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您好。
三年级上册古诗《古诗三首》应该分别是《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描写景物的诗句。
《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描写景物的诗句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夜书所见》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这首诗描写景物的诗句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7
这三首古诗都是写秋季(季节)的。《山行》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赠刘景文》描写了“荷尽”“残菊”“橙黄”“橘绿”等景象;《夜书所见》中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1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三首的诗意是什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三首的诗意如下:1. 《望天门山》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意:此诗描绘了天门山壮丽的自然景观,楚江如碧水东流,青山相对,孤帆在日边驶来,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孤帆的渺小,反映出诗人胸怀的开阔。2. 《饮湖...

古诗三首的古诗意思
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的意思如下:1、第一首:望天门山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2、第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译文:天晴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如果把美丽的西...

三年级上册古诗3首是什么啊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牧的《山行》、苏轼的《赠刘景文》和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下面是对这三首诗的简要介绍:1. 杜牧的《山行》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时节登高远眺的情景。弯曲的石径通向山巅,白云缭绕中隐约可见几户人家。诗人停下车来,只因喜爱那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春花还要...

《古诗三首》的意思是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雨后和望洞庭湖。望天门山的意思:天门中断楚江开: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大概整体句意:...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杜牧《山行》;苏轼《赠刘景文》;叶绍翁《夜书所见》;意思如下:一、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话译文: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

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的诗意
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的诗意如下 1、《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

三年级古诗三首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收录了三首古诗,分别为《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望洞庭》。这三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更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望天门山》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开篇,描绘出天门山的壮美与江水的流动之美。接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怎么预习
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从古诗重点字词解析、重点诗句释义和赏析、主要内容、作者介绍四个方面进行预习。一、古诗重点字词解析 1、《山行》重点字词: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生:产生、生出。坐:因为。“寒山”这首诗中的寒山不是指冬天天气寒冷,而是指深秋时节。“坐”不是坐下的意思而是因为的意思...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三首的诗意是什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是第六单元的内容。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翻译】: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

三年级第四课《古诗三首》的诗意是什么
三年级第四课《古诗三首》的诗意是什么?《山行》诗意:诗人行走在山间小径,目及之处,寒山空旷,霜叶红于二月花,白云深处,几户人家。停步枫林,火红叶簇,胜过江南春花。《赠刘景文》诗意:荷叶凋零,不再似夏日挺立;菊花残败,却有傲霜枝头。虽是一年将尽,但初冬橙黄橘绿的景致,亦是最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