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民风民俗 如:服装 饮食 民居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急啊啊啊啊啊!!!!!!!!!!!!!!!!

如题所述

五月十三送羊

  邯郸漳河两岸有一个习俗,农历五月十三这一天,外公和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古时送的是活羊,现在则送白面蒸的面羊。此习俗与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开二郎神用来压住三圣母的华山有关,沉香劈山救出母亲,要去砍二郎神的头,但三圣母顾念兄妹情,不让沉香去,沉香给二郎神送去2只羊剥皮吃肉,杨二郎知道此事后,就送2只活羊给沉香,此时正是农历五月十三日。此风俗后来就在漳河两岸兴起,送羊还有送阳寿的意思,所以此风俗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六月六敬谷神

  在邯郸西部,武安、涉县一带流传着农历六月六敬谷神的习俗。太行山山区种谷较多,且种植时间较早,如果遇到老天关照,春季雨水好,往往到了农历六月初谷就出了穗。所以当地的农民每到六月六望到自己地里一片片金黄的谷苗,心里就乐开了怀。农历六月六这天,当地家家蒸馍,蒸豆包,而最时兴吃的好饭是裹卷。敬谷神是为了感激上苍赐给人们粮食,同时也是因传说中人们担心五 谷神收回人们享用的粮食。到了农历六月六,当时的农民要带上香和自家蒸的馍,去自家种的田地祈祷,祈求五谷神不收回人间的粮食,祈求五谷神赐给自家好收成。

