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之中国,教育模式必须由单一向多元立体转化,这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平民教育或精英教育,常规教育或特殊教育,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或综合教育,传统在校教育或网络远程教育,都应该并行发展。 并行发展,并非说是一锅没有主辅之别的“大杂烩”。下面就将对以上几组范畴分别进行阐述。 一、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 昔日中国的教育史严格说来是一部精英教育史,不能否认这种精雕细琢的教育体制的确造就了一批文化精英,然而也因其巨大的内倾和封闭性剥夺甚至扼杀了更多民众成为“精英”的可能性,在少数“精英”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无知和愚昧,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整体架构的严重失衡。怎样矫正这倾斜之塔,平民教育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之下开出的一剂药方。 教育模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精英教育如果说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殖民半殖民社会甚至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期还有用武之地的话,那么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则是断然行不通的,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则更是同全民皆学,与时俱进的精神格格不入。 在更替动荡的历史时期、在低层次的社会体制下可以侧重于精英教育;而在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下,以平民教育为主,精英教育为辅,其它教育形式兼容并存的格局才是阳关正途。 二、常规教育和特殊教育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机构提供的最主要的教育模式是常规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模式的绝对主角,居于从属配角地位的其它教育模式则先天发育不良。教育模式的单一性使中国的现行教育裹足不前。 诚然,常规教育在大批量生产人才方面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所显出的过分追求完美的倾向以及对个体个性的漠视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常规教育以应试为考核手段,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评价标准,以培养“全才”为最高目标。“三好学生”遂成为这种价值评价体系下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三好”故然最好,然而果然是“三好”吗?何者为“好”?这本是见仁见智,自然众说纷纭,更难以量化。一定要将之量化,就只好将“德、智、体”三好集于一点即“智”上,百分制简化并决定了一切,高分即等于“三好”,学校、学生、家长皆大欢喜。就在这一片和声里,一大批“多才多艺”却无一专精的庸才出炉了;就在这一片和声里,韩寒发出了异议:把“全才”的“全”字下面的“王”去掉,我要做人才!异声是微弱且逆耳的,却往往也是清醒与理性的代言。它冲破了人云亦云的樊篱,必将别开洞天。常规教育的真正使命乃是培养学而能思、学而能行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特殊教育由于长时期被忽略不计,作为常规教育的必要补充形式是一块亟待填补的巨大空白,也是“因材施教”的最佳注脚。从狭义来理解特殊教育,似乎是给在身心方面有缺陷和病态的孩子施行的教育。我所说的特殊教育是广义的,即除狭义所包括的群体之外,更包括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或超常潜能的孩子,据其实际情况给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人本主义在这一教育领域内得到最大的体现。怎样引导和发掘这群特殊孩子的最大的潜能,给他们营造最宽松的外部环境,提供最广阔的空间和自由,从而使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是教育家和为人师表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也就是必要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九年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三个阶段。所跨年限至少十五载,已远远超过古时读书人的“十年寒窗”。长时性也间接引发了基础教育入学低龄化的现象。目前的中国尤其是农村,大多数人的读书生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划上了句号,而终与高等教育无缘。这现状的背后是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因素的综合,一言难尽,瞬时亦不可解,然而却必须正视。以我的管窥之见,大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城乡经济基础的不平衡引致上层建筑的失衡,波及教育,换言之就是国民收入相对较低使教育支出显得相对高昂,简言之也就是贫困(这一点在农村尤其贫困地区特别突出)。2、高考制的封闭性。3、能够提供的硬件设施(包括高等院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4、办学模式的相对单一化(高等院校以国家办学为主,社会办学法制的尚未健全以及政策上的支持不足使民办私立办学还有后顾之忧)。 高等教育阶段才是充分教育阶段,一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均素质和整体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而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显然还大有文章可做,扩招应该就属“文章”之一吧,但未免做得被动了些。 在此要说点题外话,今年政府扩招研究生至九十四点五万人。人数增加是好事,但激增就有反常之象了。这里不是要指责政府不该扩招,就象我不能指责发明立交桥的人解决车流量大的问题一样。但人才毕竟不是汽车,扩招也不能根本解决考生增加的问题。所以,教育界的权威们是不是应该转变一下思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或能应一时之急,但总不及釜底抽薪来得完全彻底。升本考研的人数为什么会激增?这背后的原因我想才是要抽的“薪”,当治的本吧。 四、职业教育和综合教育 职业教育又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近现代才兴起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早在1917年,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人在上海发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由此成为开创和探索中国职业教育之路的起点。我以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大应用成果就是职业教育。 随着中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进程,职业教育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之后最迫切需要发展的教育模式之一。它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有望成为与非职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一匹黑马,前景可观。 近年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已经开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开始注重职业教育和工业化相结合,职业学校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把人才的培养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的放矢,在人才就业方面,人才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感大大提高,《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国家政策的推动都促使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循环。但人文精神的缺失却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硬伤。和非职业高等教育学生“有素质,缺能力”相反,职业教育学生多为“有能力,缺素质”。这一点,是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特别注意的。 综合教育在知识体系和架构的系统和完善方面无疑功不可没。这一教育模式通常在小学至高中(不包括非职业高中)阶段采用。而大学阶段的专业局限性以及过分细化的专业划分则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综合性”,从而把专业性与综合性完全对立起来。而综合教育则因为不能深入更高的教育层次,而显得“青涩”。怎样把专业性和综合性统一起来,怎样把综合教育引向更高层次,是摆在教育家面前的一大课题。 五、传统在校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 这二者实在是历史感与现代性的遥相呼应,形成旧与新的鲜明对比。从孔子创办私学迄今已是数千年沧桑,叫人如何不感喟逝水流年,匆匆不歇。学校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传播文明与文化的中转站。从此一站至彼一站的连续动作,文明的地铁也就得以穿越时空由起点驶向无终的终点,文明的炬火也就得以长明不熄、星火燎原。 学校因其所肩负的特殊的文化使命而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象征符号和人文景观。传统的在校教育作为一种历时悠久,普遍推行的教育模式已深入民心。尤其从“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来看,学校的群体生活对于学生的集体意识、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知识爆炸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全民求知欲的提高,在校教育因其在硬件设施上的供不应求,空间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水平的良莠不齐等弊端也日益凸显。随着网络电子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多媒体远程教育成为现代社会又一支异军突起的教育模式。网络多媒体教育具有许多传统在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诸如大幅度节约教育成本,最大化的打破时空局限,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更为直观、及时,互动性增强等等。这对于传统在校教育无疑具有颠覆性的革新意义,并将成为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带来知识全球化的壮观景象,从而极大推动全人类的文明进程。全民皆学不再是梦想;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学校,一间巨大的教室将不再是梦想。 由此可以预见,这二者在未来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六、结语 以上分别从五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大致梳理了一下中国现行教育模式的脉络,最后还想提到的一点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以及自学成材。如果说前面所说是笼统的方式,那么这三点就是具体的宗旨和途径了。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终其一生是教育的时限,自主自愿学习则是超越各种客观模式的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教育模式。 愿中国的教育早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之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