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佛书 读了之后能顿悟佛家的真谛(不是佛经 但要有佛的语言或句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20
呵呵,不想学习,偷懒,找捷径,想不劳而获,顿悟的也有,比如六祖慧能,他因家贫,没读过书,不识字,靠打柴度日,听到别人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刻心生欢喜,智慧涌现,那是多大的善根多大的根器?你要是看了没顿悟,我也不希望你顿“误”!还是虚心刻苦的从基础学习起步吧!愿你早日开悟!阿弥陀佛!给你介绍一本书《释迦牟尼传》作者是冷华,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11
不读佛经,想顿悟佛法,我想不可能吧。那只能成魔法。

不读物理书,想成为物理学家,你以为可能吗。

佛法就在佛经里面,就看你的善根如何了。善根深厚者,一听也可以彻悟佛法。惠能大师就是这样的人。连佛经都不想读,我想你距离佛缘善根,应该是无法计算的遥远吧。再说顿悟,那就要几千亿年之后的事了。

如果善根深厚,每一部佛经,都可以顿悟佛真谛。
第3个回答  2012-03-11
禅宗学习
元音老人讲的《拈花录》
圣一法师讲的《金刚经》《六祖坛经》
(我空间主页下面有个三慧禅房的链接,就都有了。 )
阿弥陀佛
第4个回答  2012-03-15
顿悟好难。“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顿悟了吗?
第5个回答  2012-03-11
完完全全靠自己的悟性,根基深浅,和机缘。你要说有这样的佛书能适合每个人,也不用这么辛苦去修行了。我们开始还是要从基础通俗的文本下手,慢慢深入才是方法。急于求成那是攀缘。一点效果都没有。善哉!

关于佛学的几个疑问
引发因,谓三界有漏的善业不但能引发自界的有漏和无漏善业,还能引发其余二界的有漏无漏善果,如多行好事容易坐禅入定,这当属间接引发;所以很多的佛教修行者都把行善作为修行的助行来做,这是很有道理的。反过来看,有的人长期静坐也不能入定,正是缺乏善因的引发。相违因与不相违因说明:果报将生时,若有障碍之...

佛家著作有哪些,所有的佛书阅读顺序是怎样的?
近代的唯一一部经书可以借鉴的就是六祖坛经。顺序没有。你可以一个一个的去看,每个说的事情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我提醒一下,现代太多的人来解说佛经,但是真的解说出佛意的,少的可怜,凤毛麟角一样。所以学习佛学过程自己注意别入了魔道了。。简答的说一些经典,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

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佛教的精髓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陀讲经49年讲了无数的经典,但都是围绕“四圣谛”、“十二因缘”而说的,而这些的目的就是证果、大彻大悟。其实只要证得阿罗汉果就已经解脱了,至少了却分段生死,不用再轮回了。具体说哪部经最能凸显出佛教的本质和精髓没办法回答,所有的经典都是枝叉,主干是四...

读佛书的时候有什么忌讳吗?可以拿到卧室读书吗?
1. 佛书可以拿到卧室阅读,但传统上建议不要躺着阅读。2. 有些修行人可能会在夜里躺着阅读佛经,但这并不适合所有人。3. 若身体不适或偶尔情况,可以采取半卧或卧姿阅读,但应尽量避免发出声音。4. 在病痛或危险中,可以大声念佛,这是被允许的。5. 阅读佛书时保持恭敬的态度,不仅是对佛书的尊重,...

现世都是以前的报应,现在做什么,以后都要有报应吗?
(此句并非出自佛经, 但深合佛理) 疑问a: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坏人却常常逍遥法外? 答: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见(1), 果报是有延时的.有时果报迅速, 有时却要等到别的机缘成熟才行, 可能是下辈子的事了.[cchere.net 西西河 衲子] 疑问b:既然有你所谓的守恒律支配, 为什么还会有人作奸犯科?久远劫来,...

身边有信佛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感受?
二、和信佛的人相处,说话,吃东西要特别注意 不只是婆婆改变了许多,因她信佛后,对子女有些方面的言行举止有了新的要求,一家人尽可能地说话中,避免婆婆认为比较隐晦的口语,不然婆婆总是用罪过,阿弥陀佛,嘴里说一些听不懂的经句念叨一会,婆婆刚开始信佛的那两年,逢初一,十五就吃素,后来干脆一点点荤腥也不粘,就...

请教几个佛教的问题。
而这托钵乞食对佛陀来说就是清净的行为(乞食清净经),而不是素食。从律藏的种种显示,以上的佛经内容很可能是后人所添加的。因为大乘佛教对佛经内容是没有保护,而是随意篡改。六祖坛经不是佛陀所宣说,而是后人的作品。不能以此为标准,而是应当对照经,律,法,是否符合佛陀教导。佛经中曾说烟草是...

有谁知道哪有 有关佛教的花纹的(装饰用的)
“佛因随世俗,不得不采用梵天的莲华坐,”林良一在文中写道。 在佛教雕塑等各种图像中可以看出,佛陀座椅有金刚座、狮子座与莲花座三种造型,前两者由具威严的帝王宝座转化而成,佛陀与弟子谈话的非正式场合出现;但当世尊宣讲重要经典如《法华经》,“一定趺坐于莲花座上,”目前就读华梵学的陆艳冰说。 “佛也继...

关于莲的名字的知识,与佛教的关系,古诗词,成语,俗语
佛祖坐的是莲花,手持的是莲花,口头常讲的是莲花,佛经中更有以莲花命名者,如《妙法莲花经》。佛门中有人道破了佛家对莲花情有独钟的天机,此妙真知性,本然清净,岂容外物之所污染?故佛以莲花为喻。莲花生于淤泥中,而不被淤泥之所污染;此真如妙性,在众生烦恼心中,而不被烦恼之所浊乱。(道衍《道余录》) 佛家...

佛教宣扬的因果业力报应,有没有普世价值或者现实意义?
“业”有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称为“业力”,为佛经所说世间四种不可思议力(佛力、神通力、龙力、业力)之一。四种不思议中,神通力、龙力都没有业力大,佛家说:“神通敌不过业力”。在业力面前,多大的神通也会失效。《南传弥兰陀王问经》载:弥兰陀王问神通与业力之不可思议孰为大,龙军罗汉答道:“于此不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