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文学家是如何学习英语的

如题所述

民国对外开放程度比较大,(有开设教会学校-例如圣约翰大学,租借什么的,外国人很多),文学家基本也会到东京,欧美留学(林语堂,钱钟书之类),民国时期的教育也是非常之好的(比现在好多了),像林语堂,大学就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英语自然就好咯。
那个时候英语氛围也好,外文书籍也多,再者文学家对语言也是有敏感度的
有点乱,希望达意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5
就像我们对法语一样的态度,主修汉语,兼修俄语,而英语是靠个人需要如留学。或是兴趣爱好。若是留学者呢,多半家里会请外教。

民国时期的文学家是如何学习英语的
民国对外开放程度比较大,(有开设教会学校-例如圣约翰大学,租借什么的,外国人很多),文学家基本也会到东京,欧美留学(林语堂,钱钟书之类),民国时期的教育也是非常之好的(比现在好多了),像林语堂,大学就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英语自然就好咯。那个时候英语氛围也好,外文书籍也多,再者文学家对语言...

民国时期的人,如周恩来、苏曼殊等都会很多个国家的文字。当时的条件他...
民国时期,中国一些大城市引进外国的教学理念,并以英文教学,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一般英语水平都很高。比如周恩来在南开中学上学的时候,全英语教学,包括数学都是英文教的(这一点周恩来很反对的,但当时他一学生,反对也没啥用啊,后来建国以后自然就废除了)。在那样一种大环境下,英文水平不高也不行啊。

民国时期的学者是如何做到精通各国语言的?
而且对于大师辈出的年代,大学语文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学大师操刀教材一方面,那些不管是从日本、欧美留学的,还是从私塾里面熏陶大的文化学者们,他们都非常重视语文教育,像蔡元培、胡适、鲁迅、这样的人都来参与制定国文教科书。如《开明国语》的民国课本,由叶圣陶亲自编写,丰子恺先生负责插画,全部是...

古人是怎么学英语的?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民国时期的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曾将《四书》等翻译给西方,他好象是东南 ...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

盘点民国大师早期家庭教育
不难看出,段玉裁尔雅义疏跋和王军说文解字注和说文解字句读都是青少年时期学的,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可以说这样的家庭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现在,这简直不可想象。哪个家庭有条件引导孩子读这些文字学著作?叶嘉莹叶圣陶的父亲叶,从家学兼读古书。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李玉洁的母亲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

民国四大才子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阿凤,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精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代表作《沉沦》《...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季羡林先生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

在民国时期的留洋学子有哪些人物?
20世纪10—20年代,民国初建,留学运动在地域分布上,这一时期留日、留美、留欧齐头并进。相对于晚清时的留学生,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在留学专业上有较大拓展,不仅仅是集中于学习西方器物科学一类,在其他艺术文学类也有较深的涉及,在知识结构上,这一代留学生真正学贯中西,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

“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在文学领域大放光彩,为何却从不谈鲁迅?_百度知 ...
民国第一才子,在文学领域大放光彩 1929年,19岁的钱钟书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而在入学考试中他的数学只考了15分,国学、和英语成绩将近满分。在进入清华大学后,他就因为超凡的记忆力在学校中出名了,有人称他是照相机式的记忆,在清华学习期间,他的成绩非常优秀,还打破过学校的成绩记录,但是在课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