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既有形象上的对应,又有结构上的对应。形象上的对应是由词语实现的,结构上的对应是由句子实现的。因为其同形同构所以语言能够表达思想和世界。找找吧 《逻辑哲学论》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Ludwing)在其一生中出版的唯一的书籍篇幅的著作。本书是在他在1918年第...
如何理解哲学家说的“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他在《逻辑哲学论》提到:“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从能思维的人的角度这无疑是对的。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哲学有一个语言学或者符号学上的转向。人对世界的认识必然依赖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而思维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概念则必需有一个语言印象和他对应。所以语言既是人认识世界...
《逻辑哲学论》中语言与世界的关系
他阐述了一个有雄心的计划来识别在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清晰的说出“逻辑上完美的语言的条件”来定义哲学的界限(Russell, p. 8 in the C. K. Ogden Translation)。它的目标是能完善伯特兰·罗素早年的逻辑原子论哲学的一个哲学系统。本书的结尾有些令人惊讶,达成了关于哲学的有点激烈的结论。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导读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集中探讨了世界、思想与语言三个核心主题。首先,世界被视为由独立存在的对象构成的事实集合,其基本属性决定了世界的基本结构。思想作为事实的逻辑映射,通过逻辑图像论揭示了思想如何描绘现实。语言则是思想的表达工具,与思想之间存在同构的命名关系,它不仅反映现实,还涵盖了逻...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怎么理解?
首先,我们知道,维特根斯坦有一个图式理论.也就是说,语言(逻辑)和世界是同构的关系.世界是事实的总和.对应于语言就是命题的总和.一般认为在命题里,最基本的单位就是词,词和词构成命题.因此有人就认为世界是事物的总和.但是,在罗素那里,已经提出了摹状词理论,也就是说,一个词,其实暗含了一个存在命题...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指出了《逻辑哲学论》中的那些错误?
《逻辑哲学论》里持有的观点是,对语言存在一种根本的分析方式,语言存在一种根本的形式,即逻辑形式。这种方式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语言问题,而哲学问题实际上就是语言问题。语言和现实的接触就是一条线的相切方式,这条线叫做简单命题,它无法被分析,因此是逻辑上的一种假设。后期维特根斯坦放弃了逻辑...
《逻辑哲学论》原文及摘要
逻辑命题,尽管看似无实际内容,但它们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自证其真且平等无分初始和派生。逻辑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反映先验的真理。例如,逻辑命题的重言式性质,它们在形式上平等,但并不包含超出语言范围的内容。《逻辑哲学论》深入探讨了逻辑命题与世界的关系,提出命题的意义在于它们描述的事实与逻辑结构...
逻辑哲学论(3)
而非命题的某个起始部分。综上所述,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深入探讨了语言、思想与实在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了命题作为对实在的图像在逻辑、意义与真值方面的角色。通过逻辑批判与语言的创造过程,维特根斯坦揭示了哲学问题中的无意义性,并强调了命题在表述与理解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
急求!关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问题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氏主张,语言与世界之间存在相对应的结构,命题是实在的逻辑图像。这一关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常被简称为“同构论”和“图像论“。维氏的“同构论”和“图像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内容。(一)宏观方面1、基本观点从宏观方面来说,维特根斯坦主张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语言是命题的总体...
句子的结构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构建了“世界—事实—思想—句子”的逻辑路线,即从世界出发,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是事实的总和;事实在人脑中的反应就是思想,思想又是有意义的句子。因此,要完美表达内容、主题和思想,掌握好句子是必须的。句子的分类 句子可以按目的或语气,分成两个大类。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