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英宗的一生

如题所述

  他是一个好人,也算是一个好皇帝,虽然重新宦官,但是他废除了殉葬制度也算是功德一件,详解如下:
  一、关于明英宗的简介: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14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无奈之下,释放英宗。随即,景泰帝将他软禁于南宫。一锁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二、关于明英宗的评价如下:
  1、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2、
  即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颇有一番作为,延续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三杨年事已高,待其淡出政坛后,宦官王振开始专权,恰逢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亲征,于土木堡被俘,被俘后尚能保持气节拒写招降书,随后由于后方于谦的英勇抵抗被也先认为没有利用价值,被放回,享有太上皇之名,却无权。趁景泰帝病重政变复位,大肆打压拥立景泰帝的于谦等人,但是尚能任用贤臣,并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
  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
  但他是一个好人。他几乎相信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尔、阮浪,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5
,朱祁镇的本性并不坏,只是由于他过于宠信宦官,忠奸不分,才导致自己贸然出征,沦为阶下囚,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也许是一年难熬的俘虏生活,再加上南宫六年又五个月的煎熬,使他尝遍了人世间福祸相交的沧桑,他在复位之后,曾做了几件为史家赞为“盛德之事,可法后世”的好事。

  其一,恢复宣宗废后胡氏名号,并使之葬礼如仪。据当时人王镝著作《寓圃杂记》记载,在朱祁镇在位的最后一年,朱祁镇才从皇后钱氏中知道自己本是宫人之子,但由于年长日久,他已无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只好把一腔同情寄托在被废的胡皇后身上,为她重修陵寝,一切按照皇后的规制办理。钱皇后为什么要替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废后胡氏说话?原来,作为英宗的皇后,钱氏并没有生过皇子,而当时周贵妃却有一子,即后来的宪宗。这种情形跟当年胡皇后无子、孙贵妃有子的情形极其相似。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情形,使得钱氏深为同情胡皇后吧。不过,钱皇后很幸运,并没有因无子而被废。

  其二,释放建庶人。建庶人即建文帝朱允坟次子朱文圭。明成祖朱棣攻人南京之后,建文帝及其长子朱文奎不知所终,次子朱文圭则被朱棣幽禁起来,称为“建庶人”。到天顺年间,建庶人已经在长期的幽禁岁月中从两岁幼童长为50多岁的老翁了。大概由于也曾经历过长期被囚的生活,朱祁镇突然有一天想起了这位远房叔叔,动了侧隐之心,不顾左右近侍的反对,派人给建庶人修建了房屋,任其自由出入,并供应生活。据说释放建庶人一事在当时曾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或反对,但却受到百官和百姓们的真心赞叹,也算是给50多年前的纠纷做了一份补卷。

  其三,废除殉葬制度。明太祖朱棣死的时候,许多宫人陪葬。自此之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等去世以后,都以宫妃殉葬。朱祁镇觉得这样做很残酷,临终前遗诏停止殉葬。此后明代各帝都遵从这个遗诏,不再以宫妃殉葬。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朱祁镇病逝于文华殿,享年38岁,走完了他复杂曲折而又传奇的人生之路。
他不应听信王振这奸人之言就不会被胡人俘虏。不杀于廉就可以使国家更富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5
对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明史》的赞词是: 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复辟以后的明英宗,一直很勤政。他曾对首辅李贤说过他每天的起居情况:吾早晨拜天、拜祖毕,视朝。既罢,进膳后阅奏章。易决者,即批出,有可议,送先生处参决。 明英宗复位后,长期任用贤相李贤,实质意义上确立了大学士的地位。 他做了让士人们很赞赏的“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三大善政。 明英宗很重感情。他的正宫皇后钱氏,在他被俘后,日夜涕泣,眼睛瞎了。他回来后,始终没有因为钱氏的病废而嫌弃她,一直夫妻情深,到临死时担心太子(明宪宗,非钱皇后所生)对钱皇后不好,在遗诏里要求太子,等钱氏死后,要跟他合葬。
第3个回答  2013-08-05
不是个好皇帝,虽然即位时有三杨辅佐,社会尚且安定,但重用王振后,政治开始腐败,北方南犯,在王振的枞拥下英宗亲征,用兵不当导致[土木之变],使全国主力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葬身于土木堡,英宗被俘,明王朝开始走向没落。他唯一一个功劳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恢复殉葬制度,明英宗是反对以人殉葬的,他临终时遗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自英宗开始,明朝就再没有以人殉葬了。这是很好的一件事,值得表扬.
第4个回答  2013-08-05
应该说英宗还是个挺有情义的人,可是这样的好人偏偏当了皇帝,他根本不是那块料。
他小时候被王振撺掇着,冲着好玩才去亲征瓦剌。王振误国,五十万中央军覆灭,他自己也当了俘虏。后来的夺门之变后,英宗起初不赞成杀于谦,但“不杀于谦,夺门无名”。英宗本质上没有太恶劣的性格,算是个好人吧,废除殉葬便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除了这件事他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政绩了。他一辈子可说是成也太监败也太监:以前是王振带他玩,结果玩掉了他的王位;被俘虏后他的近侍(安喜吧好象)背主投荣,险些被害死;后来又是太监帮他夺门复位。真正想杀于谦的是徐有贞、石亨一伙人。

