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从来不是三国的主角?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体。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这样一个英雄,为什么从来不是《三国》的主角?
以前的作品,以《三国演义》为代表,都是“拥刘贬曹”,刘备是主角;这几年曹操的形象开始好转,成为“三国第一人”。为什么孙权总是坐冷板凳?

孙权确实了不起,但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和关羽。

在魏、蜀、吴“三巨头”中,孙权比较特别。曹操和刘备的基业是自己开创的,他们的江山也是自己打下的,孙权却是接班人。不过,在所有的接班人当中,孙权又最突出。曹丕只不过为父亲开创的“帝业”完成了加冕典礼,刘禅则连守住那一份家业都没能做到。只有孙权,将父兄未竟的“霸业”发展成为“帝业”。

孙权也让人羡慕。曹操南征北战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从一无所有发展到半壁江山。刘备颠沛流离吃尽苦头,好不容易才从寄人篱下发展到偏霸一方。孙权倒好,年纪轻轻,还未成年,就接手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业。而且,就在他惊魂未定一筹莫展时,张昭和周瑜,这两个孙策时代的旧臣老将,就像两根擎天大柱,为他撑起了即将塌陷的天空。然后是鲁肃、吕蒙、陆逊、顾雍,前赴后继,际会风云。孙权甚至用不着像曹操和刘备那样,差不多每次战争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亲临前线。许多时候, 比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他都只要坐镇后方遥控指挥就行了。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孙权有福气,周泽雄先生甚至称他为“福帅”。

孙权绝对不简单。实际上,曹操是很看重他这个对手的。他攻打孙权的次数,远远超过打刘备。就连赤壁之战,战书也下给孙权,说是“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更不用说他还有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那么,孙权为什么给人印象不深呢?或者像楼主说的“从来不是三国的主角”?

这个也有多种原因。

首先,他不像曹操那样亲临一线、出生入死。孙权的“领导方式”,基本上是当“甩手掌柜”。事情,都交给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他们去做。这就很难有什么“突出表现”和“光辉业绩”。
其次,他也不像刘备那样命运多舛、曲折坎坷,很难博得看客的同情。相反,他斩杀“武圣”关羽,令看客不爽。
第三,历史上的正统之争,是在曹、刘之间。无论以谁为正统,都没他什么事,自然得坐“冷板凳”。

但更重要的,还是官方和民间,都要把诸葛亮推上神坛。诸葛要升坛,曹操就得挨骂,孙权就得下课。更何况孙权还杀了关羽!

可以说,孙权不红,是因为诸葛亮和关羽必须大红!不但大红,而且要大红大紫!

三国在流传中,统治者、读书人、老百姓出于不同目的进行的“篡改”。“三国”的走样变形,来自“两股力量三个梦”,“两股力量”,就是读书人和老百姓。他们又都有自己的梦。“三个梦”,就是圣君梦,清官梦,侠客梦。“三个代表三个梦”,合在一起的结果,是“曹操变脸,诸葛升坛,孙权下课,关羽成神”,全都跟史书的记载有了差异。可以说,“三国”已在历史和演义中走样变形。

比如诸葛亮。

诸葛亮是政治家,但不是一个优秀的谋士;他的“大红大紫”跟后世的宣传有很大关系。

从宋朝开始,而曹操的脸开始越来越“白”,越变越丑,而且是越变越单薄。不但虚假,而且扁平。相对地,诸葛亮的形象开始越来越高大、完美,从“忠臣”变成“智圣”,不断有人给他“增光添彩”。比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空城计等等,便都是虚构的。

不仅仅是孙权,曹操、刘备等人都因为诸葛亮的“崛起”而在历史上长期被贬低。其中尤以曹操为最。

中国人喜欢树典型,要有自己的崇拜偶像和反面教员。这个崇拜偶像和反面教员,还最好能同时出现。巧得很,三国就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反面教员可以让曹操来充当,崇拜偶像则当然是诸葛亮。

朝野上下,需要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又都一眼就选中了诸葛亮。

——皇帝老儿喜欢,因为他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群众喜欢,因为他廉洁,光明正大,克己奉公;知识分子喜欢,则因为他待遇太好。宋朝科举制度已非常成熟,所有的读书人都只有一条出路,就是“读书做官”。但这个“官”能不能做,能够做成啥样,可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做官以后,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尊严、体面、独立性,就更是玄乎。唯独诸葛亮,好像都做到了。所以,宋以后知识分子的理想,就是像诸葛亮一样,自己端个架子在家里坐着,皇帝来请,还请三回。请出来之后,言必信,计必行。这实在是太让人向往了!

