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辟支佛缘觉,罗汉,阿罗汉,大阿罗汉和声闻,护法什么关系,哪些有色身,哪些无色身

如题所述

佛:
具有应化身、报身、法身。
应化身为有缘众生化现,有缘众生是哪一类众生,佛就化现哪一类众生。比如释迦牟尼佛,化现为“人”,是因2500年前这个世界的众生因缘已经成熟,应当有佛出世,因此佛化现为悉达多太子,出世、出家、成道、弘法、入灭。
庄严报身是依成佛前积累的无量功德而成就,因此,寿命长久,身量广大,颜色殊妙: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于色究竟天为初地以上菩萨宣说了义法。应化报身无量无数,于无量世界弘法度生。
法身即是诸佛的第八识:佛地真如心。此心一切众生本自具足,本体与诸佛没有差别,仅是净染之别。故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又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菩萨:
菩萨与一般凡夫最根本的区别是:“愿不愿意成佛”。如果愿意成佛,就一定要发菩提心,也就一定要皈依三宝。五戒是为了保住人身以免下坠三恶道无缘学佛。所以,受持三皈五戒发菩提心,就可以称为“菩萨”。再严格一点,受菩萨戒之时,传戒人问:“汝是菩萨否?”,受戒者必须回答:“是菩萨!”。由于菩萨戒是“从今生至佛身”虽有犯毁却永不失戒体,因此受菩萨戒之后,直至成佛之前每一世都是菩萨。末学蒙佛菩萨悲悯护持,已得“菩萨”之称谓。
菩萨有52个位阶:
前16个位阶是凡夫菩萨,没有脱离六道的能力,完全可能坠三恶道。
第17位阶(开悟明心)之后,就不再是凡夫,因为有了脱离六道的能力,是为“贤位菩萨”,又叫“入菩萨数”、“实义菩萨”。可是,菩萨道必须无量世修学佛道、弘法度生,若无色身及六识妄心,就失去了修学佛法,弘法度生的“道器”。因此,菩萨明心之后,虽有能力在七次人天往返之后取无余涅槃(明心在解脱道的证量上相当于小乘初果),却永远不会入灭。而是无量世弘法度生。
第40位阶,菩萨进入“圣位”:有能力在一个无佛世界住持佛法,为众生宣说“三乘菩萨”,犹如儿子已经成人,可以外出独当一面,故名“荷担如来家业”,又名“真佛子”。此时,犹如世间“成人仪式”。十方诸佛都会为此菩萨公开授记:当于何时何地成佛。
第52位阶,菩萨证量、功德等同于佛。暂住兜率陀天内院为诸圣位菩萨说了义法。并观察世间众生因缘是否成熟。若众生因缘已熟,则神降母胎,出于右胁,周行七步,步步生莲,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诸天欢喜,十方世界六种震动,诸佛世尊同声宣说:“某世界有某佛出世”。而后示现为常人,出家修行,菩提树下成道,三转@@,弘法度生。化缘已尽,则于双树下示现入灭。
发起“意生身”的圣位菩萨,都有应化报身与法身。不过是数量、善巧、形象的庄严胜妙与佛有差距。

阿罗汉:
声闻乘极果-----第四果名为阿罗汉,简称罗汉。阿罗汉又叫“无学圣人”:并非“不学无术”的含义:而是“再无可学”的含义:学尽一切法,获得一切智。断尽一切见惑思惑之故。但是,阿罗汉并非究竟圆满。所谓“无学”,不过是世间一切法的范围。一切法的根源:阿罗汉也本自具足的法身:第八识如来藏。阿罗汉不仅不知其中微妙,乃至从未见证过。所谓“一切智”,也是世间法范围内的一切智,关于法身如来的“一切种智”,阿罗汉一分也未得证。所谓“断尽烦恼”,只是“一念无明”范围内的见惑与思惑。无始无明尘沙惑,阿罗汉从未触及一分一毫,何况能断。
阿罗汉有“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前者因禅定等加行未足,必须待寿终之时才能入无余涅槃。后者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入无余涅槃。又有是否为“定性声闻”之分。定性声闻阿罗汉一定会取无余涅槃,若非定性声闻阿罗汉,则会“回小向大”,不取无余涅槃,留下一分思惑,以便继续受生死,从此走向成佛之道。是为“菩萨种姓”。
缘觉乘唯有一种果位:辟支佛。辟支佛的功德与阿罗汉一样。不过是因缘不同,成道的方法便有差异。声闻乘不能离开佛,一般都是佛出世之时的佛弟子,在佛的教导下证得果位。缘觉乘却是在无佛出世的世界,自参自悟而得解脱生死之果证。所以辟支佛又名“独觉”:无需佛菩萨指引,独自成道。因此,辟支佛不是像阿罗汉那样,先断我见证得初果(须陀洹);再“薄贪嗔痴”证二果(斯陀含);兼修初禅禅定,断五下分结证三果(阿那含);最后断尽见惑思惑证四果(阿罗汉)。而是直接思维“十二因缘法”,一步到位得解脱果。因此说辟支佛“智慧深利”。故名“中乘”(相对于声闻乘的“小乘”而言)。可是辟支佛并非真正的智慧深利,而是过去世已经证得声闻初果、二果。于人天往返之时生于人间,恰逢无佛出世且佛法灭尽。以往昔声闻初果、二果为基础而成独觉。故辟支佛亦非真正的独觉,因为过去世曾经在佛座下,闻法修行乃至证果,方有今生之“独觉”。
如上,辟支佛、阿罗汉亦如凡夫一样具有报身与法身,因尚未发起意生身故,无有应化身。

