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投刘备而不投孙权与曹操呢?投曹操与孙权或许可以统一天下

如题所述

  诸葛亮的先天条件相当好。他有好背景,有关系网,有小圈子;而他可选的人又很多。比如刘表,就近在眼前,而且沾亲带故(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父)。曹操和孙权,也都在招兵买马招贤纳士。但诸葛亮对他们似乎都没有兴趣。

  为什么呢?

  原因也很简单:刘表太差,曹操太强,孙权的空间又太小。

  刘表的差,我们不详细说,因为楼主问的是“孙权与曹操”。这里说一点就够了。当时中原士人到荆州来避难的很多,刘表却一个都不能用,诸葛亮出山又能如何?

  曹操那边,人才济济,曹操自己也是强人,诸葛亮当真去了,也未必能如何。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孟建投奔曹操时,诸葛亮就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这话虽然被裴松之认为“未达其心”(裴松之认为诸葛亮不投奔曹操是政 治 立场原因),但我认为这至少是诸葛亮的想法之一。仍据《魏略》,后来石韬在魏任郡守、典农校尉,徐庶在魏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就叹息说:“魏殊多拾!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可见,见用不见用,总还是要考虑的。

  何况对于诸葛亮来说,仅仅“见用”恐怕还不行,还必须“重用”甚至“专用”。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袁子》,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孙权的首席谋士张昭看出诸葛亮非同寻常,极力向孙权推荐,孙权也想留他,但遭到诸葛亮拒绝。人问其故,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也就是说,孙权确实是好老板(可谓人主),但孙权至多能够做到尊重和器重(贤亮),却不能让他尽显其才(尽亮)。

  诸葛亮在选择刘备之前,他为什么不就近投奔东吴呢?恐怕就因为他早已看出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道理也很简单:江东,是一个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苦心经营发展起来的一个利益集团。孙权那边人才太多,而且关系密切。张昭,是孙策创业时的老臣,孙策曾带着他“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也就是视为兄长,临终时又把孙权托付给他(以弟权托昭),而且说了“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的话。周瑜,也是孙策创业时的老臣,而且有连襟之情兄弟之谊。孙权的母亲也明确告诉孙权,要他把周瑜当哥哥(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不难想象,任凭诸葛亮能力再强本事再大水平再高,到了东吴,权位也只能在张、周二人之下,甚至不如鲁肃。这显然是诸葛亮所不愿意的。

  《三国志•鲁肃传》说,当年周瑜劝鲁肃投奔孙权时,就曾经引用了东汉名将马援回答光武帝刘秀的一句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这个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双向选择”,和郭嘉所谓“智者审于量主”也是一个意思。郭嘉、周瑜他们要“择君”,诸葛亮当然也要“择君”。但诸葛亮的选择,要求似乎更高一些,那就是这个老板必须能保证自己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那么,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是什么呢?从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和后来的《隆中对》可以看出,就是廓清四海,一统九州,从而建不世之伟业,立盖世之奇功。

