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图1 对象与背景
如果你以黑色为背景,你会看到白色的柱状物,反之,你则看到几个人物。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见图1)。什么样的事物容易被人们选择为知觉对象呢?凡是能引起注意的对象,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易于成为知觉对象。在同一场合下,人们可以有共同的知觉对象,也可以有不同的知觉对象。前者是由客体的特性以及人们的共同目的任务、兴趣爱好等引起。如,老师讲课时要求学生注意黑板上的挂图,挂图就成为学生的知觉对象,而黑板上的板书就成为背景。后者是由人们不同的需要、兴趣、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等引起。如,让具有不同爱好、不同经验的人进教室,会各有不同的知觉对象。爱种花的人会知觉盆景,擅长书法的人会注意墙上的条幅,搞宣传的人会把墙报、黑板报作为知觉对象。
在小学的日常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觉寻找恰当的知觉对象的能力有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形成全班学生共同的知觉对象。如在运用直观教具时,突出知觉对象,淡化背景。凡属两可图式的图片(如图2既可知觉为兔子,又可知觉为鸭子)和教具应避免使用。在讲述中,教师的形象化语言应集中使用在对象部分,对背景部分要尽量淡化。
图2 两可图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3中,白背景中的白色三角形和黑背景中的黑色三角形,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知觉的,尽管背景图形似乎支离破碎,但构成的却是一个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不是各部分的机械堆砌,对一个事物的知觉取决于它的关键性的强的部分,非关键性的弱的部分一般被掩蔽。如一首歌,无论是男高音唱,还是女高音唱,是童声唱,还是老人唱,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同一首歌;一旦改变其旋律或歌词,就会成为另一首歌。在这里,不同的音色、音调不是决定一首歌的关键性的部分,只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才是决定一首歌的根本因素。人们怎样才能从诸多的属性中识别关键性的部分,从而准确把握知觉对象呢?这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识别出事物的关键性特征,从而精确地把握知觉对象。小学生知识经验有限,为提高他们知觉效能,教师应指点他们在观察事物时,把注意力放在事物关键性的特征上。例如,对三角形的认识,其关键部分就是有三条边构成三个角,其他都不影响对三角形的知觉。
图3 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对知觉对象理解情况与知觉者的知识经验直接有关。例如,对一张X光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无法从中得到具体信息的,而放射科医师就能从x光片中看出身体某部分的病变情况。小学生既缺乏知识经验,又不会自觉地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要使小学生对知觉对象有较好的理解,有新的理解,教师就要用言语启发、指导学生提取出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提供线索,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觉到的信息,形成新的知觉模式。如当学生第一次遇到要他计算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时,往往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若此时教师在图形上添上几根辅助线,学生即刻会转忧为喜,高兴地说:“我会了,我会了,这不是几个几何图形的联合体吗!”这种新的知觉模式的建立,使学生有关求几何图形面积的原有知识派上了用场。现在,你不妨看看图4,你看懂了吗?
图4 你看见了什么?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如,阳光照射下的白色墙壁与阴影中的角落,其反射出来的亮度差别很大,但人们却把它们感知成亮度相等的白色,。这是亮度恒常性。学生坐在第一排座位上看老师与坐在最后一排座位上看老师,老师在他们视网膜上的像大小不一,但学生总是把老师看成具有特定大小的形象,这就是大小恒常性。无论你在教室的哪个地方看教室的门,也无论教室的门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你总把教室的门看成是矩形的,这就是形状恒常性。恒常性使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始终保持对事物本来面貌的认识,保证了知觉的精确性。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shuku/shuku15/shuku20/200401/t20040115_75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