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飞机飞行原理及前进、转弯?

它是咋转弯的!咋前进的?

这个说起来内容就多了,一时半会说不完。


首先直升机有很多种布局类型,这里只说最常见的:单主旋翼,带尾桨的。


直升机飞起来是靠着主旋翼旋转产生的升力。但是对于悬空的物体来说,主旋翼向一个方旋转,会产生反扭矩,让机身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所以为了保持机身的稳定,必须在尾巴加一个侧面推进的小螺旋桨(尾桨),用来抵消机身旋转的扭矩。如下图所示:



垂直起飞的直升机,其主旋翼是水平的,这样产生的升力向着正上方,所以飞机会上升。如果想要前进,则需要调节主旋翼的方向,让其稍微向前偏一点,这样产生的升力是斜着向着前上方,一部分升力用于维持飞机高度,另一部分升力用于推动飞机前进。



转弯就更好办了,既然直升机本身机身就有旋转的倾向,需要靠尾桨来平衡,这时候人为控制尾桨,增大或减小尾桨的推力,让它不平衡,这样直升机就可以左转或者右转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3
2.5 直升机与旋翼机的飞行原理 2.5.1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1. 概况与普通飞机相比,直升机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飞行原理上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它没有固定的机翼和尾翼,主要靠旋翼来产生气动力。这里所说的气动力既包括使机体悬停和举升的升力,也包括使机体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运动的驱动力。直升机旋翼的桨叶剖面由翼型构成,叶片平面形状细长,相当于一个大展弦比的梯形机翼,当它以一定迎角和速度相对于空气运动时,就产生了气动力。桨叶片的数量随着直升机的起飞重量而有所不同。重型直升机的起飞重量在20t以上,桨叶的数目通常为六片左右;而轻、小型直升机,起飞重量在1.5t以下,一般只有两片桨叶。直升机飞行的特点是:(1) 它能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要求较低;(2) 能够在空中悬停。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力,减缓下降趋势;(3) 可以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飞行速度较低,航程相对来说也较短。2. 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直升机旋翼绕旋翼转轴旋转时,每个叶片的工作类同于一个机翼。旋翼的截面形状是一个翼型,如图2.5.1所示。翼型弦线与垂直于桨毂旋转轴平面(称为桨毂 旋转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桨叶的安装角,以j表示,有时简称安装角或桨距。各片桨叶的桨距的平均值称为旋翼的总距。驾驶员通过直升机的操纵系统可以改变旋翼的总距和各片桨叶的桨距,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总距的变化范围约为2�0�2~14�0�2。
气流V与翼弦之间的夹角即为该剖面的迎角a。显然,沿半径方向每段叶片上产生的空气动力在桨轴方向上的分量将提供悬停时需要的升力;在旋转平面上的分量产生的阻力将由发动机所提供的功率来克服。 旋翼旋转时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矩,使直升机机身向旋翼旋转的反方向旋转。前面提到过,为了克服飞行力矩,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单桨式、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多桨式等。对于最常见的单桨式,需要靠尾桨旋转产生的拉力来平衡反作用力矩,维持机头的方向。使用脚蹬来调节尾桨的桨距,使尾桨拉力变大或变小,从而改变平衡力矩的大小,实现直升机机头转向(转弯)操纵。3. 直升机旋翼的操纵直升机的飞行控制与飞机的飞行控制不同,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是通过直升机旋翼的倾斜实现的。直升机的控制可分为垂直控制、方向控制、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等,而控制的方式都是通过旋翼实现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旋翼桨毂朝相应的方向倾斜,从而产生该方向上的升力的水平分量达到控制飞行方向的目的。直升机体放在地面时,旋翼受其本身重力作用而下垂。发动机开车后,旋翼开始旋转,桨叶向上抬,直观地看,形成一个倒立的锥体,称为旋翼锥体,同时在桨叶上产生向上的升力。随着旋翼转速的增加,升力逐渐增大。当升力超过重力时,直升机即铅垂上升(图2.5.2);若升力与重力平衡,则悬停于空中;若升力小于重力,则向下降落。旋转旋翼桨叶所产生的拉力和需要克服阻力产生的阻力力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旋翼的转速,而且取决于桨叶的桨距。从原理上讲,调节转速和桨距都可以调节拉力的大小。但是旋翼转速取决于发动机(通常用的是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主轴转速;而发动机转速有一个最有利的值,在这个转速附近工作时,发动机效率高,寿命长。因此,拉力的改变主要靠调节桨叶桨距来实现。但是,桨距变化将引起阻力力矩变化,所以,在调节桨距的同时还要调节发动机油门,保持转速尽量靠近最有利转速工作。直升机的平飞依靠升力倾斜所产生的水平分量来实现。例如,欲向前飞,需将驾驶杆向前推,经过操纵系统,自动倾斜器使旋翼各桨叶的桨距作周期性变化,从而改变旋翼的拉力方向,使旋翼锥体前倾,产生向前的拉力(图),将直升机拉向前进。
