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日三餐不是自古以来,那是源于何时

如题所述

三餐礼仪起源于汉代。
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yōng)”,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sūn)”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 “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 “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当刘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了。所以,使刘邦率领的大军,气势倍增,攻取了天险“峣关”。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1
东方西方,饮食习惯皆一日三餐,不知是何时从菇毛饮血逐渐进化到养生这一文明习俗。不过,中国的三餐习惯,从庄子的“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语句中,可以证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国人已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南宋的大诗人陆放翁有诗曰:“疾行逾白步,健饭每三餐。”也可以说明,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的习惯,非常普通,至于疾行逾白步之说,则相当于今日的体育锻炼。恰如民谚所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饱食之后散散步,助肠胃消化,对身体有好处,看来自古皆以为然。
不过,佛教中有一派的戒律,每日只吃一餐,过午即不食,因佛说日午食,后乞他食,吃了也不是自己分内的,所以,《五灯会元》把此条奉为佛律,即过了中午就不吃晚饭。

宋大诗人黄庭坚(山谷)信佛,早晨吃粥,中午吃饭,过午即不食。唐白居易《长庆集体》十九《龙华寺主家小尼》诗:“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却是对佛门弟子衷心悲悯的诗句。只是,古人认为过午不食也是长寿和保身养体的秘诀,并以为夜食过饱容易致病,宋人长年诀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夜卧不蒙首,晚饭少数口。”意思就是晚上睡觉,最好不要蒙头大睡,蒙上了被子睡觉,空气不流通,对人健康不利。而吃饭呢,即使不遵守佛律——过年不食,但只要在吃饭时,不贪饱,少吃几口饭,也是好的。

宋民间避瘅口诀又说:“稍饮卯前酒。莫吃申后饭。”这卯时系指清晨五至七点之间,申时则指下午五至七点之间。早晨五至七点,一般人都是刚刚起床。一起床就喝酒,乍然听来,似乎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但读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长庆集》,发现白居易恰恰就是一个最爱喝卯时酒的人,他有一首诗叫《卯饮》,歌颂在清晨喝一盅酒,快活似神仙,诗句云:“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看来他是在早晨五至七点种喝一杯酒再睡一觉的。其另一首《卯时酒》的诗,也盛赞“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醉吟》一诗更有这样的诗句:“耳底斋钟初过后,心头卯酒未消时。”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唐人起床据史载特别早,朝廷上朝大约都在早晨六点,他却在早晨吃杯酒睡觉,到了中午寺庙都打钟了,心头那卯时喝的酒仍然酒意未消,由此看来,大约要拖到下午才上班了(白居易当时任杭州太守)。

唐人起床特别早的事,有笔记书札记载,当时的人请客人吃饭,客人都是在早晨天还不亮时,即动身上路赴宴,走在路上,斜月尚明。这虽然可以解释作当时交通不便,赴宴要在路上走许多时间,但也可说明唐朝人的宴会。大都在午前,请客人吃的是午餐。宋苏坡却不是个起早床的,从他的诗《答黄庭坚见寄二首》之一“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两句诗来看,早上五至七点人家叫他起床,他把衣服都穿反了。另外,书生秀才也大都睡懒觉,宋王炎的“双溪诗”中有一首就对诸先辈的“书生卯饭动及午,姜掺菜丝烦自煮”,大作同情语。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答东野诗中也说:“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形容了诗人东野的贫困和懒。而如果秀才诗人通宵达旦地吟诗读书,到了早晨的五至七点卯时才睡觉,民间避瘅诀的“稍饮卯前酒。莫吃申后饭”,,又一点也不足为怪,卯前酒肯定也并非一起床就喝的酒了。

