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重不重要

查找关于高等教育的资料:
具体含义,对国家与个人的重要性,积极意义等等

另外,关于辩论赛,我方辩题为“高等教育很重要”,有资料帮帮忙!!!

如:法律条文,故事,名人名言,论据,具体数字等等,只要符合辩题就可以!!也可以提供我方的理由,辩论思路和提纲,切入点,突破口,以及对方可能理由的漏洞。

特别是如何驳斥“韩寒”“超级女声”等例子。十万火急,拜托拜托!!!!!

目前,我国农村各级各类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与实现农村小康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巨大需求极不相称。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对困难已成为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在加快农村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成才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发展需要哪些人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我国乡村总人口为7956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2.34%)。2002年全国农调总队调查显示,全国农村人口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有400万左右,只占农村总人口的0.5%。到2020年我国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农村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4%的目标(国际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社会总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一般占5.5~5.7%),还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但据粗略计算,到2020年,全国农村地区总人口将达到10亿左右,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城乡差异,要实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不小于4%的目标,届时需要有4000万大学生在农村地区工作。从目前的400万经过17年发展到4000万,平均每年需要新增2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小康建设的加快,农村对人才的渴求日益紧迫。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大,而且层次、学科专业繁多,是“广谱”的,几乎无所不包。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科技人才。21世纪将进入生物工程时代,农业的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转基因工程、绿色食品、环保农业等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村将会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不仅包括传统的农、林、牧、水、渔专业,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掌握生物技术、新型生物性农兽药、生长调节剂、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及其带动的农业产业革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人才。另外,农业科技企业管理、农业营销人才、外贸农业等方面的人才也将有较强的需求。

与农村工业化建设相适应的技术、管理与经贸人才。发展乡镇企业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乡镇企业涉及农业、工业、生物、信息、服装、食品加工、建筑业、交通运输、旅游饮食服务等多个行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乡镇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原来的粗放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求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信息化改造,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的与之相关的专门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

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相适应的各类人才。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小城镇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土地市场管理、环保、商贸、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农村及小城镇邮电通讯、房地产、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对网络服务、经纪人、金融、物流等方面的人才将会有大量的需求。

各级各类教育与文化工作者。农村发展,教育是基础。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数量及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村和小城镇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学校的劳动技能课或专业课需要大量的专业教师;农村中小学校外语、计算机教师非常缺乏。薄弱的农村文化事业对文化工作者也有大量的需求。

医疗卫生人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体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医疗卫生体制、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已成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将对农村卫生事业不断增加投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对医疗卫生人才产生大量需求。

公共管理人才。提高我国农村基层管理水平需补充大量公共管理人才。目前我国乡镇公务员中,中专以下学历占70%以上,领导干部中,中专以下学历占60%。基层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较低。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对行政管理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批思想解放、勇于实践、政治素质高、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

为了迅速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我国自1999年起大幅度扩大了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9.8%迅速提高到15%,开始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规模近年来也发展较快。

与此相应,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迅速增长。2003年,仅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即从2002年的133.7万人猛增到212万人。今后若干年,大学毕业生总数还将在这一高峰的基础上持续增加。

与之相伴的是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003年,经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高校、各单位的协同努力,促进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截至2003年9月初,200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0%。

毫无疑问,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说,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15%,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比例并不高。早在1995年,已有68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其中29个国家超过35%,7个国家超过了50%。现阶段我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占全体劳动者的比例很低,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紧缺状况,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很不适应。因此,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

由于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今后一个时期内,社会总体就业压力很大。“十五”期间,预计我国新增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4600多万人。预计今后几年,新增劳动力实现就业压力很大。而我们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就是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中的竞争者。在这种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去向、就业结构都必须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如何尽快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的问题,减少高素质人才的浪费,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在特殊制度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在某些城镇地区,尤其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对广大农村而言,则是绝对不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热切期盼和呼唤人才,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就业潜力和创业舞台。促使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较快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途径。

毕业生走向农村的障碍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学毕业生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但现实中,大学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普遍存在“下不来,用不上,稳不住”的问题,以致出现了农村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强烈反差。

影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主要原因有:城乡差别过大。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较大的客观现实,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除个别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以外,面对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发展机遇等明显不如城市。而大学一般位于大中城市,在城市生活了4年甚或20多年的大学毕业生,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期望是建立在城市而不是农村现有基础上的。过大的城乡差别严重影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政策不配套。一是缺乏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二是农村现有的的劳动人事制度缺乏明确的岗位资格要求,或虽有要求,却未能严格执行。农村能够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已被大量冗员占据。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毕业生对到农村就业顾虑重重。四是农村人才市场缺失,就业过程中“关系”竞争大于素质和能力的竞争。五是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利于人才流动,使得大多数毕业生对初次就业地点的选择十分谨慎。

就业观念陈旧。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加大,尤其是城镇就业困难的实际,不少大学毕业生、包括他们的家长,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观念的影响,仍固守“非国企不行,非城市不去,非白领不干”、“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的传统观念,看不到广大农村所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广阔创业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众多机遇和乡村父老的渴盼与召唤。

高等教育布局过于集中、类型结构失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布局基本上是为了适应城市工业化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1396所普通高校,仅设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就至少有79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7.2%。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失调,所谓“千校一面”,层层攀比,升格成风,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争综合。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产力布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地、县及其所属的重要城镇,已经成为新兴的工业基地和新兴城市。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对高等教育的布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高等学校要由主要为城市、为第二产业服务,转向全面为城乡、为一、二、三产业服务,需要相应地转变办学思想、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万生一模”,存在比较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技能的倾向,农村发展急需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严重不足。有专家疾呼:“都在培养科学家,谁来培养我们的工程师、农艺师、技术员?”近年来,不少高校已开始瞄准市场变化,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们所关注的“需求”往往没有农村的需求。

打通毕业生走向农村之路

打通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之路、最终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但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实现的过程。从农村需求人才的多样性、广谱性来说,逐步打通大学毕业生通向农村之路是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的共同任务,需要教育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当前,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在当前城乡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策倾斜,使他们在就业较难的城市和就业比较容易、又有优惠政策的农村之间作出选择。例如,对于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可考虑减免助学贷款、择优保送深造、来去自由、延长带薪休假等。对于到农村创业的毕业生,在资本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

完善配套政策,改善大学生农村就业环境。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淡化干部身份;积极推进岗位资格证书制度,用大学毕业生顶替不合格的公务员、教师及其他岗位上的人员;改革户籍制度,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减少障碍;在社会保障、子女升学等方面对他们给予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调整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改善高校类型结构。改变高校过于集中在大城市的局面,可在地级市及有条件的县发展高等教育,推动高校布局重心下移。鼓励高等学校以多种形式面向农村,服务农村。

培育和完善农村人才市场。逐步培育和完善就业体系服务健全、劳动力价格信号明显、社会保险覆盖全部劳动者、劳动关系调整措施有力的农村人才和劳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在继续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东部。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若干专项政策,以支持西部大开发,这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安置了一大批大学生的就业,而且对全社会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应当继续做实做好。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就业容量最大的农村地区仍在东部。东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需要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也有能力“养”得起大学毕业生。事实表明,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尤其是人均GDP超万元的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应当首先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去。在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取向上,应采取“重点在东部、鼓励去中西部”的政策。

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应该大力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学生到农村去,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介绍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广阔前景;引导广大学生认清形势,端正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到农村建功立业。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4-01
“韩寒”“超级女声”,商业激素所催熟的果实,好看,但不好吃;不好吃,但还能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