直升机的方向是靠尾桨控制的。欲使直升机改变方向,则需踩脚蹬,改变尾桨的桨距,使尾桨拉力变大或变小,从而改变平衡力矩的大小,实现机头指向的操纵。 通过与操纵系统的连接,旋翼叶片的桨距调节变化可以按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是各叶片同时增大或减小桨距(简称总距操纵,驾驶员通过总距操纵杆来操纵控制),从而产生直升机起飞、悬停、垂直上升或下降飞行所需要的拉力。第二种方式是周期性调节各个叶片的桨距(简称周期性桨距操纵)。比如打算前飞,就将驾驶杆向前推,推动旋转斜盘(也称自动斜倾器)倾斜,使各个叶片的桨距作周期变化。每个叶片转到前进方向时,它的桨距减小,产生的拉力也跟着下降,该桨叶向上挥舞的高度也减小;反之,当叶片转到后方时,它的桨距增大,产生的拉力也跟着增加,该桨叶向上挥舞的高度也增大。结果,各个叶片梢(叶端)运动轨迹构成的叶端轨迹平面或旋翼锥体,将向飞行前进方向倾斜,旋翼产生的总拉力也跟着向前倾斜,旋翼总拉力的一个分量就成为向前飞行的拉力,从而实现了向前飞行。
2.5.2 直升机的构型变化直升机旋翼的旋转产生了升力的同时,空气对旋翼的反作用也形成了一个与旋翼旋转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矩,驱使直升机的机体反向旋转,这就是所谓的直升机力矩及力矩平衡问题。较早致力于力矩和力矩平衡方面研究的是德国人贝纳恩(B.R.Beenal)和阿赫班奇(Achenbach)。他们两人分别于1897年和1874年提出安装一个尾桨来平衡直升机旋翼产生的反向力矩的方案。通过安装尾桨,可产生一个平衡力矩,以抵消旋翼力矩,保证直升机的平衡飞行。实际上这就是后期发展成熟的单桨式直升机的萌芽。此后,许多直升机事业的先驱者都试图研究并解决飞行力矩问题,运用两个或更多的旋翼来克服飞行力矩,其原理是使这些旋翼以相反的方向旋转,使各自的飞行力矩彼此抵消保证平衡。探索的结果导致了直升机几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单桨式、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多桨式等的问世。 单桨式成为后来实用直升机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最早出现于1874年,是阿赫班奇设计的。这架水蒸气机驱动的直升机包含一个举力旋翼和一个推进式螺旋桨,一个方向舵和一个尾桨。这是用尾桨平衡直升机力矩的第一架直升机。共轴式结构是在同一个轴上安装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翼,这样两旋翼所产生的力矩就彼此抵消了。早期直升机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其最早的设计是布莱特于1859年作出的。由于动力的缘故,这架直升机没有进行过试验。早期取得一定成功的共轴式直升机是美国人埃米尔·贝林纳(E.Beliner)于1909年设计的。他的直升机安装了两台发动机,与共轴的旋翼相连。旋翼采用坚硬的木质桨叶,通过倾斜整个族翼及部分机身来达到控制。这架直升机成功地飞行了三次。
纵列式结构是通过沿身体前后排列的两个旋向相反的旋翼,来克服直升机的力矩的。1907年,法国人泡特·科努(P.Comu)制造了一个外形结构与纵列式结构非常相似的直升机,并成功地进行了—它行试验,但这种结构在早期发展的直升机中较多采用,主要原因是机身长,重心变化范围大,稳定性差。横列式结构是通过沿机体横向左右排列的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翼来克服直升机力矩的。这种结构的直升机最早出现在1908年与1909年间,是由美国人贝林纳设计制造的。它将两个旋翼并排安装在机翼两端,通过倾斜整个旋翼及部分机身实现飞行控制。同样,这种结构形式后来也较少采用。多桨式结构一般用于大型直升机上,它运用三个或更多的旋翼。在早期的研究中,这种型式运用较多。法国的孔萨斯于1845年设计的直升机就是这种直升机最早的代表。它以蒸气机为动力,有一个主旋翼和两个分别用于控制和推进的副旋翼。由于这种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所以后来没有得到采用。2.5.3 旋翼机的飞行原理从外形看,旋翼机和直升机几乎一模一样:机身上方安装有大直径的旋翼,在飞行中靠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但是除去这些表面上的一致性,旋翼机和直升机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飞行器。 旋翼机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它除去旋翼外,还带有推进螺旋桨以提供前进的动力,有时也装有较小的机翼在飞行中提供部分升力。