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执教:舟山市定海小学袁优红● 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2、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3、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2、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世界时区图一张。教师准备:世界时区图一张、转椅一把、课件。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老师搜集了两个城市的一些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欣赏完后,请说一说是什么城市?(北京、乌鲁木齐)2、你们知道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吗?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观察一下。我们还可以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不停的自转,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这两个城市,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一样吗?哪个城市会先迎来黎明呢?二、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1、因为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无法看到它的真面目,我们通常可以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观察谁先迎来黎明。给大家准备了实验器材——手电筒、地球仪。模拟实验记录单我们组发现,(三、理解相对运动,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1、为了帮助我们研究,我们先来回忆与感受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运动现象,看看有什么规律?(1)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的运动的?(2)乘在向后倒退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3)乘坐旋转木马,大转盘,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科学记录单二四、认识世界时区图1、确定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现在你们能判断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再次让地球仪自转起来。2、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几小时呢?也就是说,北京迎来黎明了,乌鲁木齐要再过几小时才能迎来黎明呢?3、这个问题我们请世界时区图来帮助我们解决。出示世界时区图。从图上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的时间相差几小时?4、介绍世界时区图:为什么世界时区图可以帮助我们算出各个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了多少呢?(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副图呢?)五、课堂总结总结地球运动的几个特点:运动方向和方式、周期、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1、引入学习。(1)首先先进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进而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

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二、模拟实验: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

谁先迎来黎明板书设计
并强调在动手动脑中去研究、分析、推理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而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其规律。《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是教科版5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4课。本课是在前三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地球的运动,即地球自转的方向以及由此引起的时间上的差异。通过对教材和本单元相关知识的研究,我发现谁先迎来黎明...

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设计执教:舟山市定海小学 袁优红教材版本: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

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
一、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1.小组的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模拟地球。2.其中一个同学身上贴“北京”和“东”,代表北京﹔在他右手边一个同学身上贴“乌鲁木齐”和“西”,代表乌鲁木齐。3.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4.大家按照由...

谁先迎来黎明评课
谁先迎来黎明教材安排了四个内容: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活动一:模拟实验,得出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活动二: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确认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认识世界时区图。教材把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作为本课的重点。而我们往往会按步就搬地上下来。而章老师的教学...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 ...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反思
这时,我认为是最好的教学时机。通过模拟实验,学生了解到要先知道“谁先迎来黎明”,必须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和确定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关系。确认地球的自转方向,就必须要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通过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熟悉的人车现象,学生初步知道景物视觉上运动方向与车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再通过转椅...

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反思
又要认识“世界时区图”,并根据它算出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我在教学时显的有些力不从心,由此产生以下困惑:关于这块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到知识的哪一层次,编者的意图是什么?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反思
《 谁先迎来黎明》的教学反思 雍熙二小 白玉华 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分步骤进行,让学生一步步在探究过 程中掌握科学概念,是新课程科学教学理念体现的典型一课。主要是 解决两个问题:一、确定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二、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学具袋中自制材料制作完成后,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