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齐景公问子贡:“您拜谁为师?”子贡回答说:“我拜孔子为师。”齐景公问:“孔子贤德吗?”子贡回答说:“贤德。”齐景公问:“他怎么贤德?”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孔子贤德,却不知道他哪里贤德,这又是怎么回事?”
子贡回答说:“(这就像)现在都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可是)天有多高呢?却都说不知道。这就是我之所以知道孔子很贤德,但却不知道他到底有多贤德的原因。”
原文:《子贡论孔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编纂而成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师谁?”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若何,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若何。”
扩展资料
人物故事: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
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
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子贡论孔子的原文及翻译
”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孔子贤德,却不知道他哪里贤德,这又是怎么回事?”子贡回答说:“(这就像)现在都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可是)天有多高呢?却都说不知道。这就是我之所以知道孔子很贤德,但却不知道他到底有多贤德的原因。”
《子贡论孔子》谁知道怎麽翻译?
译文:齐景公问子贡:“你的老师是谁?”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是仲尼。”齐景公问:“仲尼有才干吗?”子贡回答说:“有才干。”齐景公问;“他的才干怎样呢?”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他有才干,却不知道才干怎么样,这行吗?”子贡回答说:“现在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
<子贡论孔子》的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有才干吗?”子贡回答说:“有才干。”齐景公问;“他的才干怎样呢?”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孔子有才干,却不知道(他的)才干怎么样,这行吗?”子贡回答说:“(这就像)现在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可是)天有多高呢?(他们...
子贡论孔子解释
子贡解释说:“谓。”齐景公接着问:“皆。”子贡回答:“师,你;师,‘以……为师’,动词。你学习谁?或你跟谁学习?”子贡将问题转向孔子:“仲尼。”齐景公对孔子的好感表示认同:“贤。”子贡进一步解释:“何若。”子贡答道:“像什么样。”齐景公继续追问:“奚若。”子贡回答:“什么样。...
齐景公谓于子贡曰 译文
子贡论孔子》原文:齐景公谓子贡曰:“子师谁?”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若何,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若何。”...
子贡论孔子原文
”子贡以天高为例:“如今我们说天高,不论年长年少,聪明愚钝,大家都知道天高。那么天的高度具体有多高?大家都说不知道。因此,我知道孔子贤能,却不知道他究竟有多贤能。”子贡的回答既表现了孔子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影响,也反映了贤能的主观性和多维性。孔子的贤能不仅体现在道德伦理、教育思想上,...
子贡论孔子译文
然而,当齐景公进一步追问孔子的品德为何如此出众时,子贡却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他对此并不知晓。面对齐景公的不解,子贡比喻道,就像人们普遍都知道天之高远,无论老人、小孩、愚者还是智者,都对此深信不疑。然而,天的高度究竟是多少,却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子贡以此类比,说明自己虽然认同孔子的卓越品德...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之德。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接近自然之德)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
子贡论孔子的解释
子贡:孔子的学生之一。仲尼:孔子字仲尼。臣:古人谦称自己。对:回答。谓:对...说。皆:都。师:子,你;师,“以……为师”,动词。你学习谁?或你跟谁学习?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贤:好。何若:像什么样。奚若:什么样。无:无论。几何:多少。是以:因此。其贤若何:他好得怎么...
子贡问孔子什么叫文,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要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勤勉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文’的谥号。”出处:《论语·公冶长 第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