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问:材料反映了哪次变法事件?
这次变法发生于哪年?“商君”指的是谁?
写出“内力法度”的主要内容?
1.商鞅变法
2.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君是商鞅
3.
七年级历史题 材料题
1.商鞅变法2.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君是商鞅3.经济措施1.废井田 开阡陌2.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政治措施1.建立军功爵制2.治国策略(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初中历史材料题
废宰相、由各府各部处理大事,互相制衡,再由朝廷作总决定。(3)唐太宗侧重分工,集体智慧,避免君主过分独裁而作出错误决定;但历史上也确有宰相弄权。明太祖总结了历史经验,侧重政府部门之间互相制衡,但却造成君主过分专权。
七年级下历史材料题给我份
9.材料一: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问题:⑴材料一中的“郑君”指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初中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
历史材料题目
1,七处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应该改为春秋时期;调和应该改为对立;王道应该改为仁政;完全一致应该改为不完全一致;“性善论”应该改为“性恶论” ;“休养生息”应该改为强化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应该改为天人感应。2,最恰当的表述应该是:儒家思想的演变。3,现实社会中儒家思想的价值:孔子 “仁”的...
一道初中历史材料题、
1、正确。从清朝皇帝的角度出发,康熙认为郑氏属于前朝余孽;但从民族利益出发,郑氏又是民族英雄,收复台湾。2、三藩之乱平定,最大的隐患移除,台湾的统一势在必行
初中历史材料题
(1)材料一歌颂的是轩辕黄帝,材料二歌颂的是大禹。(2)材料一的“我”也就是黄帝还有贡献是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用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等。(3)材料二大禹的最典型故事就是“...
初一下册历史材料题
⑴ 煤炭 宋朝时期人民普遍使用煤炭做燃料。⑵ 占城稻的推广使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粮食的主要供应地,宋朝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南方。⑶ 经济重心南移。⑷ 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增加了南方人口也就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江南气候湿润,土地肥沃...
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题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题训练:第1题 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 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 谚语 。——...
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1、阅读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连接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