现代医学证明:早餐所食系一日消耗精力所需,而晚餐过饱,食必不消化,故新的保养口诀是为:“早餐吃得好(指营养),午餐要吃饱,晚餐吃可少。”这是精确计算了卡里路与能量的关系作出的结论,与中国古人的饮食习惯,不无巧合地大致相同。可惜海外华人虽明知如此,一般的饮食习惯却恰恰是“朝餐动及午”,晚餐是下班回家后,大煮大烧,吃得非常好又非常饱,这就既不符佛律,又并非养生之道。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u/49ed2b9a010004kb

原来一日三餐不是自古以来,那是源于何时
三餐礼仪起源于汉代。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yōng)”,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sūn)”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

为什么一天要吃三顿饭,一天三餐制是怎么来的?
第三、在古代,因为粮食缺少,很少有人能吃饱,吃好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多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欲,更是一种地位象征,只有有钱人才能多餐,比如说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下午茶什么的,就是贵族才能享受到的。在现代,粮食不再匮乏,普通人的一日三餐是没有问题的。而一些人出于减肥等目的,会特意少...

人类现在的一日三餐制,是怎样发展来的?
自汉代开始,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于是三餐制也慢慢地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这一时期,两餐制与三餐制并行,后续三餐制逐渐得到百姓的普遍认同并渐渐向外推广。《楚汉传奇》剧照 汉代开始,已经初步养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这时三餐也有了较为固定的专有名称。我们现在把三餐分别叫作...

中国一日三餐的由来
中国一日三餐的习惯源于古代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我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耕文明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熟练地掌握的农时与农耕技术,人们的吃饭时间开始变得越来越规律,但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民基本是保持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只有在早上和晚上吃饭。《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

“无一日三餐”的出处是哪里
“无一日三餐”出自宋代吕蒙正的《破窑赋\/寒窑赋\/劝世章》。“无一日三餐”全诗《破窑赋\/寒窑赋\/劝世章》宋代 吕蒙正版本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

古人也是一日三餐吗,对一日三餐都是怎么称呼的?
我们现在习惯了一天吃三顿饭,可一天吃三顿饭可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实际上在古代,一天吃两顿饭才是惯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最重要的莫过于吃饭了。而说到一天吃几顿饭,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一日三餐,但在古代却是实行两餐制,由一天吃两顿饭演化到现在一天吃三顿饭,这里面有一个历史...

人们的饮食都是三餐制吗,“一日三餐”的说法从何而来
自古以来,八闽粮食种植以水稻为冠。闽北不少县份历史上就是着名的产粮区,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清嘉庆《南平县志》载:“南平日三餐皆饭,以食粥为耻。惟夏晚间,食之民茹。清嘉庆《南平县志》卷8《风俗》)浦城、建阳等地农村,一些地方至今仍保持三餐吃干饭的习惯,福州地区一般则是早晚稀饭,午餐...

一天吃两顿饭和一天三顿饭,哪个才是最科学的?
在古代,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人们关注日出和一天中的其他时间。下午4点吃过晚饭后,没过多久他们就上床睡觉了,所以如果他们一天吃两顿饭,也不会觉得特别饿。汉唐后期,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过剩,人们开始吃早餐。到了宋代,当社会富裕时,晚餐也逐渐出现,从而形成了一日三餐的习惯。甚至一些富有的家庭...

“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在古代是怎么形成的,都吃什么?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人所奉行的“一日两餐”制度也并不是死规定。也会出现一些随机进食的情况。 但从整体上来说“一日两餐”,就是古代社会中约定俗成的饮食情况,而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唐朝末期,才逐渐从古代饮食文化中淡出人们的视线。 并且开始接受“一日三餐”的饮食习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与生产力...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每天只吃两顿饭,为何后来改成了三顿?
二、宋朝时期经济发达具体的时间无法考究,只是在宋朝的时候,人们养成了一日三餐的习惯,很多人都想着大唐盛世,以为唐朝是最繁盛的朝代,但是宋朝也不差,只是兵力相对弱一些,宋朝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农业发展使百姓不在为粮食发愁,一日三餐开始实行。三、商人团体开始实行一日三餐商人的工作走南闯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