  总之,他要成为一个实际上的新政权、新国家、新王朝的开国元勋。他选择的老板,则必须是能够 使他实现这一抱负和理想的人。

  这样一说,诸葛亮的选择标准也就很清楚了。

  第一,这个人必须有建立一个新政权、新国家、新王朝的可能性。他应该有这个志向,也有这个条件。

  第二,他的这个志向和条件还不明显,还处于潜在状态。志向既鲜为人知,甚至自己也还不明确;条件也不成熟,甚至还有欠缺。

  正因为不明确,有欠缺,才需要有一个诸葛亮。也因为不明确,有欠缺,诸葛亮去了以后,才保证能够成为可以大显身手的定鼎之臣。

  符合这些条件的,显然只有刘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9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三国第一智者。其实以在下看,诸葛亮并不是第一智者,诸葛亮的爸爸才是三国第一智者。仔细分析下诸葛家,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线索。史实上,鲁肃是第一个提出天下三分的人。实际上诸葛家早就做好了三分天下的准备。
诸葛家的族谱是这样,爷爷代----诸葛丰(汉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太山郡丞)。然后让我们看看诸葛家的后代们都在哪里?
诸葛诞初为尚书郎荥阳令(曹魏的地盘)入为吏部郎(朝廷,等同于跟着天子干,还是跟着曹魏),后来先是中丞尚书,出为扬州刺史(这个就厉害了)加为昭武将军,然后一直升官进封高平侯,征东大将军(玩三国该知道,到这个官阶的不容易哟)而且都督扬州,仪同三司。最后曹魏还要把他升到司空(曾记否,曹操也做过司空),叫他进京,诸葛诞反了。但是三国后期,扬州一代,基本不属吴,不属魏,不属蜀,属于咱们的诸葛征东将军。
诸葛瑾,阁下该知道吧,诸葛亮他哥,孙权称帝之后,任大将军(这个见过吧,三国志游戏里,有印象吗?好吧武勋最高的那个官阶)左都护,豫州牧。他儿子诸葛恪就更不用说了,地位基本和诸葛亮在蜀汉一个概念了。
诸葛亮,诸葛丞相。你看出什么了没有?没错,三国三个最高实权者,统统都是诸葛家的,只是可惜了一点,诸葛瑾没活过孙权,只可惜一点诸葛诞真正在扬州发迹稍微晚了一点。我突然想到一点,蜀书,吴书,魏书,基本到了后主这一代,就不用提刘禅了,只用和诸葛亮商量事儿就行了。如果孙权死的早些,或者陆逊早一点被孙权骂死,或者陆抗也早一点被孙权除个根。那么吴国和蜀国还打个啥啊?基本就只需要诸葛亮和诸葛瑾去握个手就统一了,然后呢?如果诸葛诞能活得再久一点,曹魏也好,司马丞相也好,还剩什么呢?
曾记否,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的是什么?统一天下的步骤还记得吗?我估计老诸葛也不会认为自己的政变谋略能够全部实现,但是他将统一天下的计划应该和他的孩子们有过交代。诸葛代表蜀汉从斜谷杀出,诸葛诞从扬州杀出,诸葛瑾以东吴全地作为诸葛诞的后勤保障。司马所把控的北方真的能抵抗的住吗?
啥叫大谋略,这我看才是大谋略。诸葛亮应该是诸葛家最看重的一个棋子。一个只能留下光芒万丈的身影,一个绝不会有政治瑕疵的影像,为将来接盘蜀汉做好全面准备。诸葛瑾是渗透东吴的棋子。在孙权强权的有生之年,他就是克己复礼就行,借助已经获得蜀汉信任的诸葛亮的威势,一点点渗透东吴,事实上诸葛瑾做的非常成功。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关系如何?好的不能再好了,诸葛瑾还过继儿子诸葛乔给诸葛亮做儿子,情报就这样传递了。而诸葛瑾为什么在活着的时候就不看好他得天才儿子诸葛恪?因为这个天才儿子野心太大,已经要做超过爷爷的战略部署的事了,诸葛瑾很担心。诸葛瑾担心的是作为叔叔的诸葛诞和作为侄子的诸葛恪配合不好,事实上就是没有配合好。诸葛诞在扬州的动作最终还是被司马发现了。司马要调走诸葛诞了,诸葛诞只能提早投降孙权,孙权也能默许诸葛诞在扬州的利益,但是顶不住司马的强势,而另一面也不想真的帮忙,诸葛诞才失败了,而诸葛珪的战略才失败了。
我所说的都是事实。楼主明鉴。
第2个回答  2011-10-31
在当时刘备信义已著于天下,虽然实力最弱,但是最可贵的资源是人心归一,有天经地义的资格和人心,只要有人和,天时地利是可以后天获得的。
另外,士为知己者死,谋士不是为实力最强者谋划,因为真正的谋士不是为荣华富贵而去,而是愿意为相信他重用他倚重他的效命,这是古今谋士的追求的品格
最后,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蜀地称王称帝,已经完成了当时出茅庐的宏愿,唯一不足的是没有一统中原而已
第3个回答  2011-10-31
刘备比较殷勤,懂得礼贤下士,最重要的是还来了一个相当煽情的三顾茅庐,虽然矫情,但是效果还是很显著的,诸葛亮肯定会被打动的。
再者,人家孙权和曹操那边可谓人才济济,诸葛亮也担心自己不受重用,所以一咬牙,就跟了当时最不被看好的刘备,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还有,诸葛亮的老家就在隆中,距离刘备最近,古人都有故土情结,很少外出打工的。
第4个回答  2011-11-05
士为知己者死,况且曹操手下有那么多谋士,多你一个诸葛不多,少一个不少,重用程度肯定没有刘备高

诸葛亮为什么投刘备而不投孙权与曹操呢?投曹操与孙权或许可以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先天条件相当好。他有好背景,有关系网,有小圈子;而他可选的人又很多。比如刘表,就近在眼前,而且沾亲带故(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父)。曹操和孙权,也都在招兵买马招贤纳士。但诸葛亮对他们似乎都没有兴趣。为什么呢?原因也很简单:刘表太差,曹操太强,孙权的空间又太小。刘表的差,...

