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王导传的翻译,急需

王导,字茂弘······君臣之礼始定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司空刘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琊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现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讲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晋书?王导传》卷六五)

[注]①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他得到晋悯帝被俘的消息后,先自称晋王,第二年改称皇帝。东晋王朝从此建立。选文记载他称帝前初到江东的情况。②吴会:地名。

习题检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潜有兴复之志 潜:暗地里

B. 帝亦雅相器重 雅:很

C. 宜有以匡济者 匡:辅助

D. 皆江南之望 望:声望

2.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军谋密策,(帝)知无不为

B. 及(导)徙镇建康,吴人不附

C. 导因讲计(于)(纪瞻、顾荣)曰

D. 自此之后,(各地)渐相崇奉

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陈留名士张公看到十四岁的王导后,便对王导的同胞兄长王敦说,这个孩子是个做将相的人才。

B. 王导不愧是一代名臣,他对司马睿提出了要尊先贤、问风俗、重谦虚、招俊杰、得民心。这是稳定时局、开创大业的五大法宝。

C. 江东士族起初看不起司马睿,态度非常冷淡,后来看到他亲观祭祀时,那隆重的仪仗,威整的行列,都惊惧不已,于是纷纷前来投靠。

D. 西晋末年,天下纷乱,王导审时度势,决心辅佐司马睿,兴复晋堂。凡军国大计,他都积极筹划,司马睿也把他当成知交,对他言听计从,当即付诸行动。

参考答案:

1. D.(望:应解释为“有名望的人”)

2. D.(A. 王导。B. 帝。C. 于、帝)

3. B.(A. 王敦是王导的堂兄。C. 江南土族纷纷投靠元帝是在王导受命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之后。D.“当即”有误,“导每劝令之国”中的“每”证明并非“当即”)

参考译文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父亲名王裁,官至镇军司马。王导年幼时就有风度,有远见。十四岁时,陈留名士张公见到他十分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看这个孩子的相貌心志,是做将相的人才。”最初王导承袭祖上的爵位。不久司空刘宴引荐他做东阁祭酒,升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他均未赴任。而后做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当时晋元帝还是琅琊王,与王导一向亲密友善。王导看到天下已经大乱,便全力拥戴(琅琊王),暗自立下复兴(晋室)的心志。晋元帝对他也很器重,志趣相投如挚友,元帝在洛阳时,王导时常劝他到自己的封国去。及至元帝出镇下邳,就请王导做安东司马,凡军国大计,王导都积极筹画。元帝刚出镇建康时,吴人不相依附,过了一个多月,仍没有士人百姓前去拜望,王导为此深感忧虑。待王敦来朝见,王导对他说:“琅琊王仁德虽然厚重,但名望还轻。兄长在此早已声名大振,应该

想办法匡济时局。“到了三月上巳节,元帝亲自前去观看修禊仪式,一路乘坐肩舆,威仪齐备。王敦、王导以及众名臣骏将也都骑马护行。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一带名望极高的人,他们私下前去观望,看到这种场面,都十分吃惊,于是一起在路旁迎拜。王导于是又向元帝献计说:”古代凡是能够称王天下的,没有不礼遇遗老贤才,存问风土人情,虚心坦诚,以便招揽天下俊杰的。更何况现在天下大乱,国土分裂,我们立国的大业尚在初创,当务之急在于取得民心啊!顾荣、贺循二位是当地的土族首领,不如将他们吸引过来以便广收人心。他们二位一来,其他人便没有不来的了。“元帝于是派王导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他们两人也就奉命前来朝见元帝,因此吴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民心归附。从此之后,各地相继尊奉元帝,开始有了君王与臣子的礼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求《晋书 王导传》的译文,多谢!
王导字茂弘,是光禄大夫王览的孙子。王导父亲王裁,作镇军司马。王导年少时风度气质出众,才识高,抱负远大。十四岁的时候,陈留那一姓张的名士见到他后感到惊异,对王导的堂兄王敦说:“看这少年的容貌志气,是个做将相的人。”当时元帝司马睿为琅邪王,和王导平日关系友善亲密。王导知道天下已乱,于...

晋书 王导传的翻译,急需
后参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琊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

跪求大神帮忙翻译中国历史文选晋书王导传(自于时军旅不...
回答:出自《晋书》卷六十五,列传三十五《王导传》: 于时军旅不息,学校未修,导上书曰:   “夫风化之本在于正人伦,人伦之正存乎设庠序。庠序设,五教明,德礼洽通,彝伦攸叙,而有耻且格,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顺,而君臣之义固矣。《易》所谓“正家而天下定”者也。故圣王蒙以养正,少而...

古之王者,莫不宾礼顾老,虚已倾心,以招俊义
出处:《晋书·王导传》原文: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翻译:王导因而献计说:“古代为帝王的,没有不以宾客之礼对待故老,关怀...

风景不殊 举目有江河之异 翻译
出自: 晋·王隐《晋书·王导传》。原文如下: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白话文:渡过长江的各位人士,每遇到美好的日子,就互相邀请在新亭这个地方聚集,就着美丽的花朵,边赏花边饮酒作乐。周候在中间坐着,叹道:“...

文言文翻译,司徒王导深器之,……辟为掾翻译
司徒王导非常器重他,把他和(竹林七贤中的)王戎相相提并论,常常称呼他为“小安丰(王戎封安丰县侯)”,还任命他做自己的佐官。

求文言文翻译,在线等,急急急! 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
文意翻译:此时,荆州、扬州社会安定,人口众多而富足,王导处理政事,务求清静安民,经常劝导元帝司马睿率先垂范励精图治,自己一心辅助君王,安宁国家。从此王导更受司马睿器重,两人感情日益深厚,朝野上下为之倾心,称王导为“仲父”。随着晋王室东渡的士族人物,每到闲暇时,就相约来新亭这个地方饮宴...

晋书王导传翻译
翻译为:When the royal family were my best, recover Divine, how to weep for Chu prisoners relative evil!希望对你有帮助。

魏晋时期王谢两大世家的资料
王导精通围棋之艺,在家常与儿子王悦、王恬等以下围棋为乐。《晋书-王导传》载:“导子悦,弱冠有高名,事亲色养,导甚爱之。导尝共悦弈棋,争道,导笑曰:“相与有瓜葛,那得为尔邪!!”……恬字敬豫,……多技艺,善弈棋,为中兴第一。写道王导曾在家里与儿子王悦下棋,为局中之变化而...

宜有以匡济者 怎么翻译
这句话出自《晋书.王导传》,意思是:想办法匡济时局。可以翻译为:Should have to save the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