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重要他人”概念是哪个提出来的啊?

如题所述

重要他人一词首先于1953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G.H.)在《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中暗示,后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Mills,C.W.)对其加以发展,并首先明确提出概念。它是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人格形成以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自己具有重要影响的人。“重要他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或者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抑或萍水相逢的路人。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会受四个重要他人的影响,他们分别是幼年时期的父母、童年时期的老师、少年时期的同伴以及成年时期的恋人。

每个人的生命中一定会遇到几个重要他人,回想起人生每一个关键的转角,都少不了重要他人的存在。他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或许扮演着导师的角色,也或许是一个领路人,总而言之,他们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或许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重要他人之所以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影响。一方面是因为你在乎重要他人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的言行可能会改变你的想法和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要他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心理学中的“讨好型人格”,真的是无药可救吗?各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咱首先得来解释一下,啥叫讨好型人格。在小编看来,所谓讨好型人格,不过是一个自我否定的伪概念。在生活中有些人会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与恩惠。

这样的人,如果大吵一架,无论对错都会在事后反思自己,是不是我的话太重了?是不是我会错意了?是不是我太较真了?没错,主语永远是自己,永远认为是自己做的不足够好。但是,讨好型人格真的是病,需要治愈么?当我们以“讨好型人格”的标签来注解自己的时候,我们首先开始反思这是不是不对的,甚至考虑这是不是一种“病态”,开始寻医问药寻求解决之道,看了那么多鸡汤,买本《心理学原理》想从根本“治愈”自己这令自己讨厌的人格。

可这,难道不是对别人的另一种讨好吗,因为别人说我这样是错的,我就要赶紧改改。可我,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自己呢?难道,我真的错了吗?大家都错了吗?事实上,在心理学中,根本没有“讨好型人格”这样一个概念。这是一个生造出来的概念。有些时候我们讨好别人,获得和谐的关系,是发自内心的想要这样,因为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支持,需要他人的喜爱,需要融入一个群体之中,那就去讨好”。

各位,或许有时候,我们渴望表达,想要诉说,无论有没有听众,能不能获得赞同,对山、对水、对情怀畅言,只要我们喜欢我们就无所顾忌,那就去“讨厌”。无论你是“讨好型人格”亦或是“讨厌型人格”,只要没有伤害到别人并且能从中获得快乐,都是值得被夸赞和推崇的。综上所述,心理学中压根就没有“讨好型人格”这么一说,自然也就谈不上是否无药可救这么一说了。或者说,这样的人压根就不需要治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16
没有说是谁提出的,没人能确定。“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思是在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重要他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或者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抑或萍水相逢的路人。童年的记忆遵循着非常玄妙神秘的规律,你着意要记住的事情和人物,很可能湮没在岁月的灰烬中,但某些特定的人和事,却挥之不去,影响我们的一生。如果你不把它们寻找出来,并加以重新的认识和把握,它就可能像一道符咒,在下意识的海洋中潜伏着,影响潮流和季风的走向。你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他们稚弱,还没有独立认识世界的能力。如同发育时期的钙和鱼肝油会进入骨骼一样,“重要他人”的影子也会进入儿童的心理年轮。“重要他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们的喜怒哀乐和行为方式,会以一种近乎魔法的力量,种植在我们心灵最隐秘的地方,生根发芽。

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我们和“重要他人”的关系,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的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有时自己完成力不从心,或是吃力和痛苦,还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对我们有正面激励作用的“重要他人”,已经成为我们精神结构的一部分。他们的期望和教诲已化成了我们的血脉,我们永远不会丢弃对他们的信任和仁爱,但我们不是活在“重要他人”的目光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努力中。无论那些经验和历史多么宝贵,对于我们来说,已是如烟往事。我们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并为自己负起全责。

就是在最饱含爱意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会存有心理的创伤。寻找我们的“重要他人”,就是抚平这创伤的温暖之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7
我觉得讨好型人格并不是非要治愈的。在没有伤害到他人的情况下,都可以保持,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总有某个时候需要"讨好"别人。
第4个回答  2020-11-27
不是,确实是很改变,因为讨好型人格大多是从小时候就形成了,伴随自己的成长,这种人格需要慢慢改变,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原则,从身边人做起。

心理学中的“重要他人”概念是哪个提出来的啊?
重要他人一词首先于1953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G.H.)在《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中暗示,后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Mills,C.W.)对其加以发展,并首先明确提出概念。它是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人格形成以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自己具有重要影响的人。

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重要他人”就像一个人的良师益友,春风化雨;而负面的就像寒冬的暴雨、一个摧毁机。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她的书『心灵七游戏』里说了她的生命中...

心理学中重要他人有哪些
3、Sigmund Freud:S.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4、Albert Bandura:班都拉(1925-),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

从社会心理学“重要他人”想到的
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时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最近,重温了曾火遍中国的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这部影片里,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重要他人”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也让我开始去思考如何做别人的“重要他人”。 哪吒出生的时候,陈...

具体阐述心理学的ABC理论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f hers)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Mills,C.W.)在米德(Mead,C.H.)的自我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社会心理学家的“社会性支持”原理可以做为依据,如果人与人的关系时良好的,则一个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就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即使出现不利的情...

《毕淑敏的成长课》:修改和完善是每个人一生的成长课!
1、找到影响我们一生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并不是胡乱起的名词,他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名词。从他的字面意思就能知道这个词的大概意思,即重要的其他人。当然这个词的意思更加的宽泛。重要他人的概念里包含了父母以及兄弟姐妹,或者是在学习期间给自己讲课的老师,甚至是一个陌生人。毕淑敏老师认为某些特别的...

孩子的五大心理营养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这个人由孩子自己挑选,最初最本能的选择当然是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不行,他可能就会选择祖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 :带这个期待一直寻找,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

运用积极心理学就是希望班主任干嘛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W.Mills)提出“重要他人”的心理学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中职学生的重要他人可能是长辈、亲人、朋友、老师。但作为中职学生的班主任,假如能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那么,这个班级的管理就比较容易成功。所以具有积极人格的班主任能给学生提供示范和...

什么是养育孩子的好帮手?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他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及行为举止,对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这个人由孩子自己挑选,最初最本能的选择,当然是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不行,他可能就会选择祖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打个比方:如果父母因为...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九 ---理解他人和道德发展
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在促进合作与道德发展、减少偏见、解决冲突、激励亲社会行为等方面都很重要。随着心理理论和对意图理解的进一步发展,儿童逐渐发展出是非观,这就儿童的道德推理,即儿童对是非的看法以及他们对道德判断的积极建构。道德议题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分配公平,第二个层次是对规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