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投奔更有能力统一天下的曹操,袁绍,孙权呢?
首先就是证明自己的实力。一来在《隆中对》里提出这样的三分天下,对于当时还没有能力的刘备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而且刘备的帐下没有那么多的谋臣,诸葛亮此时加入可以让自己的建议变为现实。而且,可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也是有利于自己更好的营销自己。这个是必须要考虑到的。第二个...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
所以,诸葛亮一开始的地位显然不会太高。同样的道理,诸葛亮如果选择投靠孙权的话,其地位肯定也会在鲁肃、张昭等人之下的话,甚至可能不会获得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综上,刘备势力不如曹操、孙权,反而成为刘备获得诸葛亮青睐的一个优势,也即诸葛亮跟随刘备后,基本上可以获得一个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

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做主公而不是孙权和曹操呢?
诸葛亮投靠刘备而非曹操孙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刘备的知遇之恩。刘备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以极为诚恳的方式邀请诸葛亮出山,并且一直等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一面。然而孟德并未抱怨,反而极力请求诸葛亮能够出山辅佐他复兴汉室,诸葛亮被他这般求贤若渴的姿态而感动,最后愿意跟随刘备下山。所以说孔明投靠...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助曹操和孙权而是帮助刘备呢?
孔明投靠玄德而非曹操孙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玄德的知遇之恩。在徐庶的引荐之下,刘备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以极为诚恳的方式邀请诸葛亮出山,并且一直等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一面。然而刘备并未抱怨,孔明被他这般求贤若渴的姿态而感动,最后愿意跟随刘备下山。所以说,孔明投靠玄德而非曹操孙权,是因为...

为什么诸葛亮不选强盛的曹操和孙权,反而要选刘备?
诸葛亮和他身边的朋友,没准就是尊汉的坚定分子,正好和刘备的理念契合,至于军阀孙权和窃汉逆贼曹操,滚一边去吧,那是要打倒的对象。综上所述,诸葛亮大概只有刘备可以选择,即便可选择的余地不多,诸葛亮依旧考察了好久,才发动身边的资源让刘备知道自己,以一段 “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

诸葛亮为什么投靠刘备?不投靠孙权或曹操呢?
01、诸葛亮当时如果投靠孙权和曹操,也许会受到礼遇,但绝不会受到重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当初曹操的情况,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实际上曹操已经算是北方的雄主,可谓是家大业大,应该是天下诸侯当中实力最强悍的一个了。此时的曹操手上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而且智囊团也是一大把。此时的诸葛亮如果来投靠曹操...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或者孙权做主公,而选择了刘备?
孙权手下除了周瑜之外还有鲁肃、陆逊、吕蒙等响当当的谋事,这些人的才能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况且孙权还是一个看重长相的主子,他还曾经嘲笑过诸葛亮长得难看,诸葛亮就算投奔了孙权,也不可能得到孙权的重用。所以诸葛亮无论是到曹操手下还是到孙权手下都不能大有作为。而刘备刚刚起兵不久,正是需要人才协助...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投靠刘备,而不是实力更强大曹操孙权?
寻求人才本身就是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刘备先曹操孙权一步用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诸葛亮从而赢得他的帮助,这是专属于刘备的机遇,其他人只有羡慕的份。综上所述,诸葛亮投靠刘备而非曹操孙权是因为他志向远大、想要更好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与此同时他这也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虽然诸葛亮最后没有复兴汉室...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做主公?为什么不去投靠孙权和曹操?
其二,曹操的人品不被诸葛认可,曹操宁吾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让诸葛不齿。陈宫就能反应对曹操人品的态度。其三,诸葛当时年轻,是一介草民,虽有大才,没历练过,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如果没有徐庶举荐,就刘备也不知道诸葛孔明,也就是说,虽有千里马,但没有伯乐,千里马没有出头之日.。那孙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