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在旋翼机飞行的过程中,由前方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是被动旋转;而直升机的旋翼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既能产生升力,又能提供飞行的动力,是主动旋转。在飞行中,旋翼机同直升机最明显的分别为:直升机的旋翼面向前倾斜,而旋翼机的旋翼则是向后倾斜的。由于旋翼机的旋翼为自转式,传递到机身上的扭矩很小,因此旋翼机无需单旋翼直升机那样的尾桨,但是一般装有尾翼,以控制飞行。 有的旋翼机在起飞时,旋翼也可通过“离合器”同发动机连接,靠发动机带动旋转而产生升力,这样可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等升空后再松开离合器随旋翼在空中自由旋转。 旋翼机飞行时,升力主要由旋翼产生,固定机翼仅提供部分升力。有的旋翼机甚至没有固定机翼,全部升力都靠旋翼产生。旋翼机的飞行原理和构造特点决定了它的速度慢、升限低、机动性能较差,但它也有着一些优点:(1)安全性较好;(2)振动和噪音小;(3)抗风能力较强。由于旋翼机的旋翼旋转的动力是由飞行器前进而获得,如果发动机在空中停车,旋翼机仍会靠惯性继续维持前飞,并逐渐减低速度和高度,高度下降的同时,自下而上的相对气流可以为维持旋翼的自转,从而提供升力。这样,旋翼机便可凭飞行员的操纵安全地滑翔降落。即使在飞行员不能操纵,旋翼机失去控制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较慢速度降落,因而是比较安全性的。当然,直升机也是具备自转下降安全着陆能力的。但它的旋翼需要从有动力状态过渡到自转状态,这个过渡要损失一定高度。如果飞行高度不够,那么直升机就可能来不及过渡而触地。旋翼机本身就是在自转状态下飞行的,不需要进行过渡,所以也就没有这种安全转换所需的高度约束。 由于旋翼机的旋翼是没有动力的,因此它没有由于动力驱动旋翼系统带来的较大的振动和噪音,也就不会因这种振动和噪音而使旋翼、机体等的使用寿命缩短或增加乘员的疲劳。旋翼机动力驱动螺旋桨对结构和乘员所造成的影响显然比直升机动力驱动旋翼要小得多。另外,旋翼机还有一个很可贵的特点,就是它的着陆滑跑距离大大短于起飞滑跑距离,甚至可以不需滑跑,就地着陆。旋翼机的抗风能力较高,而且在起飞时,风有利于旋翼的起动和加速旋转,可以缩短起飞滑跑的距离,当达到足够大的风速时,一般的旋翼机也可以垂直起飞。一般来说,旋翼机的抗风能力强于同量级的固定翼飞机,而大体与直升机的抗风能力相当,甚至“在湍流和大风中的飞行能力超出直升机的使用极限”。 旋翼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滑跑起飞的,这种比较简单,大多数旋翼机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可垂直起飞的,其起飞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带动力驱动它的旋翼;第二种是用预转旋翼并使其达到正常飞行转速的一定倍数,然后突然脱开离合器,同时使旋翼奖叶变距而得到较大的升力跳跃起飞;第三种则是由旋翼翼尖小火箭驱动旋翼旋转而提供升力来实现垂直起飞,这种垂直起飞的过程,一般是由自动程序控制来完成的。
第2个回答  2013-04-23
2.5 直升机与旋翼机的飞行原理 2.5.1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1. 概况与普通飞机相比,直升机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飞行原理上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它没有固定的机翼和尾翼,主要靠旋翼来产生气动力。这里所说的气动力既包括使机体悬停和举升的升力,也包括使机体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运动的驱动力。直升机旋翼的桨叶剖面由翼型构成,叶片平面形状细长,相当于一个大展弦比的梯形机翼,当它以一定迎角和速度相对于空气运动时,就产生了气动力。桨叶片的数量随着直升机的起飞重量而有所不同。重型直升机的起飞重量在20t以上,桨叶的数目通常为六片左右;而轻、小型直升机,起飞重量在1.5t以下,一般只有两片桨叶。直升机飞行的特点是:(1) 它能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要求较低;(2) 能够在空中悬停。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力,减缓下降趋势;(3) 可以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飞行速度较低,航程相对来说也较短。2. 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直升机旋翼绕旋翼转轴旋转时,每个叶片的工作类同于一个机翼。旋翼的截面形状是一个翼型,如图2.5.1所示。翼型弦线与垂直于桨毂旋转轴平面(称为桨毂 旋转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桨叶的安装角,以j表示,有时简称安装角或桨距。各片桨叶的桨距的平均值称为旋翼的总距。驾驶员通过直升机的操纵系统可以改变旋翼的总距和各片桨叶的桨距,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总距的变化范围约为2�0�2~14�0�2。
