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讲的“心”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佛教说法

  1、心是由受、想、行、识四大心王所组成的。
  2、人和一切有情众生皆因“神识”受业力牵引而流转生死。
  3、业力能牵引“神识”的根本即在于:人们在任何起心动念或造作之时,均将种种感“受”、加以分别(即“想”)、传递(即“行”)、储存到阿赖耶识;从起心动念、分别妄想、到阿赖耶识的过程,也即在深埋业力种子,无论经历多少世、多少劫,这一业力种子在因果相续的过程中成熟,由于计有我执,而相续生死。
  主要有如下含义:
  (一)梵语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又作心法、心事。指远离对象仍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
  1、指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系相对于色(物质)、身(肉体)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等四蕴。
  2、指心王,属五位之一,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指统一心之主体─六识或八识而言。
  3、对心、意、识三者,小乘有部等主张三者为同物之异名,然在大乘唯识宗,‘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故亦称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
  (二)梵语hr!d 或 hr!daya 之意译。音译作汗栗驮、肝栗大、干栗多、干栗陀多、讫利驮耶、纥哩陀耶、纥哩娜耶、纥伐耶。或译作肉团心、真实心、坚实心。原语乃具有心、精神、心脏等义之中性名词。
  (三)从各种情形所作有关心之分类有:真心(本来清净之心,即自性清净心)与妄心(烦恼污染之心);相应心(与烦恼相应之心)与不相应心;定心(静止妄念杂想之统一心、修定善之心)与散心(散乱心、修散善之心)等二心。或贪、嗔、痴等三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30
【心】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心】p0347
瑜伽一卷十页云: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二解 瑜伽六十三卷十二页云:复次此中诸识,皆名心意识。若就最胜;阿赖耶识名心。何以故?由此识、能集聚一切法种子故。于一切时,缘执受境;缘不可知一类器境。
三解 瑜伽七十六卷一页云: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四解 显扬一卷一页云:心者:谓心意识差别,名也。
五解 摄论一卷五页云: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是故成就阿赖耶识、以为心体。由此为种子,意及识转。何因缘故亦说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六解 成唯识论三卷九页云:谓第八识,或名为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七解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为心?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
八解 品类足论一卷一页云:心云何?谓心、意、识。此复云何?谓六识身。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FROM:【朱芾煌《法相辞典》】 楞严经有七处征心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编译)http://boruo.goodweb.cn/article/0079.htm 楞严经大义(惠空法师主讲)http://hi.baidu.com/amtf2008/album/item/b9bfa8ce40bd1526b600c880.html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著)http://boruo.goodweb.cn/article2/1472.htm
第2个回答  2013-08-30
真心、诚心、发愿心,也就是大悲心,自性。。。。阿弥陀佛(合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30
觉悟、自觉、慈悲、宽荣、看破、清净、善恶、意念…
第4个回答  2013-08-30
佛家的心就是平常心

佛学里的“心”怎么解释?如何以心印心?
1. 在佛教佛学中,“心”指的是个体的“灵性”或“原魂”,佛教用语称之为“妙觉真心”或“灵明自性”。2. 学佛和成佛是个体提升素质修养、升华道德品格的过程。3. 当佛教最初出现时,人类并没有现代科学,人们尊重自然、敬畏鬼神。那时,修行主要是为了改正人的自私自利心态和错误行为。4. 然而,...

佛教所谓的“心”是指人的心脏所在吗?
1.有的是指“佛性”(比如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这里的心指真如佛性)2.有的指如来藏识,比如《楞严经》里“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3.有的指“意识”,比如《金刚经》里的经文“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这里这个“心”是指意识活动。4.佛教里有个著名的偈:...

佛学里的“心”怎么解释? 如何以心印心?
佛教佛学的“心”,就是指你自己的“灵性”“原魂”,这在佛教专业术语叫做“妙觉真心”“灵明自性”,学佛成佛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修养,升华道德品格的过程!当初佛出于世时,人类没有所谓的现代科学,尊重自然,敬畏鬼神,那时三观只是改正人自私自利的心和错误的行为,可是未法时期这三观难以推翻,不...

佛家讲的“心”是什么?
1、佛教认为,心是由受、想、行、识四大心王构成。2、一切有情众生,包括人类,都因为“神识”受到业力的牵引,在生死之间流转。3、业力的树枝状牵引力,其根源在于人们在起心动念或行动时,会产生各种感受、分别(即“想”)、传递(即“行”),并储存在阿赖耶识中。从起心动念到阿赖耶识的过程...

佛学里的“心”怎么解释? 如何以心印心?
佛教佛学的“心”,就是指你自己的“灵性”“原魂”,这在佛教专业术语叫做“妙觉真心”“灵明自性”,学佛成佛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修养,升华道德品格的过程!当初佛出于世时,人类没有所谓的现代科学,尊重自然,敬畏鬼神,那时三观只是改正人自私自利的心和错误的行为,可是未法时期这三观难以推翻,不...

佛家讲的“心”是什么?
佛教说法 1、心是由受、想、行、识四大心王所组成的。2、人和一切有情众生皆因“神识”受业力牵引而流转生死。3、业力能牵引“神识”的根本即在于:人们在任何起心动念或造作之时,均将种种感“受”、加以分别(即“想”)、传递(即“行”)、储存到阿赖耶识;从起心动念、分别妄想、到阿赖耶...

佛教说的心是指身体的那个部位?
第八阿赖耶识就是以第七识为桥梁,不断地反馈和输出。反馈进去成为种子,输出出来就成为现行。现行生种子(集),种子生现行(起),这样的心我们称为集起心。4、真实心。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通过甚深般若的薰习、开发、挖掘,能够产生无穷的妙用,所以也把它叫做心。---佛教中讲的有四种...

佛学里指的心是什么
心。一般是指法尘。它没有清净和污垢的分别。没有智慧和愚痴的别异。因为一切法尘皆不可得故。缘起而性空。是故心亦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轮体空。入于圆满平等觉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节选)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

佛学讲的“心”和道家讲的“心”以及儒家讲的“心”,是否相似?有何差异...
个人见解如下:佛家是指“佛心”,道家是指“天心”,儒家是指“本心”。“佛心”讲顿悟、禅想,是脱离了身体(臭皮囊)而逐渐升华到的一种高度;并且伴随着这种高度会出现很多生猛的神通;所以和尚们的很多言论,包括经书等都有很大的意淫成分(都是没事瞎琢磨出来的)道家的“天心”不是指人,而是指...

佛家中所说"三心 四相"是何意
就是以分别心看待别人,认为他是好人、很有本事的人,或者是小人、不可交往的人,等等,这样看待别人的时候,叫做“人相”。如果真是菩萨,念念都会看到众生本来涅槃,看到众生的佛性,看到法界一相。3、众生相:就是超越了我相、人相,不再分别了,但是把所有的生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佛菩萨,一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