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是否应该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我是反方,我方的观点是不应该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我需要双方论点,
或者说关于这方面的审题也好,谢谢

  正方:

  谢谢主席,大家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居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下,特别是421家庭的不断涌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的养老需求,为此社会应当提供多元化的养老选择,而送老人进养老院就是指政府或者子女依据老人的意愿将他们送进养老院安度晚年。可见养老院是在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让老人老有所养的一个新途径。

  我方赞同送老人进养老院,理由有三:

  第一:对于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子女无力赡养的困窘老人,政府将他们送进养老院是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手段。

  第二:在经济来源确定的情况下,养老院在生活照料方面更为专业,面对通常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养老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护理,而在精神慰藉方面,子女的孝心不会因为父母居所的变化而减少,同时在养老院里老人们同龄相聚、同生同息,增加了社会交往,扩大了社会联系,给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欢笑,可见养老院的出现给老人们在晚年多了一个养老的选择,让老人们自己自由的决定,给老人的夕阳之光添一抹新的色彩。

  第三: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承认和接受养老院体现了养老院社会化的趋势,反映了新的孝文化观念。从伦理的角度讲,孝的观念要继承和传扬,那那么孝的形式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一切为了老人,让老人健康安宁的这个精神内核不能改变,昨天老人们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而今天当他们老去步入人生黄昏的时候,年青一代有责任对他们竭尽所能的赡养,这不仅是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更是年青一代对上一代人普遍的社会责任,事实上个人对孝的观念只能体现个人的德行和修养,而社会整体普遍对孝的认识则是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谢谢

  反方:

  谢谢,对养老问题对方一辩已经不知不觉中,偷偷给我们预设了两个概念:

  第一:现代人已经忙到无暇照顾老人了,所以说就送老人去养老院。

  第二:养老院可以展望的像天堂一样好,因此他方赞成。

  您方那么多的角度有没有一个角度是老人的角度,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预设真的合理吗:

  首先,想过父母为什么有人愿意去养老院吗?同意去的老人中,百分之六十是觉得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而百分之三十其实害怕自己连累了子女,我们可以想象老人心里有多矛盾,一方面不愿意离开家里,另一方面不愿意麻烦儿女,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在为儿女着想,可儿女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送出去了吗?难道豪宅、名车、存款地位就真的比我们唯一的父母更重要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太忙根本只是借口和日后徒增悔恨的原因而已。

  其次,再来看看养老院,无论它条件多好,但它始终不是家,因为心理学证明老人心灵的慰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家人,第二是人家关系网,这两点正是养老院所天生缺失的,那里没有儿女直接的关怀,没有孙辈天真的笑脸,它再怎么好又真的是老人想要的吗?

  再去看看养老院,会破坏老人固有的人际网,老人在他原来居住的地方会建立一大群朋友关系,而去养老院无异于要对这些朋友说再见了,这对于体力和认知能力不足的老人来说有多重的负担呢?举个例子来说,这就好比把冬天里的一株古树从它原来根深蒂固的地方拔起来移到新的地方,即便这个新的地方再好,我们也说这是对树的一种伤害,因为你已经割断了他的根茎,更因为冬天就根本不适合移植树木。

  同时,在一个随时有可能老人离世的地方,脆弱易波动的老年心里多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而居家老人有儿孙的绕膝、邻居的寒暄,更容易感到生活的阳光和希望,这也就是为什么调查显示养老院老人抑郁症的得病率比居家老人高了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所在。

  再次,其实我方也提倡社会养老和家居养老结合,但是养老院的模式却万万不可做为首选,现在北京大力发展的社区家居养老模式很值得借鉴,各种工人上门服务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分担儿女的压力了,而且老年沙龙等社区的机构更鼓励老人开展社会活动,到处走走下棋聊天,回家还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这不更是颐养天年吗?

  所以我们告诉在座各位,只要您多用点心考虑老人的心理需求您就会发现养老院并不是最适合的选择,谢谢大家。

  正方:谢谢,诚如对方同学所言,换一个环境对老人有影响,但是不是像对方同学所说的那么可怕呢。请问您了,城里的儿子该如何奉养乡下的老人呢?

  反方:对方辩友说了,要看老人自己想不想,那我就问了,对于养老院养老和家居养老,哪一个更给老人家的感觉呢?

  正方:对方同学,其实对于孝顺的儿女养老院就是家,家就是养老院,但是对于不孝的子女呢,养老院是家,但家就是牢笼,您说哪个更好呢?