社会各阶层,都把他当作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统治者需要忠臣,老百姓需要清官,读书人需要样板。三个代表三个梦,朝野上下一条心,就把诸葛亮推上了神坛。

所以这就归结到我们的问题
——孙权为什么要下课呢?因为要把功劳和业绩,尽可能地算到诸葛亮头上。

比方说,众所周知,没有孙刘联盟,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胜利。那么,促成孙刘联盟的“功臣排行榜”,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们十有八九会说,第一诸葛亮,第二鲁肃,第三周瑜。刘备和孙权,大约可以并列第四。不但《三国演义》这么说,就连《资治通鉴》,也给人这种印象。

实际上大错特错。应该倒过来:孙权第一,诸葛亮第四。因为这时诸葛亮代表的刘备集团,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而江东集团这边,则有“主战”、“主和”两派。何况江东跟荆州,原本就是敌人,有“杀父之仇”的。孙权如果不想联盟,这事根本就谈不成。不要说什么当时孙权没主意。不!孙权早就“成竹在胸”。他说鲁肃的想法“正与孤同”,说周瑜的想法“甚合孤心”,还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如果不是早就拿定了主意,孙权怎么会说这些话,又怎么会事先选好了三万人,连舰船、粮草和武器也都准备完毕?

而且孙权最不简单的地方,在于他明明已经成竹在胸,偏偏磨蹭半天才表态。实际上,他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表演一番,他自己也对各方力量都考察一番。至少,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等他都看清楚了,这才一锤定音。何况这时,心急如焚的是刘备,他孙权干嘛要着急抢先表态呢?

至于关羽,则是“忠义”的象征和代表。

所谓“关羽精神”,就是“忠义”!圣君、清官、侠客,共同特点也是“忠义”。君施仁,臣尽忠,侠行义。所以,民间信仰讲这个,《三国演义》也讲这个。《三国演义》的倾向是“尊刘贬曹”,灵魂是“弘扬忠义”。因此它的第一回,不是董卓入京,而是桃园结义,主题很鲜明。

中国人崇尚“忠义”。这与中国社会的性质有关。农业社会的历史太悠久,又重农抑商,不可能产生契约精神。没有契约精神,就不会有法治传统。这样,原本应该依靠契约和法治来解决的问题,就只能靠道德,也就是诚信。这就是“忠”。不讲诚信,也只能靠道德来制裁。这就是“义”。合起来,就是“忠义”。忠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可以用来规范政治关系,比如“君臣大义”;也可以规范非政治关系,比如“哥们义气”。所以官方民间都认可。

孙权在战争中斩杀了关羽,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只是关羽后来成为代表“忠义”精神的偶像,孙权的评价自然成反比而下跌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1
孙权初上任,东吴偏安一方,目标只有一个:灭黄祖,为父报仇。
赤壁之战彻底改变了东吴人的观点,我们原来不是弱者!
但是周瑜之死,鲁肃主张休养练兵。使得东吴再次远离战争。
215年合肥之战,孙权亲征,5万大军(演义说10万)被张辽率领的8000守军打得军心溃散,伤亡过万,孙权也看清了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远远不如父和兄。
再加上东吴虽然政治平稳,但人口出生率相对偏低,以及陆战能力不强,骑战能力低下等原因,东吴无绝对能力外战扩张。
所以,上镜少,露面少,故事自然也少。
第2个回答  2011-10-22
其一:蜀国最弱,魏国最强,吴国采用的联蜀抗魏其实是疲敌政策,真正历史上吴国很少出兵。而三国不是以谁睿智而把谁当主角的。
其二:历史上吴国仕阀力量不容小觑,王权旁落,这么说吧,其实吴国说话算数的不是吴王,是贵族。
其三:江南子弟多才俊,仕子的名声已经够响亮了,反而把主人的威望掩盖了。与第一条想通,也只有那些往来于战事间的江南仕子才出名。
其四:《三国志》作者陈寿乃蜀国人,后有在晋朝为官,所以对蜀魏较为了解,而对吴国则知之甚少。
诚如上述,孙权也只能坐冷板凳了。
第3个回答  2011-10-20
传统的“尊刘贬曹”自然刘备是主角,而曹操对天下的稳定贡献最大,正如曹操所言:若非曹操,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同时,曹操的个人能力确实突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是必然的。
孙权坐拥江东,全仗父兄之力,实为守土之君。知人善任是孙权最大的特点,江东得以稳固。在东吴的集团中,内外环境都比较稳定,少有征伐,赤壁后防守任务更轻。影视作品中需要“冲突‘,有了冲突才好展开,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才有起因、经过、高潮、结局这样的起伏,从而吸引观众。整体来看,主要的冲突还是在曹刘之间,多次攻防都发生在着双方,刘备早期东拥西附、巧得荆州、攻取川蜀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在曹操和刘备集团的攻守间情节跌宕起伏,斗智斗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以东吴孙权为主角来说,似乎剧情较平淡,除了早期孙坚、孙策的平定江东和赤壁之战更多只能是朝堂或宫廷争斗,在三国的框架下显得太单薄,不足以撑起”三国“的气势。
尽管孙权是个明主,尽管东吴不乏才俊,对于影视或文学作品来言,他只能是陪衬。
第4个回答  2011-10-20
曹操东征西讨,好赖混上个丞相,就是汉朝不灭亡,曹操也是能上国史的。刘备虽然不怎么样,但人家好歹是个皇亲,姑且不论真假。但是孙权呢!要不是后来孙权当上了吴王我们谁也不会在意他,可能有人说他很厉害,但是我认为孙权甚至没有他爹和他哥出名。