  二月二乞巧节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们过乞巧节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可自由结伴,穿上好衣裳,带好小米、白面、油、盐及锅、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这就是磁州古时流传下来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饭"习俗。姑娘们上山后,找一野餐的合适地点,然后垒灶、安锅、煮饭,焖小米饭、包水饺、熬米粥均可。饭煮好后,姑娘们还需到山坡的灌木丛里摘回一种野生植物的红色圪针尖儿,然后就或五、六人或十几人合围坐在野餐锅边,进行乞巧仪式。乞巧仪式很有韵味,合伙而来的姑娘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进行,大家用布遮好某一个姑娘的眼睛,让她把七个圪针尖儿丢在饭锅里,再让她用筷子在锅中搅三搅,然手用筷子夹起饭吃,只能吃七口,每人均如此进行,每人夹饭吃前都要补足七个圪针尖儿,以示公平。在这种仪式中,凡是能够吃到圪针尖儿的姑娘,就成为巧姐或巧妹,会备受村里人的赞赏,上门求亲的人就多。当乞巧仪式结束后,姑娘们才开始正式的野餐和一天的娱乐。
河北梆子是从山陕梆子逐渐演变而来,到清道光年间天津城乡已出现河北梆子的演出活动,当时称为“秦腔大戏”。河北梆子在天津繁衍和发展很快,经过几代人艰苦努力,形成了以何景云(何达子)、魏联开(元元红)及女伶小香水、金钢钻等人为代表的“卫梆子”(天津卫)表演风格。当时天津戏曲舞台上河北梆子风靡一时,连京剧都相形见拙。河北梆子女伶在天津唱红后,影响了一批人,人才辈出,唱响了全国,外地纷纷来津邀角,北京、上海、河北、东北、江苏、湖北、山东、新疆、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都留下了天津河北梆子女伶的足迹。到了三、四十年代,河北梆子在天津逐渐衰落,有的演员到农村"跑帘外",有的则改行干其他行当。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4
河北省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简称“冀”,省会为石家庄市。河北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这里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西周时期开始,就已经成为了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五胡”以及契丹都有过在这里割据称王的历史,金元明清各朝都把燕赵的腹地北京设为国都,形成了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更是各代皇族政权统治的核心。这些都体现出河北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为特殊文化的形成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燕赵大地位于中国的北方,燕山南北,长城内外,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民族同中原民族纷争交流的地带,各族人民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在这里实现了汇聚,以至于北方各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汉族之间两种相互区别但是却相互遗存的历史文化,在这里融合在一起。
【传统建筑】
承德避暑山庄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的北部,又称为承德离宫或是热河行宫,是我国清朝时期的皇族夏天避暑以及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三代时期,并大约耗时90年方才建成,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广的古代帝王宫苑。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的途中路过承德,发现这里地势良好并且气候宜人,尤其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即能俯视关内,又可外控蒙古各部,于是决定在这里建立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以及山峦区等四大部分,而雄伟的寺庙群则如众星捧月一般半环于山庄的外围,映射出当时的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于1994年,以其独特的风采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杂技文化】
河北省吴桥县是世界上著名的“杂技之乡”,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吴桥杂技文化,现今主要流传于河北省吴桥地区以及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河北自古就是中国杂技发祥地之一,早在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成王墓中就出现了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而在很久以前吴桥地区就是冀州大地杂技最为密集的地区,在晋代墓室中就已经有宴乐杂技表演的壁画出现。宋朝年间,杂技开始出现于民间,出现了“勾栏”、“瓦舍”等杂技演出。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是吴桥杂技最为鼎盛的阶段。吴桥杂技文化历经两千余年并不断丰富发展,供奉“吕祖”为自己的行业神,其影响远传世界多地,因此流传着“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的美谈。
【传统戏剧】
河北梆子是一种河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梆子腔的一种,是我国最早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剧种之一。在旧社会,河北梆子曾有国许多的名称,河北本地称为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或梆子腔,又被外地人叫为京梆、笛棒子以及反调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2年正式命名为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最早是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以及河北部分农村为基础,逐渐向周围的省市地区传播,其大约产生于公元1820到1850年之间。河北梆子分为生、旦、丑等三行唱腔,在传统的演出中,文场的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笛子为辅,其它乐器还有笙、唢呐、三弦等。河北梆子的演出表演通俗易懂,多以河北的地方口语演唱,充满浓郁的河北乡土气味。河北梆子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民俗】
昌黎地秧歌作为河北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昌黎地秧歌以表演者自由灵活地扭动,同时做出比较细腻、风趣的戏剧性表演而见长。其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发展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地秧歌队伍在年节或喜庆的日子就会遍及昌黎城乡,这里的人们自我娱乐并且参与演出,是昌黎人民代代相传的一种传统习俗。昌黎地秧歌的演出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分场子秧歌以及排街秧歌,均以行当表演为主。2006年5月20日,昌黎地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曲艺】
河北省乐亭大鼓是中国北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地区,远播到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多个地区。乐亭大鼓在演出的时候,由一人边打鼓板边站立说唱,其他的人分别用三弦等乐器进行伴奏。据老艺人世代相传,乐亭大鼓是由温荣大约在1850年左右创立于河北省的乐亭县,在以前更与评戏、唐山皮影统称为“冀东民间艺术的三朵花”。自形成至今,乐亭大鼓中名人辈出且广为流传,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文化底蕴。世代相承的乐亭大鼓传统曲目包括长、中、短篇多达三百余个,其中以《东汉》、《隋唐》、《三侠五义》、《长生殿》等为最典型的代表。乐亭大鼓有着灵动儒雅的唱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且作为“板腔体”的唱腔音乐,其曲调十分丰富、多变。
第2个回答  2013-03-24
风土人情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山东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县、博平等地却是妇女率儿童焚香拜奠祀灶。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对联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
祀灶多用甜和黏的食品。普通用的是糖瓜、枣等,临朐还用羊枣、柿饼,威海用糯米饼、小糖瓜,无棣、恩县、博平、招远、日照等地加用黍糕或枣糕,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是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所以成武等地称此为“涂神口”,有的还真在灶神的嘴上或锅灶门口粘上一小块糖。也有的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酒,谓“醉司命”。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有的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供面条,有的还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马、灶鸡,好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祭祀之后,还要举行欢送仪式。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王像和一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那些迫切需要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胖小子来。”这样就算把灶王爷送走了。淄川、招远等地在辞灶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即悄悄外出听人说话以卜吉凶。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10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古代腊日没有定期,到了晋代以后,都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为腊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这天成道。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北宋东京(开封)各大寺庙都在这天举行浴佛会,做七宝五味粥,这种粥叫腊八粥,又叫佛粥。后来民间也做腊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腊八粥,以赠百官。山东各地腊八日吃腊八粥极为普遍。德州的腊八粥用八种粮食和果品制作,其中必定有枣,象征吉祥。腊八粥的枣是“早“,栗是“力”,就是早下力气,争取明年五谷丰收。要把腊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连”的谐音,意味着连年丰收。黄河口垦荒人家,家有新妇,腊八日用黄米、红枣制糕,名为“吃碗糕”。即墨把腊八节作为农家的节日,据说取自“七人八谷”,是对谷的纪念。
腊八节正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死叫化。”旧时,邹平等地的地主为了表示对长工的仁慈,过了腊八节才行辞退,临走时,赠送几个腊八糕。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在山东较为普遍,一般都在午后带着祭品上坟祭祖。单县的祭品尤为丰盛,有竹子做的盂兰盆、纸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则把祖先请到家里祭祀,家家都在大门顶上插上五谷穗子,据说以五谷为马,祭祀完毕后,好让祖先跨着马回去。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第3个回答  2013-03-25
衡水内画、老白干、河间驴肉火烧、保定铁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