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8
理发历史
我国很久以前是没有“理发”一词的,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
随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到了汉代,就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宋朝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在元明两朝,人们理发更为普遍。到了清朝,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们无奈去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当时,到处都有理发挑子,理发工手执铁夹(音叉)沿街叫卖,给人理发。
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我国创建的第一个理发店,是清顺治年间在奉天府建的。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
我们所称的理发师、美容师,古时候称作待诏、剃工、镊工,俗呼为理发匠、剃头匠、整容匠等。理发与美容从远古就已产生了,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在发式上汉族已区别于少数民族的披发、断发、或编发,直到清兵入关以前。古人挽发为髻,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诗经·小雅·采绿》写女子采绿,想到丈夫要回来了,“予发曲局,薄言归沫”。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卷曲蓬松,快回家沫栉洗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这说明古时贵族有专人为其梳理头发。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南朝梁的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加上平民百姓也要理发,“栉工”朝廷有栉工外,为平民的私家“栉工”也产生了。最迟到宋代,私家理发业已形成了规模,宋洪迈《夷坚志乙》卷十二《成都镊工》:“政和初,成都有镊工,出行尘间,妻独居,一髯髻道人来求摘须毛,先与钱二百”;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也记载秦桧曾唤一镊工为他栉发,以五千当二钱尝给镊工。宋元的理发匠被称为待诏,正如卖茶水的被成为“茶博士”一样,取其随时待命而被召唤而已。当时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而且也有了行会,宋周密的《武林旧事·社会》就记载当时的临安(杭州)有“净发(梳剃)社”,元代据延祐元年(1314)长兴州修建东岳行宫碑,碑阴刻辞中有“净发行”的记载。理发行会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清兵初入关时,曾下“剃发令”,将汉人束发为髻改为剃发留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那时,专门有人挑着一幅剃头担子,后来挂铁搭连的地方,原先是挂刀的地方,不肯剃发就立即砍头。辛亥革命后,才把辫子革掉。中国人的头发与发式,也曾经历过血风腥雨的考验。
理发,(Hair care),又名 头发护理,常见的是修剪头发,简称剪发,令人外观清洁整齐,有美化外型、美容之功用。 理发可以是家庭生活活动,家属及朋友互相帮助。不过理发也可视为七十二行之一种专业,是发廊、理发店的理发师之职业。 理发通常指基本的头发护理,而头发的美化则称为美发。但除了剪发,“理发全套”可能包括洗头、吹头发、染发、恤发、定型、美甲、按摩等。
第2个回答 2021-07-16
髡刑,流行于两汉时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流行于耏“er二声”刑,两汉时一种剃去胡子的刑罚。
《孝经》里:发肤受之于父母,所以,古人不理发也不整理胡须,否则就是对父母的大不孝。
将人的头发和胡子剃光,就是让人做不得孝子。这两种刑罚比鞭笞等肉刑更有惩罚性。
所以,中国最早的理发师是行刑官。
引申:髡是一个贬义词,当佛教东传后,不信教的人以髡人或髡首称呼僧尼。
从废除髡刑和耏刑后一直到清朝之前,汉人是不理发也不整理胡须的,更不会有理发师这种职业的就业人员。满清南侵中原后实行“剃发易服”,要从思想上“改造”汉人,打断汉人的脊梁,这才有了剃头匠的出现。
在满清之前,无论是理发,还是栉工,指的都是整理头发和胡须的意思,而不是刮或剃,是美发而不是理发。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南朝梁的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这个剃面指的是刮去脸上的绒毛而不是修理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