凡夫:
一切众生仅有报身与法身:
报身者,依业报而成的色身,故有种类、男女、善恶、美丑、智愚、贵贱、贫富等差别;若生无色界,则无色身。
法身者,与诸佛无二无别而净染有别。

无有色身,是“无色界天”的情形。无色界天人,是因修成“四空定”中的某一种,以此功德,死后生于无色界天。其生命状态是无有色身的状态。但是,证量上与解脱生死无关,也与明心见性无关。因此,无色界天虽然寿命极其长久,本质还是凡夫。与我们一样继续轮转六道,不能出离三界。护法神一般是“有职务的天人”,以其天人的身份,本质一样是凡夫。
阿罗汉取无余涅槃之后,因为不会再有下一世,所以不会再有色身出生(无余涅槃灭尽一切法唯余真如心独存,而真如如来藏无形无色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念无愿无相,不在三界中,永远是寂灭相,因此诸佛世尊也找不到一位入灭的阿罗汉)。无余涅槃是真正的“死”,世俗人以为:死亡就是解脱,因此采取自杀的方式,企图摆脱活着的种种痛苦。其实,若无阿罗汉的证量,任何一种死都死不透:一定会有下一世。而且因自杀的业报,下一世的情形往往更加痛苦。

南无常住十方三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3
阿弥陀佛!师兄,佛、菩萨、入世声闻、缘觉,皆是随众生不同因缘、乘自己不同愿力,而显现不同身相,用以救拔无量众生。
辟支佛,即是缘觉。缘觉分为两类,有于佛世听闻佛陀讲述十二因缘法,而得悟道者,为缘觉。另有生于无佛之世,因观察斗转星移、花开花落,而悟道者,为缘觉!
阿罗汉,罗汉,大阿罗汉,即指声闻。即因听闻佛陀讲述四圣谛而得开悟者。阿罗汉,分为四果:初果须陀洹,为见法位,最多七来人间,七生天上而得以解脱六道;二果斯陀含,为一来,即最多一来人间受生,一生天上即证得解脱;三果阿那含,为不来,不来人间受生,只于五不还天修行,证至解脱;四果,阿罗汉,当生却证得解脱。
声闻、缘觉中,有入寂灭涅槃,取涅槃为果者,佛称之为定性声闻、缘觉,不复再发菩提心,不起无量妙用,利益众生,故而被佛斥为焦芽败种。
大阿罗汉,一般是指虽证得罗汉果位,而不取寂灭涅槃,复发大乘度众之心,行菩萨道,救渡众生,最终能至圆满佛果!
第2个回答  2013-03-24
色身本来就无所有,不可得故,色身若能得,谁人修佛?因无所得,才于修佛,回归于无,不取妄有,无常故!色身本无有故!色身是名为色身!而实无有色身可得故!色身实是色相故!色相本是无明妄动之幻相故!非实有故!不吃即无故!不动即空故!是身不可得,是故佛入涅!若能有所得,诸佛说何法?佛说无人我,一切法无常,一切有为法,如泡亦如露。

无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七空时,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色若生相、若灭相,不见受、想、行、识若生相、若灭相;不见色若垢相、若净相,不见受、想、行、识若垢相、若净相;不见色与受合,不见受与想合,不见想与行合,不见行与识合。何以故?无有法与法合者,其性空故。舍利弗,色空中无有色,受、想、行、识空中无有识。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亦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亦无智,亦无得,亦无须陀洹,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辟支佛,无辟支佛道,无佛亦无佛道。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一切唯是心,心地不纯,故有差别,心若清净,毕竟是佛。
第3个回答  2013-03-23
大体都是有色身的,色身分为有色,无色,比如有色身即是有形象能见到的,无色身就是见不到的,以五蕴为色的,虽然肉眼看不见但也是色身的一种。佛(佛分为法身佛没有形象,报身佛和化身佛有形象),菩萨、辟支佛缘觉,罗汉,阿罗汉,大阿罗汉和声闻都是有妙色身的,护法范围比较广天龙八部众,世出世间,人非人,大力鬼神等,有的是有形象有色身,也有些是没有色身的,他们都是护法与宏法,受法与听法的关系,就像佛是老师,其它听法的就是学生的关系

