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板书设计

如题所述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分析小说的环境美。
【教学设想】
1. 教材分析:本文是《边城》的第三至第六部分,作者以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展现了纯美的湘西风情,让读者身临其境,陶醉其中,享受其美。所以,课文不主要是塑造人物形象,而在于描绘环境,其中出现的人物也都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分析就成为本文学习的主要目标。
2. 本文环境描写的突出特色是有核心有层次,其核心是“豆绿色”——淳朴、晶莹、原始、无污染,其层次——风景、风俗、人情。所以,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围绕这一核心,从三个层次上品析。
3. 布置预习: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从中选出一个词来概括本文自然风景乃至整个环境的特点。
4.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时间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一)投影:凤凰城与沱江风景、配风景的文字(如下)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它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是一幅用水墨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在小说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想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曲折的情节,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而沈从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流程,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说明:此设计为了激发学生欣赏本文的兴趣,也为了让学生了解小说的风格,暗示学习和欣赏的方法。
(二)投影预习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从中选出一个词来概括本文自然风景乃至整个环境的特点。
明确:“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
预设:这个词语的选择比较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然后从中选择;为了帮助学生,还可以投影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
说明:此设计为了整体把握课文,以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环境描写的核心,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进一步研读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概括的能力。
二.再读课文,圈点勾画
(一)投影:小说环境包括自然风景、社会风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情),本文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请分别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总结。
(个人勾画——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明确:风俗方面写了两个节日——端午和过年,重点写了端午节,官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其乐融融。新年也是军民、官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另外有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送给老船夫“一个小红纸包”的钱,而从不要过路人钱的老船夫还必须收下。而且这些习俗又是许多年来,“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真是淳朴、原始、和乐,丝毫没有被现实社会所污染。人情方面官民同乐、军民共欢,俨然世外桃源;龙头大哥顺顺一家人对翠翠爷孙的关怀照顾;爷爷对孤独老汉的关心,甚至连那么小的还在埋怨爷爷食言的翠翠知道后,也就理解了爷爷;渡船人给老船夫钱,老船夫却不要,二人竟然为此吵架;顺顺因为两个儿子能下水捉鸭子而不再下水捉鸭子了,“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古朴、淳厚、善良、透明,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而美好。
预设:在社会风俗方面,学生往往忽视了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时必须给钱的细节,要引导学生找到,并与老船夫为不要过路人给的钱而吵架的细节比较,从而感受到民俗的淳朴。对于人情的分析,往往会失之空泛,所以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中所有人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而这“关系”又必须通过人物的所言所行所想表现。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在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得出结论,在分析过程中进行鉴赏,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将学生引入那淳朴原始而美丽的湘西,去感受那浓浓的情谊,既培养了其分析鉴赏能力,又养成了其勾画圈点的习惯。
(二)投影:反复咏读最后一节,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和情感。
明确:这是一幅非常和谐非常恬美的画面,唢呐悠悠,白云悠悠,带着爷爷的祝愿,载着翠翠的情愫;然后,“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寂静,淳朴,伤感,美丽。这是作者的家园,是他的世外桃源,是他魂牵梦萦的湘西热土。
投影: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
说明:这一环节是一次阅读提升,使学生领悟到创作者蕴涵在环境描写中的情;也是一次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这美丽环境以及这美丽环境中美丽人物的热爱,让他们产生读原著的渴望。
三.回顾与总结
投影:总结本节课分析小说环境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明确:要抓住整个环境的特点,从自然风景、社会习俗、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要通过对具体描写的具体分析中得出结论,反对架空文本的分析。
说明:整合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而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一能力的培养,此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很有帮助。再者,这样总结概括,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以便以后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五.作业布置
借鉴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分析《祝福》的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附录:板书设计
《边城》(节选)
沈从文
豆 天朗风轻水清——风景美 环
绿 淳朴原始和乐——风俗美 境
色 古朴善良淳厚——人情美 美设计说明:本设计根据教材要求和文本特点确定学习目标,而且目标单一,问题集中,做到切入具体,一点突破,避免了面面俱到而又空泛肤浅。教学中既分析,又欣赏;既入境,又入情;既勾画圈点,又概括提炼;既激活思维,又进行体验:力争语文味十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边城的板书设计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分析小说的环境美。【教学设想】1. 教材分析:本文是《边城》的第三至第六部分,作者以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展现了纯美的湘西风情,让读者身临其境,陶醉其中,享受其美。所以,课文不主要是塑造人物形象,而在于描绘环境,其中出现的人物也都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边城》教学设计和反思
在了解沈从文的生平时,有两点应当给予特别注意:一是身份的转换,他是由一个下级士兵经过不懈努力而成为文人的,这与鲁迅等文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对社会下层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同社会下层人民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二是地域的转换,他是由边城来到京城的,对京城的污染空气十分不满,因而总是心系湘西那片圣洁之土。这样,...

高一语文《边城》教学设计
七。结束语:翠翠是美丽的,《边城》同样也是美丽的。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的滋养与疗补。让我们学会欣赏、学会生活,学会爱。八。作业:试着写一段关于翠翠的外貌描写。附板书:情窦初开——梦与歌——水中望月 凄凉 哭顶甜顶美柔软 倾心神往 ...

边城的教案怎么写?作业
2、播放一些湘西风情的图片,使学生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3、介绍沈从文及其作品风格以及《边城》的写作背景。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

沈从文《边城》
师:(板书: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是的,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客家和傣族两个民族的民居。 生:我觉得“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特点都非常鲜明,确实像题目写的一样——各具特色。 师:这是我们读了课文的初步感受。接下来我们分成小组来学习。每个小组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民居深入地读一读,读完后再讨论讨论:...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板书设计 端午日 沈从文 莫不…… 顺序清楚 莫不…… 赛龙舟 用词准确 莫不…… 虚实结合 面——点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同的学习个体,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互动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课件(集锦5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课文内容进行鉴赏,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文言词语的问题,接着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带领学生梳理文章内容,进而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最终要能够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得到一定的启发。 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课件 教学目标 ...

高二下册语文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教案设计
第一册:《断魂枪》;《人物小记》;《英雄的舞蹈》;《李友才板话》;《受戒》第二册:《伊豆的舞女》*;《白痴阿达达》;《边城》*;《冬夜》;《将军族》;《婴宁》第三册:《十八岁出远门》;《一天》;《溪鳗》;《宜兴壶》;《冈布利努斯》*第四册:《在乡下》;《苦恼》;《笛梦》;...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 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 (一)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三)鉴赏技巧,把玩诗思 (四)揣摩思想,涵咏诗理 六、拓展训练:欣赏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画面有何特点?人物的心情如何? 3、抒发了诗人怎...

高中高一语文下册课件:《荷塘月色》
附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优雅朦胧静美高洁———巧用修辞 月下荷塘 静态:叶:田田、亭亭叠字 花:零星点缀 开着的--袅娜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拟人 如明珠--洁白如星星--绿叶白花如美人--纤尘不染比喻 动态:花:花香,如歌声通感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塘上月色 月光:直写如流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