  反方:养老院怎么可能是家呢?家,不仅是有亲人的地方,更是有周围三朋四友左邻右里的地方,对方辩友您的养老院有吗?

  正方:什么是家?我的父母在哪里,我的牵挂在哪里,这就是家。这是哪个留守的父母不愿意看到儿女来赡养自己,哪一个在外打工的农民兄弟不愿意回家侍奉父母,但是生活总是无奈的。我们今天要不要现实的解决问题呢?

  反方:对方辩友,您的意思是您现在在央视,您父母的心在央视,所以央视就是您和您父母的家吗?对方辩友我觉得央视台长可能不会同意您这个看法呀。我还想请问对方辩友了,杭州经过调查有95%的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养老,请问您这是什么原因呢?

  正方:可是按照您方的说法,只要换了一个环境,这个老人必然不适应,按照您方的说法,只能得出结论:那就是我们城里的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奉养乡下的老人啊。

  反方:对方辩友还是请回答一下我们的问题吧,杭州那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这个时候你硬把他送去养老院,您究竟是孝还是不孝呢?老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

  正方:对方同学,其实原因很多,北京玉渊潭养老院院长说,其实很多老人还是愿意来的,但是他们就怕面子挂不住,这是不是对方同学不赞同的观点惹的祸呢?

  反方:对方辩友,您刚刚反复提到乡下,我想请问您,乡下哪儿有养老院呀?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您不知道吗?中国农村大量农民工到城里务工,现在农村养老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要不要解决呢?

  反方:我们要解决,所以请问了,农村的那些老人送到哪里的养老院呢?

  正方:对方辩友,给您举一个例子吧,现在天津市正在大力兴建农村养老院,再请教您这样一个问题了,有的老人操劳一生,但是膝下无儿无女,请问您不把他送到养老院,难道要看到他们晚年凄凉吗?

  反方:对于这种根本没有选择,只能去养老院的选择,您认为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核心吗?对方辩友,还是回答我方辩友的问题,为什么杭州有那么多老人不愿意去呢?

  正方:不愿意去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对方辩友的逻辑很奇怪,有子女的就叫老人,没有子女的难道就不叫老人了吗?其实郑州市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案,他们斥资1500万修建养老院颐养天年,您为什么就不赞同呢?

  反方:我们从来没有说养老院没有存在的必要,就是因为他们无儿无女无牵无挂没有经济来源,所以我们政府才负起了这个责,可是对于那些有儿有女的老人,你们觉得他们愿意待在家里,还是愿意待在养老院呢?请正面回答吧。

  正方:那要看我们父母自己的选择了,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今天有的父母很想去养老院,但是您就不让他去呢?

  反方:正如我方一辩所说的,这时候父母真的是真心愿意的吗?他是在考虑您呀,对方辩友,您就接着他这个不真心的愿意,就把他送到养老院,对方辩友您于心何忍呢?

  正方:好,我们也来看看父母的意愿好不好呢?我们知道有些军人要保家卫国,请问您这个时候考虑父母的意愿,究竟是把他送到养老院,还是带着老人一起去保家卫国呢?

  反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共同奉养保家卫国的妈妈,所以请问了,中国科学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在养老院的老人,他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要差于居家的老人,请问您对此如何解决呢?

  正方:对方二辩说得好,我们要家人和社会共同奉养呀,现在养老院分担了一部分养老职能,这好不好呢?

  反方:对方辩友,养老院就代表社会养老体系了吗?请您给我论述一下可以吗?

  正方:对方同学,不是代替而是多了一种途径,所以说军功章有他们的一半,也有我们社会的一半。你说好不好呢?

  反方:对方辩友,您刚才提到军人的例子,请问军人的父母在家乡有没有亲人,有没有朋友,他们难道不能帮忙照顾老人吗,您就一定要把他和原来的环境分开,把他硬生生塞到养老院呢?

  正方:所以多种途径并存嘛,现在我们政府也愿意帮他们分担一部分,您为什么就是不要呢?

  反方:我方已经承认多种途径并存,可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这一种途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

  正方:好,您说不能换环境,我们现在就有一种新型的养老院,直接把养老院建在在社区里面,环境没有换,您赞不赞成送进去呢?

  第四阶段:

  反方:对方辩友,您刚才一直在强调一些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的例子,那我想正面请您回答了,如果您和您的父母就住在同一个城里,您会不会愿意把您的父母送进养老院呢?