君臣相得:英宗朝政治的有为

英宗虽然多病,行事甚至有些荒唐,但刚即位时,还是表现出了一个有为之君的风范。仁宗暴亡,医官应当负有责任,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英宗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其他一些医官,唯恐也遭贬谪,便在英宗面前求情,说:"先皇起初吃这两人开的药还是很有效的,不幸去世,乃是天命,非医官所能及。"英宗正色道:"我听说这两个人都是由两府推荐的?"左右道:"正是。"英宗便道:"如这样,我就不管了,都交给两府去裁决吧。"众医官一听,都吓得魂飞魄散,暗暗惊叹新皇帝的精明与果断。显然,英宗行事很有些雷厉风行的风格,与滥施仁政的仁宗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如此,英宗也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当时,辅臣奏事,英宗每每详细询问事情始末,方才裁决,处理政务非常认真。
更重要的是,英宗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面对积弱积贫的国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一次,英宗问欧阳修,近日屡有天灾,言事者多称是因为朝廷不能进贤任能,不知这是为何。欧阳修回答,近年进贤之路的确太窄,他自己也常常与韩琦讨论此事。可见欧阳修是有备而来,乘机进行劝谏。英宗很是惊讶,忙问道,此话怎讲?中书经常推荐一些人,他不是也大都加意任用了吗?显然英宗对自己的用人政策还是比较满意的。欧阳修却指出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他认为,自陛下亲政以来,自己和韩琦、富弼有感皇恩,精心挑选内外官员,而陛下也用人不疑,这是过去所不能比的,但所选之人多为擅长于钱粮刑名的强干之才,并非文学之士。欧阳修的这番话,先对英宗的知人善任大加褒赞,转而指出了以前所选人才过于单一的问题。英宗听罢深有所悟,决定广泛招揽人才。韩琦、欧阳修等人举荐了20人以应馆阁之职,英宗令均予召试。韩琦等人开始还认为选的人太多,英宗道:"我既然要你们举荐,为的就是从中选贤,岂能嫌多?"从中可见英宗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迫切心情。他对以前旧的选任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甚至走得比当时劝说英宗力图改作的欧阳修等人还要远,还要快。

如何评价英宗朱祁镇
评价如下:1、朱祁镇的一生并不算光彩,朱祁镇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2、朱祁镇是一个好人。朱祁镇几乎相信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

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
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他几乎相信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

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传奇的一ǔ
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他几乎相信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

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奸佞、兵败被俘、冤杀于谦,却最终为何没有留下恶名...
明英宗朱祁镇,对于他的评价,从大环境来看,整体而言是褒大于贬的,就是好话要远比坏话来得多。说起明英宗,必定离不开两件事,即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土木堡之变,因明英宗的错误决策,致使明廷精锐尽失,最为精锐的三大营也在此战损失殆尽,更甚者明朝差点因此次败北,被瓦剌所灭,若不是代...

明朝的明英宗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他不是一个好帝王确是一个好人...
明英宗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土木之变,几十万的明军全军覆没,而他自己也成了俘虏,可以说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但评价一个人,不能单单从一件事情的角度出发。明英宗是明宣宗的长子,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衣食无忧,他登基之初,对朝政一无所知,但由于有宣宗旧臣辅政,天下得以太平无事...

如何评价英宗朱祁镇?
4. 明宣宗文治武功,不幸英年早逝,但他为继任者留下了坚实的基础。5. 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之前,朱祁镇的生活一帆风顺,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6. 虽然他在宫中长大,没有父亲那般英勇,但作为年轻皇帝,依靠父亲留下的班底,表现并不算差。7. 他和皇后、弟弟朱祁钰的关系也相当融洽。土木堡之...

明朝的明英宗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他不是一个好帝王确是一个好人...
明英宗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复杂人物。他因为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为敌军的俘虏而备受争议,这次失败对明朝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军事挫败,英宗的个人名誉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然而,对英宗的评价不能仅仅基于这一事件。作为明宣宗的长子,他自幼生长在宫中,生活优渥,对政务本无所知。尽管初期有宣宗旧臣辅佐...

明英宗是昏君吗 朱祁镇给人的形象为何那么差
上面两件事情确实是明英宗一生的污点,是不能够辩白的,但是评价一个人,尤其是皇帝,不能单从一两件事着手,而是应该全面的看待。首先,英宗并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君主,相反他有着远大的志向,他向往自己的先祖朱棣五征北元的壮举,于是他励精图治,远离逸乐,才有后来亲征之事。他的勤勉程度在明代...

怎么评价明英宗?
土木之变],使全国主力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葬身于土木堡,英宗被俘,明王朝开始走向没落。他唯一一个功劳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恢复殉葬制度,明英宗是反对以人殉葬的,他临终时遗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自英宗开始,明朝就再没有以人殉葬了。这是很好的一件事,值得表扬.

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毁誉参半 朱祁镇是一个好皇帝吗
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一生毁誉参半,毁于土木堡之变,扬于废除殉葬制度。那么如何评价明英宗的一生呢?他的一生是好是坏?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儿子,出生四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客观上说,朱祁镇是一个好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信任宦官王振,结果导致在土木堡之变中葬送了明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