气流V与翼弦之间的夹角即为该剖面的迎角a。显然,沿半径方向每段叶片上产生的空气动力在桨轴方向上的分量将提供悬停时需要的升力;在旋转平面上的分量产生的阻力将由发动机所提供的功率来克服。 旋翼旋转时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矩,使直升机机身向旋翼旋转的反方向旋转。前面提到过,为了克服飞行力矩,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单桨式、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多桨式等。对于最常见的单桨式,需要靠尾桨旋转产生的拉力来平衡反作用力矩,维持机头的方向。使用脚蹬来调节尾桨的桨距,使尾桨拉力变大或变小,从而改变平衡力矩的大小,实现直升机机头转向(转弯)操纵。3. 直升机旋翼的操纵直升机的飞行控制与飞机的飞行控制不同,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是通过直升机旋翼的倾斜实现的。直升机的控制可分为垂直控制、方向控制、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等,而控制的方式都是通过旋翼实现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旋翼桨毂朝相应的方向倾斜,从而产生该方向上的升力的水平分量达到控制飞行方向的目的。直升机体放在地面时,旋翼受其本身重力作用而下垂。发动机开车后,旋翼开始旋转,桨叶向上抬,直观地看,形成一个倒立的锥体,称为旋翼锥体,同时在桨叶上产生向上的升力。随着旋翼转速的增加,升力逐渐增大。当升力超过重力时,直升机即铅垂上升(图2.5.2);若升力与重力平衡,则悬停于空中;若升力小于重力,则向下降落。旋转旋翼桨叶所产生的拉力和需要克服阻力产生的阻力力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旋翼的转速,而且取决于桨叶的桨距。从原理上讲,调节转速和桨距都可以调节拉力的大小。但是旋翼转速取决于发动机(通常用的是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主轴转速;而发动机转速有一个最有利的值,在这个转速附近工作时,发动机效率高,寿命长。因此,拉力的改变主要靠调节桨叶桨距来实现。但是,桨距变化将引起阻力力矩变化,所以,在调节桨距的同时还要调节发动机油门,保持转速尽量靠近最有利转速工作。直升机的平飞依靠升力倾斜所产生的水平分量来实现。例如,欲向前飞,需将驾驶杆向前推,经过操纵系统,自动倾斜器使旋翼各桨叶的桨距作周期性变化,从而改变旋翼的拉力方向,使旋翼锥体前倾,产生向前的拉力(图),将直升机拉向前进。
直升机的方向是靠尾桨控制的。欲使直升机改变方向,则需踩脚蹬,改变尾桨的桨距,使尾桨拉力变大或变小,从而改变平衡力矩的大小,实现机头指向的操纵。 通过与操纵系统的连接,旋翼叶片的桨距调节变化可以按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是各叶片同时增大或减小桨距(简称总距操纵,驾驶员通过总距操纵杆来操纵控制),从而产生直升机起飞、悬停、垂直上升或下降飞行所需要的拉力。第二种方式是周期性调节各个叶片的桨距(简称周期性桨距操纵)。比如打算前飞,就将驾驶杆向前推,推动旋转斜盘(也称自动斜倾器)倾斜,使各个叶片的桨距作周期变化。每个叶片转到前进方向时,它的桨距减小,产生的拉力也跟着下降,该桨叶向上挥舞的高度也减小;反之,当叶片转到后方时,它的桨距增大,产生的拉力也跟着增加,该桨叶向上挥舞的高度也增大。结果,各个叶片梢(叶端)运动轨迹构成的叶端轨迹平面或旋翼锥体,将向飞行前进方向倾斜,旋翼产生的总拉力也跟着向前倾斜,旋翼总拉力的一个分量就成为向前飞行的拉力,从而实现了向前飞行。
2.5.2 直升机的构型变化直升机旋翼的旋转产生了升力的同时,空气对旋翼的反作用也形成了一个与旋翼旋转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矩,驱使直升机的机体反向旋转,这就是所谓的直升机力矩及力矩平衡问题。较早致力于力矩和力矩平衡方面研究的是德国人贝纳恩(B.R.Beenal)和阿赫班奇(Achenbach)。他们两人分别于1897年和1874年提出安装一个尾桨来平衡直升机旋翼产生的反向力矩的方案。通过安装尾桨,可产生一个平衡力矩,以抵消旋翼力矩,保证直升机的平衡飞行。实际上这就是后期发展成熟的单桨式直升机的萌芽。此后,许多直升机事业的先驱者都试图研究并解决飞行力矩问题,运用两个或更多的旋翼来克服飞行力矩,其原理是使这些旋翼以相反的方向旋转,使各自的飞行力矩彼此抵消保证平衡。探索的结果导致了直升机几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单桨式、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多桨式等的问世。 单桨式成为后来实用直升机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最早出现于1874年,是阿赫班奇设计的。这架水蒸气机驱动的直升机包含一个举力旋翼和一个推进式螺旋桨,一个方向舵和一个尾桨。这是用尾桨平衡直升机力矩的第一架直升机。共轴式结构是在同一个轴上安装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翼,这样两旋翼所产生的力矩就彼此抵消了。早期直升机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其最早的设计是布莱特于1859年作出的。由于动力的缘故,这架直升机没有进行过试验。早期取得一定成功的共轴式直升机是美国人埃米尔·贝林纳(E.Beliner)于1909年设计的。他的直升机安装了两台发动机,与共轴的旋翼相连。旋翼采用坚硬的木质桨叶,通过倾斜整个族翼及部分机身来达到控制。这架直升机成功地飞行了三次。