  正方:我来的时候我父亲给我打电话,他跟我说他老了之后他要去养老院,那是我父亲的选择,我当然支持了。

  反方:我们都跟你说了,你父亲为什么要去,因为他不想麻烦你啊,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照着你父亲的话把他送进养老院吗?其实说不定他希望你说一句:不,爸爸,我愿意跟您呆在一起,对方辩友您是不是有点不太明白您的父亲呢?

  正方:对方同学,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进了养老院,他有更专业的护理,我方一辩当然可以和父亲待在一起,但他父亲腰疼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他是腰间盘突出,还是颈椎管狭窄,应用更专业的护理不好吗?

  反方:对方辩友,老人腰疼的时候他真的是最需要专业的护理吗?他最需要的是他心爱的儿子在他身边跟他说:父亲没关系,我来帮你揉揉;对方辩友您把这个抛弃了吗?

  正方:可是我并不知道,我父亲的腰疼究竟是什么原因,万一揉错了怎么办呢?

  反方:所以我们说,我们社区要有一些人可以专门上门帮你父亲揉,他帮你父亲揉的时候,你也可以帮你父亲敲敲腿,父亲不是更开心吗?

  正方:对于孝顺的儿女,无论父母在哪里他都会经常去联系,但是对于不孝顺的儿女,您不送养老院在家里面他不管不问,这就是您要的吗?

  反方:所以对方辩友的孝顺就是和父母离得很远的时候,心里想父母一下,但是不顾父母的真实需求,对方辩友,这样的孝顺,大家能同意吗?

  正方:孝顺是不论我父母在哪里,我都爱他,这才是孝顺。

  反方:可是您这样的孝顺,父母感受得到吗?

  正方:那我父母在家里,我给他打个电话叫联系父母;难道他在养老院里,我给他打个电话就不叫联系父母了吗?

  反方:所以为什么不能够他在家里,您又可以给他打电话又可以亲自侍奉他更好呢?

  正方:对方同学,所以说其实两种途径都是可以的,看老人怎么选择。我们再来来看具体例子好不好呢?其实心脏病、脑血栓都是老人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如果说不及时抢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送进养老院时刻有人陪护,您说好不好呢?

  反方:对方辩友,当然不如在家里既有专业的护工,又有学习了一定医学知识的儿女一同照顾,这样既有心的关怀又有身体的关怀,难道这不比送到养老院更好吗?

  正方:我送进养老院就不能给父母心的关怀了吗?

  反方:那您家里不是可以更关怀吗?对方辩友您更奇怪了,您说让老人自己选择,可是这个时候我问你我的姥姥送不送,你说送也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到底怎么办呢?(反方时间到)

  正方:对方同学说要请专业护工,是不是请一个医师一个厨师一个保姆还有一个菲佣呢?

  正方:所以多元化的选择,我们要让这种多元化存在,让老人自由选择不好吗?

  正方:南京一家养老院的两位老人最近喜结良缘。。。。。。谢谢(正方时间到)

  总结陈词:

  正方:

  谢谢,对方同学和主持人刚才都提到了《常回家看看》,我想如果是一个孝顺的儿女的话,无论父母在家里面还是在养老院里,我们都可以做到常和父母见见,但是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如果他能在养老院里得到更好的照顾,为什么我们不选择这样一种途径呢?

  对方同学今天反复和我们讲居家养老才是真的好,才是真的做对了,这本来没有错,但是不是太绝对了呢?那我们为什么还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呢?

  对方同学今天反复和我们谈家,然而什么是家呢?家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座房子吗?不是。家是对老人一种真心的牵挂,那么老人在哪里我们的牵挂自然就在哪里。

  对方同学,今天还反复和我们谈孝,但是孝很显然显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是对老人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轻易地否定了这样一种养老的模式呢?

  如果空间真的能够冲淡亲情的话,我们为什么还有一句话叫做:血浓于水呢?

  反过来我们看到张爱玲女士,她在家里面死亡六七天才被发现,一代才女死的如此凄凉啊。养儿为防老,但总有子女不孝,那么在这些不孝的家里,老人已经感觉不到家的温暖了,对方同学为什么还要封杀社会的温暖,让他们更加无助呢?

  相反我们看到,有些子女确实很孝顺,但总也不能做到时刻陪伴在父母左右吧,那么匆忙的一别,有可能父母得了突发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这一次分别就变成了永别。子欲养而亲不待,对方同学也提到了,这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吗?

  而我们这个社会上,总还有一些流浪老人,总还有一些留守老人,对于他们而言晚景凄凉,对方同学还要关闭养老院的大门,那么先哲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何时才能够实现呢?

