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然辩证法一开始就自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本应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地位,按照于光远的本来意思,自然辩证法应该成为与哲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因为它是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一个桥梁学科)。1977年的学科规划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自然辩证法研究所是其中的一项。如果当初这件事情办成了,自然辩证法就会自动成为一级学科,因为80年代初的学科设置基本上按照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所级建制而创设。由于研究所没有办成,只是哲学所里一个研究室,顺理成章,自然辩证法成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列的哲学二级学科。1978年以来,这个学科研究什么开始成为问过去的自然辩证法不单纯是一个学术性的学科,而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事业。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的任务很明确.是联系科学家、指导他们的科学研究、管理他们的思想。1978年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学家不再愿意受制于一些所谓的哲学家,而且形势变得越来越有利于科学家,而不利于这些自然辩证法家。自然辩证法家们需要另谋出路。
1979年创刊的《自然辩证法通讯》有一个副标题:“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标定了这个学科的领域范围: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1985年创刊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原本没有副标题,但于1988年也加上了副标题:“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强调这个学科的哲学性质。这两大刊物的两个不同的副标题,本身就象征着这个学科研究范围未取得基本的共识。1995年《自然辩证法研究》对副标题做了微调,改为“自然哲学、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加上了科技社会学的内容,但没有科学技术史,研究范围依然未达成共识。
相比而言,学术刊物所标定的研究范围还算是比较明确的,这个学科中的从业人员研究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则远远越出这个范围。从南水北调、煤炭经济、供电体制改革,到哥德尔定理、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拉瓦锡的氧化还原学说,再到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均成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合法研究课题。由于研究领域无边无际,这个学科缺乏一种总体上的学术认同感,同行没有同行的感觉;由于研究方向的多样化,无法有一个统一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必读书目;由于研究对象缺乏明确界定,学生无法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从而培养不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三十年来,这个学科主要靠人员众多、靠其中个别天资较突出者支撑门面,它的学术含量、思想深度,都难以在哲学学科中立足。
科技哲学严重的名实冲突,使得学科建设总也提不上议事日程,以致不少人认为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学科,而只是一个跨学科的、边缘的研究领域。经过二十年的进化和自然淘汰,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界可以概括成两个群体:哲学群体和社会学群体;两个阵地:教学(必修课)阵地与研究阵地。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这二十年间,自然辩证法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曾经寄身于此的有些学科已经风光不再,如潜科学、人才学;有些学科已经自立门户,而且搞的声势可以与自然辩证法比肩,比如科学学、科技史、软科学都有自己的全国性学会。到上个世纪末,继续留在自然辩证法界中的人可以大致分成两个群体:偏哲学兴趣的哲学群体和偏社会学兴趣的社会学群体。前者喜欢称自己搞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等,后者则喜欢称自己搞STS、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社会史等。
谁能简单说一下科技哲学的内容?
科技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名实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学科建设上的困难。这一学科融合了三层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构成要素,使得其定位变得复杂:首先,它源自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其次,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了理论背景,这使得科技哲学在中国具有政治意义和功能;最后...
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文
但二者长期和平共存所带来的确是科学技术哲学的致命问题,即名实长期冲突和学科定位不明。科学技术哲学的由来与科学技术史有着密切关系。科学技术史首先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同时又要探讨它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之间的辩证关系。可见,科学技术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定位
科学技术哲学,原名自然辩证法,是哲学领域中一门独特的学科。它源于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传统与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传统的交融,兼具社会现实关怀与学科自主性的特点。自然辩证法关注社会问题,而科学哲学则侧重于学科建设与逻辑严谨性。然而,这种对峙与融合导致了学科定位的模糊,长期存在名实不符的问题。科学技...
大家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哲学?
在我们的学科目录中,可以把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作为同一的东西看等,但从学科的内容、层次看,似乎这两者又不是完全同一的;如果把当今出版的和习用的《自然辩证法讲义》、《自然辩证法概论》原样不动地就换成为《科学技术哲学讲义》、《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则未必相宜。科学技术哲学总应该有更深的哲学思考和更多的...
国内为什么只有科技哲学研究生而没有科学哲学研究生
一、学科定位:名实冲突 在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科学技术哲学(简称科技哲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1978年于光远教授等首次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收自然辩证法硕士研究生,1984年舒炜光教授首次在吉林大学招收自然辩证法博士研究生。截止2000年底,全国有1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有4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于当年招生(...
从哲学、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看我们要如何实施技术
科学技术哲学总应该有更深的哲学思考和更多的哲学色采,而不全等于科学观和技术观。也许,采用(或同时采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名称,会使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研究自然辩证法,会给我们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增添新的内容的表述方式。00二、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哲学采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名称,乃至象某些单位把“自然辩证法研究室”...
墨子的哲学思想和科技成就对中国后世有何影响?
墨子在机械工程上也有精湛技艺,发明了飞行木鸟和高效车辆,展示了对现代科学的深远影响。科学与思想 墨子的科学贡献不仅限于科技,还在军事器械、水道地道技术以及哲学认识论和逻辑学上。他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区分了不同层次的理解,并提倡积极求知。他是逻辑学的奠基者,提出了“辩”学,强调判断的明确...
数学中有哪些著名的悖论?求解
这就是不可抗拒的推理和不可回避的实事相冲突。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里有一章《可疑的悖论》,称芝诺的悖论为“否定感官的悖论”。尽管阿基里斯在赛跑中追上起步领先的乌龟完全合乎事实,但为什么“不合逻辑”?因为芝诺运用了“无限”这个概念,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假设,而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无限...
重要哲学术语简释名实
名,指的是事物的名称或形式,而实则代表内容或实质。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经历了巨大变革,原有的名称已无法适应新的现实,因此产生了名实之辩。孔子强调了“正名”的概念,即用周礼中的名称去修正已经变化的内容。而墨子则提出,名是由实决定的,而不是反之。后来,后墨学派...
中华的智慧是张岱年哪年写的书?
还原中华传统学术中的科学精神是阐发“中华的智慧”的题中之义,但这部书突出对这种“科学学风”的彰显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重视玄思和体悟的中国哲学虽然可以避免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的异化,但不得不承认其存在着在所难免的未尽之处。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忽视细密的分析,缺乏严谨的论证,表现了很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