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原诗:
《咏荆轲》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释义: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注释:
1、荆轲:战国时卫国人,为燕太子丹报仇,以送地图为名,藏匕首刺秦王,不成被杀。
2、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
3、强嬴:秦国。
4、荆卿:指荆轲。
5、渐离: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与荆轲友善,善击筑(古时的一种乐器)。
6、宋意:燕国的勇士。
7、商音、羽奏:商声和羽声。商声凄凉,羽声较激昂。
名家点评:
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既惜之,复慕之,结得抟捖有力,遂使通首皆振得起。”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同《咏三良》、《咏二疏》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
但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当时陶渊明五十岁,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近。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
扩展资料:
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不过这“现实”亦不宜说得过窄过死(如一些论者所言,这首诗是诗人出于“忠晋报宋”而作),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陶渊明反复地说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之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这使我们看到在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也早已具有着豪放、侠义的色彩。
其次,诗人也曾出仕于晋,不过他说这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田园居五首》),悔恨之情溢于言表,足见“晋”也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当然“宋”亦如此。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将《咏荆轲》的作意胶柱于“忠晋报宋”的理由。
诗人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常在,诗中的荆轲也正是这种精神和理想的艺术折光。说得简单一点,便是借历史之旧事,抒自己之爱憎,这样看是比较接近诗人心迹的吧。
是的,这首诗的影响也正在此,此亦有诗为证:“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龚自珍《己亥杂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荆轲 (陶渊明诗作)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宋代朱熹《朱子语类》:“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原诗:《咏荆轲》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陶渊明的《咏荆轲》是一首极富激情和感染力的诗歌作品,它通过对荆轲刺秦王的壮丽史诗般的描述,表达了陶渊明对荆轲的壮志豪情和勇敢精神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暴力和权力的反对和厌恶。陶渊明诗歌以清新脱俗、自然婉约著称,其作品...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作者介绍: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
陶渊明金刚怒目之作的是
1、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2、本诗被看作刺世诗,更确切的说,是一首史诗。全诗从晋室盛衰,逆篡不断到宋代晋瑞,晋柞告尽。表达了他对篡逆者的愤怒,狠狠抽打着所谓禅让与祥瑞的耳光。一个不静默的田园隐士以他惯常的语调表现了性情中的不同一面。也让我...
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什么
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什么: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
最能反映陶渊明金刚怒目的作品是
最能反映陶渊明金刚怒目作品是:《咏荆轲》。拓展知识: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
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
鲁迅在《题未定草(七)》中曾将陶渊明的诗比作“金刚怒目式”,这主要是用来形容陶渊明某些诗作中表现出的刚毅、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读山海经》便是体现这种精神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借古讽今,通过对山海经中神奇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陶渊明的诗歌...
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
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咏荆轲。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陶渊明的咏荆轲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金刚怒目是对陶渊明一部分诗歌作品的称谓,形容陶渊明的诗歌风气面目就像四大金刚一样的勇猛无比,让人产生敬畏之情。陶渊明诗歌中具有金刚怒目风格的是五言诗咏荆轲。
最能陶明诗风中金刚怒目诗作品是?
《咏荆轲》
鲁迅说陶渊明的《咏荆轲》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何道理?
诗人按捺不住愤怒的感情,相继作了《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诸诗,托古述怀。另有《述酒》、《蜡日》二诗,辞意隐晦,被认为是影刺刘裕暴政之作。 咏荆轲》是一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一改诗人平淡的风格。“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开门见山,迅速入题,虽无诗人其他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