  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以上的种种,即便是一个旁观者我们也会追悔莫及,而对于步入夕阳的老人而言,又有哪一个不是心惊胆战心有余悸呢?

  当中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重大问题的时候,对方同学却告诉我们不能送进养老院,那我想请问了:当我们的子女想要父母得到更科学更细心地照料时,由于怕别人的非议而不敢开口,而我们的父母想要更踏实的享受夕阳的美好的时候,由于怕给子女担上不孝的恶名也不敢轻易开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正是因为有对方同学那样错误的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是抛弃不孝的观念,才人为地造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障碍,人为地为我们的养老难上加难。

  而我们的政府和众多的有识之士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呼吁加强养老院的建设,让它来分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重任。(时间到)谢谢。

  反方:

  谢谢主席,刚才对方辩友说实在的,在自由辩论进行的过程当中真是有点狡猾,因为他刻意地为我们模糊了三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他说今天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二者可以优势互补。

  对方辩友我方承认,对整个一个社会群体来说,二者的确是优势互补的,因为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群他们不得不接受养老院,于是养老院对他们来讲是必要的;但是当考虑到我们自己的例子、考虑到我们自己的情况的时候、当考虑到我们要怎么来赡养我们的老人的时候,难道这二者真的能做到优势互补吗?

  往往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次,我们只能在一个时间点内将我们的老人放在家里,由我们自己的心来赡养或者把他送到养老院去,在这点上来讲,二者正是具有排他性,因此对方辩友您的优势互补可能不是那么完全。

  对方辩友模糊的第二个例子是:他们今天一直在跟我们讲的老人是哪些老人呢?

  那些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比如说军人,比如说出去打工的人,对方辩友,如果今天的辩题真是主要讨论这部分人的话,我想实在是辜负了我们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这样一个主旨,因为这些无儿无女的的老人,政府本来就有相当的义务去赡养他们,把他们很好地照顾起来,讨论这部分话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是:子女就在身边,而老人的意愿如此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样对着我们的心做出何种选择,这才是今天真正辩论的焦点。可惜我刚才问了对方辩友好几次,对方辩友就是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回答我,反而在往一些边缘的例子上靠。对方辩友刚才提到了农村,对方辩友您知不知道在农村的礼数是很讲究地缘和亲缘的,一个家前面可以是自己的大奶奶,后面可以是自己的二姑,这些人之间就形成了很好的相互照顾的网络,这个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照顾关系,可是对方辩友您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把他从这个农村的亲缘关系中赶出来放到养老院,以形成您的孝心。对方辩友,您这是真的孝心吗?

  对方辩友,您模糊的第三个概念就是孝,您刚才告诉我什么是孝:只要你的心在老人那里,您就是孝了。

  对方辩友,我最多承认您这是小孝,因为这是按照您自己的标准,在判断父母在想什么,在判断父母需要什么样的孝。

  什么是大孝呢?就是我的心跟父母在一起,我的人也跟父母在一起,在父母需要我的时候,我能贡献出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大脑和精力去照顾他。

  不错,我们缺少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我们可以学呀,我们自己也许做不了一些事情,我们可以请护工来做,护工做的时候我们学,我们学着跟护工一起做,对方辩友,这个过程难道不正可以加深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让她享受到家的关怀吗?

  对方辩友,如果把这三个您模糊的概念去掉的话,对方辩友我真不清楚您方的立论是怎么赞成起来的?

  其实今天这个辩题就我们来讲,有一个更深层的话题,很可惜我们没有能够跟对方辩友好好思考一下,今天这个辩题的一个预设前提就是我们都很忙忙到了无暇照顾父母的阶段,可是我们这么忙真的是应该也真的是必要这么忙的吗?

  我们在为了明天的名车、明天的存款、明天的豪宅,把我们的父母送去养老院,这个真的是我们要获取的目的吗?谢谢(时间到)

  摘自网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父母老了以后,该不该把他们送进养老院,你怎么看?