纵列式结构是通过沿身体前后排列的两个旋向相反的旋翼,来克服直升机的力矩的。1907年,法国人泡特·科努(P.Comu)制造了一个外形结构与纵列式结构非常相似的直升机,并成功地进行了—它行试验,但这种结构在早期发展的直升机中较多采用,主要原因是机身长,重心变化范围大,稳定性差。横列式结构是通过沿机体横向左右排列的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旋翼来克服直升机力矩的。这种结构的直升机最早出现在1908年与1909年间,是由美国人贝林纳设计制造的。它将两个旋翼并排安装在机翼两端,通过倾斜整个旋翼及部分机身实现飞行控制。同样,这种结构形式后来也较少采用。多桨式结构一般用于大型直升机上,它运用三个或更多的旋翼。在早期的研究中,这种型式运用较多。法国的孔萨斯于1845年设计的直升机就是这种直升机最早的代表。它以蒸气机为动力,有一个主旋翼和两个分别用于控制和推进的副旋翼。由于这种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所以后来没有得到采用。2.5.3 旋翼机的飞行原理从外形看,旋翼机和直升机几乎一模一样:机身上方安装有大直径的旋翼,在飞行中靠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但是除去这些表面上的一致性,旋翼机和直升机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飞行器。 旋翼机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它除去旋翼外,还带有推进螺旋桨以提供前进的动力,有时也装有较小的机翼在飞行中提供部分升力。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在旋翼机飞行的过程中,由前方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是被动旋转;而直升机的旋翼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既能产生升力,又能提供飞行的动力,是主动旋转。在飞行中,旋翼机同直升机最明显的分别为:直升机的旋翼面向前倾斜,而旋翼机的旋翼则是向后倾斜的。由于旋翼机的旋翼为自转式,传递到机身上的扭矩很小,因此旋翼机无需单旋翼直升机那样的尾桨,但是一般装有尾翼,以控制飞行。 有的旋翼机在起飞时,旋翼也可通过“离合器”同发动机连接,靠发动机带动旋转而产生升力,这样可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等升空后再松开离合器随旋翼在空中自由旋转。 旋翼机飞行时,升力主要由旋翼产生,固定机翼仅提供部分升力。有的旋翼机甚至没有固定机翼,全部升力都靠旋翼产生。旋翼机的飞行原理和构造特点决定了它的速度慢、升限低、机动性能较差,但它也有着一些优点:(1)安全性较好;(2)振动和噪音小;(3)抗风能力较强。由于旋翼机的旋翼旋转的动力是由飞行器前进而获得,如果发动机在空中停车,旋翼机仍会靠惯性继续维持前飞,并逐渐减低速度和高度,高度下降的同时,自下而上的相对气流可以为维持旋翼的自转,从而提供升力。这样,旋翼机便可凭飞行员的操纵安全地滑翔降落。即使在飞行员不能操纵,旋翼机失去控制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较慢速度降落,因而是比较安全性的。当然,直升机也是具备自转下降安全着陆能力的。但它的旋翼需要从有动力状态过渡到自转状态,这个过渡要损失一定高度。如果飞行高度不够,那么直升机就可能来不及过渡而触地。旋翼机本身就是在自转状态下飞行的,不需要进行过渡,所以也就没有这种安全转换所需的高度约束。 由于旋翼机的旋翼是没有动力的,因此它没有由于动力驱动旋翼系统带来的较大的振动和噪音,也就不会因这种振动和噪音而使旋翼、机体等的使用寿命缩短或增加乘员的疲劳。旋翼机动力驱动螺旋桨对结构和乘员所造成的影响显然比直升机动力驱动旋翼要小得多。另外,旋翼机还有一个很可贵的特点,就是它的着陆滑跑距离大大短于起飞滑跑距离,甚至可以不需滑跑,就地着陆。旋翼机的抗风能力较高,而且在起飞时,风有利于旋翼的起动和加速旋转,可以缩短起飞滑跑的距离,当达到足够大的风速时,一般的旋翼机也可以垂直起飞。一般来说,旋翼机的抗风能力强于同量级的固定翼飞机,而大体与直升机的抗风能力相当,甚至“在湍流和大风中的飞行能力超出直升机的使用极限”。 旋翼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滑跑起飞的,这种比较简单,大多数旋翼机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可垂直起飞的,其起飞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带动力驱动它的旋翼;第二种是用预转旋翼并使其达到正常飞行转速的一定倍数,然后突然脱开离合器,同时使旋翼奖叶变距而得到较大的升力跳跃起飞;第三种则是由旋翼翼尖小火箭驱动旋翼旋转而提供升力来实现垂直起飞,这种垂直起飞的过程,一般是由自动程序控制来完成的。
第3个回答  2018-03-31