孙权为什么至死都无法一统三国
孙权思路的转化、东吴士族不想北伐、东吴军队的陆战能力相对比较差。孙权一开始会有着北伐的信心,而这所有的一切是因为鲁肃的存在,在鲁肃去世之后,这种想法也开始出现了改变。基本上已经没有一统天下的想法,而且就算有估计也没有办法成功。孙权思路的转化 孙权一开始还是心有天下,打算一统天下。可是当鲁...

孙权为什么从来不是三国的主角
从国土面积,人口,财富,兵力,国力上,曹操是主角。从汉朝的正统。血液上来说刘备是汉朝的正统。没落王族血统高贵。而罗贯中以他是刘邦大汉刘氏星王朝汉朝,宗室刘姓为正统刘汉这个正统。孙权自称是兵圣孙武子后人等他的父亲只是钱塘小吏。在普通老百姓,还有士大夫阶层,只是一个平常小官员。

孙权为什么从来不是三国的主角?
那么,孙权为什么给人印象不深呢?或者像楼主说的“从来不是三国的主角”?这个也有多种原因。首先,他不像曹操那样亲临一线、出生入死。孙权的“领导方式”,基本上是当“甩手掌柜”。事情,都交给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他们去做。这就很难有什么“突出表现”和“光辉业绩”。其次,他也不像刘备那样...

...孙权其中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为什么?_百度...
5. 孙权在曹丕篡汉时并未称帝,而是接受曹丕的册封成为吴王,因此他在称帝前不能算作一国之君。6. 如果按照严格的定义,三国时期应从孙权公元229年称帝开始算起,这样只有诸葛亮(死于234年)和孙权(死于252年)是三国时期的人物。7. 因此,央视版《三国演义》片头的六位主角中,只有诸葛亮和孙权...

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三年内为何没能一统三国?
熟悉《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朋友都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情况:那就是孙权的存在感问题。三国的主线,可以理解成曹魏和蜀汉的连年战争:不是今天曹魏主动攻打蜀汉,就是明天蜀汉发兵讨伐曹魏,而作为吴国皇帝的孙权,其戏份以打酱油为主,存在感很差。因此单就这一点来说,可以说孙权的存在感很弱。如果...

孙权为什么在三国历史上是个配角?
孙权在三国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他巩固了父兄基业,提领江东,建立东吴帝国,怎么能算是配角! 你这么问只是因为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罗贯中“贬吴”的思想,导致孙权好像一个配角一样罢了。(比如:我是孙二谋 这首歌最后一句:自从罗灌水写了三国,孤这辈子算白活)...

在三国之中,孙权为什么一味地偏安,而不争取统一三国呢?
孙权显然是被来势汹汹的曹军吓到了,所以在东吴“主战”还是“主降”上犹豫不决,甚至一度偏向于“降曹”。若非诸葛亮舌战群儒、周瑜一锤定音,逼孙权下决定抗曹,才有了后面的火烧赤壁,不然的话,可能曹操早已统一中国了。孙仲谋也并非没有统一三国的志向。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孙权亲率...

孙权的前半生与后半生有多大的不同?他为何没有统一三国?
孙权的前半生是非常有作为的,但是后半生却一直不温不火,作为三国里活的最久的,熬死了这么多人但还是没有一统天下,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家族以及他的管理策略。孙权是在司马懿死后才死的,但是自身没有什么地理优势再加上后期年纪大了不想争名夺利,立嗣一事也是影响了整个东吴的气运。孙权的前...

孙权为什么是三国最后一个皇帝?
主要原因是江东的发展不够成熟。如果太早称帝,就会腹背受敌,所以孙权选择了依靠曹操。他向曹操鞠了一躬,曹操封他为吴王。孙权当吴王期间,继续发展农业和军事力量。曹丕死后,司马懿当政,孙权认为是时候称帝了,逻辑上的开国名将是吴。旭日东升是最晚的,因为他做事很小心,他绝不会做自己没有把握的...

孙权继承基业,为什么有人说孙权才是三国中的英雄?
但是历史上的孙权,显然不可能是小说演义和戏剧中的那般。答案很简单,有很多历史学家,都非常推崇孙权,说他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英雄”,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为江东基业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孙权的生平简介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他一生下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