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的葡萄酒在其国家没有保质期这个概念,但是在我国原瓶进口的葡萄酒按照国内相关规定,酒精度在10%以上的葡萄酒不需要标注保质期,酒精度在10%以下的必须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为10年。这也是中国特色之一。
2、这得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了。我国推行食用商品全面质量管理,任何入口的东西都必须标配保质期。有人说是那时法规制定者对葡萄酒专业知识的匮乏,才出现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别规定。
3、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当时法规制定者特意咨询了国内权威酿酒总工程师,总工综合考虑到法规制定的初衷、国内老百姓的理解程度,以及当时葡萄酒生产、进口、销售周期等诸多因素,才不得不“一刀切”地将葡萄酒的保质期限统一制定为10年。
扩展资料:
在经常饮用葡萄酒的国家,其实是没有葡萄酒保质期的概念的,他们更关注的是“适饮期”。
1、适饮期是基于葡萄酒的生命周期而言的。葡萄酒从出生、成长、成熟、衰败,最适宜饮用的时期是进入成熟期到顶峰期。 由于自身品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葡萄酒有不同的生命周期。有的从成熟到顶峰只有短短几个月,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2、简单来讲,葡萄酒适饮期到来的快慢与存在的长短,是由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决定的。陈年能力越强的,适饮期来得越缓慢,适饮期的时间也越长。
下图是不同类型的葡萄酒陈年潜力的简明示意,虽然不能精准地告诉我们每一瓶葡萄酒什么时候最适宜喝掉,但可以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一般而言,红酒是有保质期的,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中文背标保质期一般为10年。我国《食品法》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其他食品一样,设定进口葡萄酒的最大保质期为10年。
还有一种,默认为没有保质期限制,可以长久保存。2008年以后我国《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乙醇含量 10% 以上(含 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这就意味着酒精度10%以上的进口葡萄酒可以不标保质期,默认为长久保存。
但有些进口商为了在报关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会标注保质期为10年。所以市面上您看到保质期为10年或没有保质期的进口葡萄酒,两种都是可行的。
扩展资料:
贮藏方式
若想将葡萄酒(木塞瓶装)长期储存,最好能做到平放、恒温、恒湿、通风、避光、避震。而橡胶塞、螺旋盖的葡萄酒却有小小的区别。
平放
葡萄酒以平放摆置较理想,这样才能让软木塞和葡萄酒接触到,以保持它的湿润度,否则若将酒直放,时间太久,会使软木塞变得干燥易碎,而无法完全紧闭瓶口,造成葡萄酒的氧化。
恒温
葡萄酒贮藏环境的温度,最好维持在12-15℃,否则温度变化太大,不仅破坏葡萄酒的酒体,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还会影响到软木塞而造成渗酒的现象。所以,若贮酒环境能够维持在5-20度的某一温度下,保持±2度的变化内,也都是比较理想的。
然而在夏天高温的时候,没有任何辅助条件(恒温柜、地窖等)的情况下,应让葡萄酒的储存恒定在一个温度上,如26度,保持±2度的变化内,这样也能保证几个月内葡萄酒的品质没有太大的影响。家里有葡萄酒存放时,对空调的使用确是应该注意。
恒湿
若贮酒环境太湿,容易造成软木塞及酒标的腐烂,太干则容易使软木塞失去弹性,无法紧封瓶口,所以70左右的湿度,是最佳的贮酒环境。
通风
葡萄酒像海绵一样,会将周围的味道吸到瓶里去,所以,在贮酒环境中,最好能保持通风状态。而且不要在同一个环境中摆放味道太重的东西,以免破坏酒的味道。
避光
贮酒的环境,最好不要有光线,否则容易使酒变质,特别是日光灯容易让酒产生还原变化,而发出浓重难闻的味道。
避震
震动对于葡萄酒的影响是难以捉摸的,细微的震动可忽略不计,剧烈的震动则会让葡萄酒陷入休克状态,葡萄酒内部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加速酒的成熟易老化,使酒的口感呆板,杂乱无章。有过较强震荡的葡萄酒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一般均可恢复之前的口感。
通常情况下,经长途运输的葡萄酒须经过两天以上的静置才能恢复正常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葡萄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国外的葡萄酒在其国家没有保质期这个概念,但是在我国原瓶进口的葡萄酒按照国内相关规定,酒精度在10%以上的葡萄酒不需要标注保质期,酒精度在10%以下的必须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为10年。这也是中国特色之一。
图为中国引进葡萄酒
图为国外原装葡萄酒
拓展资料:
在葡萄酒较长的保质期中,有些葡萄酒由于比较内敛,因此,在适饮期之前饮用会错过葡萄酒未散发出的味道,口感也不好。如果错过了葡萄酒的适饮期,那么,葡萄酒的口感也不会那么新鲜,味道也没有那么丰富,甚至会出现一些“别样”的风味。这时的葡萄酒虽然仍在保质期中,也可以饮用,但就已经失去了葡萄酒“好喝”的意义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给葡萄酒定个“保质期”的话,还不如给它定个“适饮期”。
参考资料:葡萄酒保质期与适饮期的区别,你了解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