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年级下册中第一课 文言文两则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如题所述

《两小儿辩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得到的结论便不同。这正象我们以前学的课文《画桃》一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桃子,桃的形状就不同。

《学奕》: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这样才能学业有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4
第一个 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认真 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不能半途而废,如果不这样的话将会一事无成。
第二个 告诉我们要像文中那两个小孩样大胆推测,也要向孔子那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能不懂装懂。
第2个回答  2012-02-11
学弈: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两小儿辩日:知识学无止尽,不迷信权威。对自己不知道的事不妄加推断,要实事求是。信我,我们刚教完。
第3个回答  2012-02-07
是青蛙想吃天鹅肉
第4个回答  2012-02-13
《学奕》 《两小儿辩日》是这俩吗?
第5个回答  2012-02-15
学奕: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实事求是。伟大的人也有不知道的。这并不丢人。专家只能是一方面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全面的专家 两个小孩子,是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一个是根据太阳的大小,另一个是根据太阳离地面的高度,冷热温度。

从六年级下册中第一课 文言文两则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奕》: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这样才能学业有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悟出了什么道理
一篇是《学弈》另一篇是《两小儿辩日》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悟出了什么道理
《告子》一文: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人的智商的高低不能仅仅凭借学习成绩来定断,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是否专心致志,用功学习。从而教导人们做事应当专心。《两小儿辩日》: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而将世界变化的某一个方面做为衡量这个世界的标准是不对的。早时的太阳因为雾气产生...

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学弈)读后感和体会。
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求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文言文两则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文言文两则。这第一则文言文是:学弈,它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

文言文两则联系生活实际你能
1.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这两个故事中悟出什 《学奕》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生活中,我们学习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这样才能学到知识、学到本领,才能获得成功。《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1.世界非常大,生活中的学问也有很多,不可能...

六年级下册课文《文言文两则》
这两则文言文是《学奕》和《两小儿辩日》。《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的道理是什么
现在通行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为《文言文两则》,两个篇目分别是《学奕》和《两小儿辩日》。《学奕》节选于《孟子·告子》,通过讲述奕秋教导两个人学围棋的故事,说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同一件事,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并告诫学子应在学习时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两则人生哲理
6. 文言文两则你悟出什么道理200字 学弈:作甚麽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用心思考,不要三心二意,如果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时间也花了,却一无所获。 两小儿辩日: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学习是无止境的.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

六下语文第一课中的文言文的一思
课程内容:《文言文两则》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