直升飞机飞行及前进转弯的原理是:靠旋翼来产生气动力。

直升机旋翼的桨叶剖面由翼型构成,叶片平面形状细长,相当于一个大展弦比的梯形机翼,当它以一定迎角和速度相对于空气运动时,就产生了气动力,桨叶片的数量随着直升机的起飞重量而有所不同。

重型直升机的起飞重量在20t以上,桨叶的数目通常为六片左右;而轻、小型直升机,起飞重量在1.5t以下,一般只有两片桨叶。

旋翼旋转时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矩,使直升机机身向旋翼旋转的反方向旋转,为了克服飞行力矩,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单桨式、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多桨式等,对于最常见的单桨式,需要靠尾桨旋转产生的拉力来平衡反作用力矩,维持机头的方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4-23

前进时飞机前倾,依靠螺旋桨浆叶的轴向调节来实现,尾部小桨,提供平衡主螺旋桨旋转时带动机体旋转的力,它的转速快慢可以调节机体方向。平移也是主螺旋桨根部的动作实现的。

 

可以的话去借这本书看看

直升飞机飞行原理及前进、转弯?
直升飞机飞行及前进转弯的原理是:靠旋翼来产生气动力。 直升机旋翼的桨叶剖面由翼型构成,叶片平面形状细长,相当于一个大展弦比的梯形机翼,当它以一定迎角和速度相对于空气运动时,就产生了气动力,桨叶片的数量随着直升机的起飞重量而有所不同。 重型直升机的起飞重量在20t以上,桨叶的数目通常为六片左右;而轻、小型...