第2个回答  2012-03-16
是:养老院就是为老年人开的,里面有很多老人,老人和老人之间可以相互聊天,娱乐,而作为子女的,虽然说中国是一个尊老爱幼的国家,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一天有多少时间陪在老人身边?他(她)到底过的开不开心?他们活了大半辈子都是为子女而活!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感受!
不是:应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本来就是一家的财富,虽然说养老院是为老人开得,但是毕竟是别人照顾,不放心!而且养老院的环境,哪有家里好!俗话说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就算家里在不好 也还是一个家,全家人坐在一起的温馨感觉,养老院有吗?
第3个回答  2012-03-16
正方:我们工作忙没时间陪父母不能给予及时细心地呵护和陪伴去养老院有其他老人作伴生活会充实又有人照顾我们可以放心工作
反方:乌鸦反哺的道理一样 父母养育我们不易 他们老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忠尽孝
第4个回答  2012-03-16
正方;由于上一代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所以造成的种种矛盾就出来了 特别是结婚以后,对儿女配偶的关系处理不当,经常应为一点小事闹矛盾。最主要是由于工作不能好好照顾他们,而养老院是老人们互吐心声的地方,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有人照顾。
反方;身体发肤,授之父母。

辩论赛-该不该把老人送进敬老院
我参加了一个学习组织的辩论赛,具体题目是“该不该把老人送进敬老院”我选的是正方(应该把老人送进敬老院)请各位知识大侠指教一下,最好有网站,详细点。... 我参加了一个学习组织的辩论赛,具体题目是“该不该把老人送进敬老院”我选的是正方(应该把老人送进敬老院)请各位知识大侠指教一下,最好有网站,详细...

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是孝顺的表现 这是全国大专辩论赛的辩题 谁有这...
当然是不孝顺了,把父母送养老院是儿女觉得老人年老体弱是累赘,是包袱,影响了自己事业的进展,小家庭的清净,而舍弃不管,又怕外人笑话,影响了自己的对外形象,为堵住外人的嘴,不想让别人说自己不孝顺的表现。中国人的儒家传统的思维模式,"孝悌"是评价一个人道德的底线和不可忽略的标准.所以一个人...

辩论赛 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还是不孝
不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道理不是不懂,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就是不要,赡养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送养老院就是在推卸责任!能自己尽心尽力照顾,坚决不送养老院。父母从小把你拉扯大,长大以后却要抛弃他们,这不是孝顺。

该不该把老人送去养老院 辩论赛 陈词
不该送去养老院:父母生了我们,养育之恩大于天,陪伴我们走过了那些需要亲人陪伴的日子。他们老了,可是心里如明镜,知道我们的难处是时老人才会提出去养老院,他们不需要吃的好,住得好,只是想要我们多陪陪他们。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让后人能够记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寄人篱下的日子里哪怕只有一天...

能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辩论赛吗?
所以说一种行为是孝顺,评价一个人是孝子,要从三方面考虑,即孝心,孝行和父母的感受。所以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是孝顺成立的条件便是子女出发点是为了父母,而且其行为时尽孝的行为、是关怀父母的行为,更加重要的是父母真心想去养老院,而不是在为子女利益权衡之下做出的决定。显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将...

子女不该将老人送往养老院 辩论赛 攻辩资料及问题
自己将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势必会增加老人的孤独感。父母把子女从小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就是为了以后能住在高级的养老院里过余生么?他们想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这样老人会觉得自己是被孩子嫌弃的,碍事的,却又不能开口说,怕打扰子女的工作和生活。老人会感到孤独......

辩论赛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的利弊, 需要写的更全面的 谢谢
不可能有人写那么详细的,也没意义,只能给你提供个思路 利:老人能和别的同龄人交流、休闲,减少了子女照顾的压力 弊:会造成老人内心的孤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而内向的老人更难以和别人交往,一些敬老院还会出现虐待老人的现象,给老人的晚年造成心理阴影 ...

英语辩论赛“老人是否应该住在老人院里”反方,正方各要一份
正方需要做的就是主要说明养老院比家里更专业,照顾的更到位,有专业的各种人员服务老人,老人在敬老院的幸福指数很高。住进养老院更有利于老人的健康等。同时辅助说明,如果在家里对谁都不好,希望孩子的事业成功,不想拖累孩子。这个问题不可多谈。正方基本就成功了。正方讲的是理性,反方讲的就是感性...

把老人送进敬老院是不是孝顺的表现
正方观点:是孝顺的表现.首先养老院的选择权要交给老人.与老人一起分享各种养老院的养老优缺点,对养老院的养老水平作分析(一定要与老人一起),挑选一所适合老人的养老机构.前提是争求老人同意,如果不同意也可从家人工作环境,儿女陪伴时间短等来为其作思想工作,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养老院能为其养老提供...

辩论赛 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开篇立论模板
首先,想过父母为什么有人愿意去养老院吗?同意去的老人中,百分之六十是觉得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而百分之三十其实害怕自己连累了子女,我们可以想象老人心里有多矛盾,一方面不愿意离开家里,另一方面不愿意麻烦儿女,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在为儿女着想,可儿女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送出去了吗?难道豪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