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句是总是离人泪。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
《西厢记·长亭送别》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全诗(节选)如下: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译文如下:
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官调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其他表演艺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西厢记》是一部著名的元杂剧。其故事取材于中唐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王实甫《西厢记》是在继承和吸收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创作的杰出作品,它不仅在形式上由叙事体(叙事体由演唱者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的讲唱文学变成了代言体(代言体是由戏中角色的言行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的杂剧,而且在思想深度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开掘。
《西厢记》通过崔张爱情故事的描写,批判了封建礼教和门阀婚姻制度,热情歌颂了崔莺莺和张生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和自由爱情,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厢记·长亭送别
下一句是:总是离人泪。出自:元代诗人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原文选段: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
〔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旦唱)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2,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释义:
(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
(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扩展资料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叶由青变红,故着一“染”字,泪染霜林,文辞既美,意象又耐人寻味。着一晓字,暗喻霜林的由青转红,似乎只经过短短的一夜时间。
董西厢中这两句作“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泪人眼中血”,张生的唱词,而《长亭送别》中的莺莺的唱词青出于蓝,也更加婉妙。
作者采用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加重文章的斑斓色彩,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这部作品辞藻纷呈,艳丽典雅。在博取众长的基础上,熔铸冶炼,形成自身华丽秀美的语言特色。
这种特色是形成全剧“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没有语言上这种五色缤纷的艳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
《西厢记》的崔张故事乃千古佳传,人物也很美,无论是张生钟情之美,莺莺深情之美,红娘热情之美,皆清丽夭矫,沁人心脾,为“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奠下很好的基础。
艺术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驾驭语言的独特性。剧本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也是语言的艺术。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晓来谁染霜林醉的下一句是什么
“晓来谁染霜林醉”的下一句是:“总是离人泪”,诗句出自元代王实甫所著的《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全诗 《长亭送别》元代 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 、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而痛苦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谁的诗,名字是什么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前几句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叶由青变红,故着一“染”字,泪染霜林,文辞既美,意象又耐人寻味。着...
晓来谁染霜林醉的下一句是什么以及它的出处
下一句是总是离人泪。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哪?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前几句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叶由青变红,故着一“染”字,泪染霜林,文辞既美,意象又耐人寻味。着...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首著...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前几句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叶由青变红,故着一“染”字,泪染霜林,文辞既美,意象又耐人寻味。着一晓字,暗喻霜林的由青转红,似乎只经过短短的一夜时间。董西厢中这两句作“莫道男儿心如铁...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哪里
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自谁的什么诗词?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说明】 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元戏曲作家。《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意思与解释,形容!谢谢!freetammy | 浏览15452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5 15:54:49 最佳答案 选自王实甫的 西厢记 天上飘白云,地上遍地黄花,西风在吹,北方的大雁往南飞。早上树林里的霜是哪儿来的?那都是将要离别的人的...
跪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出处,作者,含义,原文,译文和...
结论:诗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景色,以夸张手法表达了崔莺莺对即将离别的张生的深切哀伤。"染"字巧妙地将离愁与自然景色相连,赋予了秋景浓郁的情感色彩,"醉"字更是体现了离别带来的无法自持的情感状态。整句诗刻画了离别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