直升飞机 飞行 原理?
2. 直升机向前飞行是通过操纵杆改变各桨叶的角度,以一定规律产生拉力,使旋翼相对于旋转轴向前倾斜,从而推动直升机前进。同理,直升机向左或向右飞行也是基于这一原理。3. 改变直升机的飞行方向时,主要依靠尾旋翼的可变角度或产生的力来平衡。由于主旋翼的旋转,机身会产生扭力,导致机身不断旋转,影响...

直升飞机 飞行 原理?
直升机原理:1、直升机维持飞行的动力,来自于其不断旋转的旋翼。主旋翼桨叶转动时会产生与空气相对的上升气流,自然形成上升力。再利用旋翼的旋转速度与各桨叶的角度变换,致使飞机完成起飞、升高、降落等多种不同的飞行动作。2、直升机向前飞行,是操纵遥控杆使各桨叶的角度在不同位置时按一定规率化,...

直升机是怎样前行的
1. 直升机前行的原理是通过操纵系统的自动倾斜器,使旋翼的桨叶桨距周期性变化,进而改变旋翼的拉力方向。这种调整使得旋翼锥体前倾,从而产生向前的拉力,推动直升机前进。2. 直升机的飞行控制与飞机的飞行控制存在差异。直升机的飞行控制主要是通过旋翼的倾斜来实现的。这种控制方式涉及到垂直控制、方向控制...

飞机到底是怎么飞起来的?怎么上升,怎么直行,拐弯是什么原理?
发动机带动飞机前进的时候,机翼切割空气产生机身上方的负压气体,机翼下方便有了向上的升力,飞机机翼在不断用下方的高压气体填补机翼上方的低压气体的时候,就带动着机翼和整个机体向上升了。转弯与否是垂直尾翼的功劳,当垂直尾翼处于正中的时候,飞机左右气流平衡,所以一直保持直线运动。当飞机要转向的时候...

直升机是怎么实现前进和后退的?以及如何平衡叶片的反作用力
若前推周期变距杆,旋翼桨盘就会前倾,其升力的水平分力就会驱动直升机向前飞行;同理,向后拉杆,直升机就会作倒退飞行;向左或向右压杆,直升机则会向左或向右侧飞。蹬脚蹬改变尾桨拉力的大小,便可使直升机绕立轴运动,从而实现航向操纵。操纵原理 在旋翼不倾斜时,即旋翼桨盘(旋翼桨叶旋转形成的...

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是水平的,它是如何向前行驶的?
这是由于在螺旋桨旋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向上的动力,也因为在直升机当中有一个倾斜盘的结构,就可以通过倾斜的方式来改变直升机的飞行方向,就可以推动直升机向前行驶。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是什么?
使产生的升力小于飞机的重量,直升机就会凭着自己的重量徐徐下降。使人感兴趣的是,旋翼还能前、后、左、右倾斜。如果向前倾斜,它就会产生一个推着飞机向前飞行的力,于是直升机就向前飞行了。同样道理,旋翼向后、向左、向右倾斜,直升机就能跟着向后、左、右方飞行,操作也很灵便。

直升机飞行原理
左边力小那么直升机应该向左飞,但是旋转的旋翼遵循陀螺效应,要顺时针转过90度产生效果,所以旋翼变成6点方向的力大于12点方向,所以直升机向前飞。其他方向同理。3、双旋翼直升机有两种,一种是共轴双旋翼,即两个旋翼同一个轴心,如俄国生产的卡-27直升机等;另一种是分轴双旋翼,即两个旋翼分开...

问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机的知道的讲哦!!!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主要基于主旋翼和尾桨的协同作用。在单旋翼尾桨布局的直升机上,主旋翼每一片叶片产生升力,这些升力合力作用在主桨毂上。通过自动倾斜器的调整,升力合力的方向可被改变,实现飞机的飞行姿态控制。在前推周期变矩杆时,自动倾斜器使桨盘前倾,升力合力产生向前的倾斜分力,形成前进动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