于它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了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我们的法律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也不会对它进行刑罚处罚。某种行为虽然有一点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也不认为是犯罪。例如小偷小摸,数额很小,不能当作盗窃罪;与邻居吵架,沉不住气,动手打了对方,但没有打伤,或者伤很轻微,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甚至给予必要的处分,但不能当作故意伤害罪。由此可见,没有社会危害性,就没有犯罪;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相当的程度,也不构成犯罪。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违法行为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是违反民事法律、经济法律、法规,叫民事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有的是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叫行政违法行为。犯罪也是违法行为,但不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违反刑法、触犯刑律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违法并不都是犯罪,只有违反刑法的才构成犯罪。例如盗窃、诈骗少量财物,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只有盗窃、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刑法中的盗窃罪、诈骗罪。一般的假冒注册商标,属于违反商标法的行为;而假冒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则构成刑法中的假冒注册商标罪。一般的干涉婚姻自由,属于违反婚姻法的行为;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则是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如此等等。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支付违约金等。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等,以及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公职等。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则要求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处罚也是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
犯罪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结合的。这三个基本特征是任何犯罪都必然具有的。而其他违法行为则不具备这样三个基本特征。对其他违法行为来说,社会危害性虽然也有一些,但没有达到像犯罪这样严重的程度;它们并不触犯刑律;也不应受刑罚处罚。所以,这三个基本特征也就把犯罪与不犯罪、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区别开来了。
构成犯罪需要具备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这些要件称之为犯罪构成要件,这些要件的有机统一就叫做犯罪构成。比如,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构成抢劫罪必须是:(1)使用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2)抢了公私财物;(3)行为人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主观上有抢劫的故意。这几个要件综合在一起,就是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又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罪,它的构成要件是:(1)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该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3)由此而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4)主观上对造成这种重大损失不是故意的,而是出于过失。这几个要件综合在一起,就是玩忽职守罪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分则规定有十类犯罪,每类犯罪又分为多寡不等的具体罪,现行刑法总共有414种具体罪,每种罪都有它自己的犯罪构成。比如背叛国家罪,间谍罪,放火罪,爆炸罪,信用证诈骗罪,骗购外汇罪,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贪污罪,受贿罪,聚众斗殴罪,等等等等,它们的具体犯罪构成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概括起来说,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这四个方面用来分析犯罪,所回答的问题就是:侵犯了什么怎样侵犯的谁侵犯的由于什么侵犯的分析犯罪构成,不外乎从这四个方面去分析查明构成要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5
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首先,学者的刑罚解释没有法律约束力,仅仅是个人对法律的理解和意见;其次,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要经过人大代表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上审议通过,只有在审议通过、确定制定和修改后,在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可能会以学者的司法解释作为参考,仅此而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5
最高法出台的司法解释,都是经过专家学者讨论的,价值很高,作用很大

如果专家学者单独解释刑法,则属于学理解释,不能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但有时法院判决时可以参考下,前提是不能超出刑法规范本身意义

法理有哪些
法理是指法律原理和原则,是法律体系的基础。它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规范和原则。法理的研究涉及法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度、程序等方面,旨在为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中的基本规范,它们为其他法律规范提供基础。如平等原则、权利和义务平衡原则、诚实信...

什么是法理?与法律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法理是母法与子法之间的法学议题的发生因循关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2、分类不同:法理具体表述为“公约公信公行、公行公约公信、公信公行公约”。由于法理本身,就是法约的约定、广普周知和实施程序法案,因而可以统称之为“三公法案”。法律可以划分为基本法律(如刑...

想自学法律,对于法理、刑法、民法、宪法等有什么顺序吗?
没有特别的顺序。我们上课你说的这四门都是一起开的。法理开的最早。你四门可以一起看。配上法理的内容互相比较。其实大道理是一样的,可以不用有意识分开他们。都是法律。本质目的都是差不多的。

法综包括哪些科目
法综的考察内容包括: 法理、法律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 扩展资料 (1)法理:法治理论和实践、法律作用和价值、法律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法律的实施、法律文化和法治理念。(2)法律史:中国法制史部分包括西周法律制度(立法概况、礼与刑及其适用、民事法律)、隋唐法律...

什么是法理?
法理,这个看似深奥的词汇,实则是构筑法律体系大厦的基石,它赋予了法律体系其内在的逻辑与精神支柱。简单来说,法理就是构筑国家法律大厦的基石,它潜藏于法律的每个角落,无论是宏观的宪法还是微观的民法、刑法,都深受其影响。法理如同法律的DNA,是所有法律规则和制度背后的深层理念和原理。它并非具体的...

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复习顺序是什么
是要考研的话,就按照你现在写的顺序复习就好了。法理是指导一切的科目,需要最早复习,尤其是一些学校将其单独作为一门来考,重要性更加突出。宪法相对好理解也好掌握,可以在法理复习之后开始,也可以一起复习。民法、刑法很难短时间掌握,如果只是考研,而且非民商法和刑法专业的话,其实这两个掌握重点...

刑法第12条其内容的法理基础是什么?
《刑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是无罪推定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该条的法律基础就是对于充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加强诉讼中的民主建设,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防止司法机关滥用职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本条规定,只有人民法院才有确定被告人...

法理学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刑法,民法 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也就是说法理学是对具体法律共同的东西提取公因式,然后整合成的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他法律的基础。其中法理学,宪法和法制史三门构成了法律中的理论法学 理论法学是和部门法学相对的,理论法学说明他们是讲理论的。其他的法律如民法和刑法,都是有相应的法...

刑法民法、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应该先学哪个?
刑法和民法相对于法理,宪法,法制史来说,更加贴近生活,例如说到买卖合同、盗窃罪、故意杀人罪这些名词时,不管是法本还是非法学的晓伙伴,入门和兴趣以及法学理论的素养就更容易养成。由此看来,先学习刑民会更易于接受和坚持下去。并且当晓伙伴们学习了刑法民法之后,再去学习法综的科目就会更加容易...

大学学法律要学哪些科目
大学法律专业要学习的科目有: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等。一、课程 法律学专业核心课程采取“10+X”分类设置模式。“10”指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