佛、菩萨、辟支佛缘觉,罗汉,阿罗汉,大阿罗汉和声闻,护法什么关系,哪些...
声闻乘不能离开佛,一般都是佛出世之时的佛弟子,在佛的教导下证得果位。缘觉乘却是在无佛出世的世界,自参自悟而得解脱生死之果证。所以辟支佛又名“独觉”:无需佛菩萨指引,独自成道。因此,辟支佛不是像阿罗汉那样,先断我见证得初果(须陀洹);再“薄贪嗔痴”证二果(斯陀含);兼修初...

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区别
1、分别属于不同的法门。阿罗汉是小乘,声闻乘,自觉;辟支佛是小乘,独觉乘或缘觉乘,自觉;菩萨是大乘, 菩萨乘,自觉、觉他;佛(佛陀)是大乘,自觉、觉他、正觉。2、有无学位。阿罗汉是无学位,即就是圆满位。辟支佛是无学位,圆满位。菩萨是有学位,还在学习未得圆满的位。佛是大圆满位,圆...

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区别
答案: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和佛是佛教修行过程中的不同阶位。其中,阿罗汉是声闻乘的修行最高果位;辟支佛代表缘觉乘的修行最高境界;菩萨是佛的继任者,代表着大乘佛教的修行者;佛则是觉悟者,是修行达到最高境界的成就者。解释:阿罗汉是佛教中的一个果位,代表修行的成就状态。他们通过听闻佛陀的...

辟支佛、缘觉、声闻、阿罗汉是什么?
大乘佛教兴起后,将圣者分为三类,以不同证悟方法来分别,缘觉乘,声闻乘及佛乘,缘觉乘就是辟支佛,声闻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而佛乘的最高果位是成佛。以佛乘行者自居的,贬低辟支乘及声闻乘,但到妙法连华经出现后,将三乘统归为一佛乘,说明三乘的说法只是方便法,无论那一乘都是一佛乘。...

声闻、辟支、阿罗汉、菩萨等果位与佛有哪些差异?这四个不都是觉悟得道...
辟支佛就是缘觉,你们现在最大的福气就是你们可以走缘觉,而不用走独觉,因为独觉靠的是过去,前世所做的很多好事,累积的功德。缘觉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缘分,然后跟随菩萨修行。缘觉还有一句话叫生在佛的世间,就是这个世间已经转到有佛菩萨的世间,就是有活佛,这里指的是真正的活佛,真正的活佛就是...

佛平等,那么有人说辟支佛还不如菩萨。
辟支佛在有佛的时候修十二因缘成就,叫缘觉,无佛之世自己证得叫独觉。声闻(修成阿罗汉)和缘觉还算不上大乘,智慧没有菩萨的高,说不如菩萨也对。菩萨是菩萨乘,是大乘了。也有把声闻和缘觉叫小乘,也有的把声闻乘叫小乘,缘觉乘叫中乘的。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就比不上阿...

佛教的三界,六道与十法界代表着什么杵的生命状态?
1、四圣:(大乘)佛、菩萨、(小乘)辟支佛、罗汉 (1)佛,十方法界中「福德智慧 圆满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具三种身、十称号、身语意事业 等不可思议功德,乃四圣之首,十方法界之尊(应当尊敬)「自觉、觉他、觉行」广度众生,无所障碍 (2)菩萨(菩萨乘\/道)...

大阿罗汉和缘觉
不论哪部经,只要是大阿罗汉,都可度众,但不只限于讲法的方式,如迦叶尊者就不用讲法的方式。声闻乘只此四果。大阿罗汉是菩萨,也可说是阿罗汉中的佼佼者,说分支也勉强。缘觉要是发菩提心也是菩萨了,没有可比性,要是二者都没有发菩提心,那么缘觉要略高一筹。以上为大乘说法,小乘佛法中阿...

为什么常说佛和菩萨度众生而不说辟去佛,声闻度众生?
阿弥陀佛!师兄,辟支佛和声闻也有所不同。一是指,证得空性之法,取寂灭涅槃为果,不复起妙用的定性声闻、缘觉。这一类是不复渡化众生,不能起无量妙用的。故被佛斥为焦芽败种;另一类,则是虽证得空性之法,而不取寂灭涅槃为果,发愿救度众生离苦,愿行菩萨道。为一类众生常被称为大阿罗汉...

声闻和缘觉代表什么
声闻以闻佛陀音声教导法义而悟苦、集、灭、道四谛法,断见思烦恼的圣人,分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个阶位;缘觉指独自出家悟得十二因缘法而成就的圣者。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因未发度众生菩提心,故为小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