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翻译一下《文心雕龙 檄移》急!!谢谢了~~

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故观电而惧雷壮,听声而惧兵威。兵先乎声,
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
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
“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
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刘献公之所谓“告之以文辞,董之
以武师”者也。齐桓征楚,诘苞茅之缺;晋厉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
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也。宣露于
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
夫兵以定乱,莫敢自专,天子亲戎,则称“恭行天罚”;诸侯御师,则云
“肃将王诛”。故分阃推毂,奉辞伐罪,非唯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使声如
冲风所击,气似欃枪所扫,奋其武怒,总其罪人,征其恶稔之时,显其贯盈之数,
摇奸宄之胆,订信慎之心,使百尺之冲,摧折于咫书;万雉之城,颠坠于一檄者
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
矣!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虽奸阉携养,章密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
然抗辞书衅,皦然露骨,敢指曹公之锋,幸哉免袁党之戮也。锺会檄蜀,征验甚
明;桓温檄胡,观衅尤切,并壮笔也。
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
标蓍龟于前验,悬鞶鉴于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
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也。故其植义飏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
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
无所取才矣。又州郡征吏,亦称为檄,固明举之义也。
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相如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
有移檄之骨焉。及刘歆之《移太常》,辞刚而义辨,文移之首也;陆机之《移百
官》,言约而事显,武移之要者也。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
用檄,顺命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
故不重论也。
赞曰:三驱弛刚,九伐先话。鞶鉴吉凶,蓍龟成败。
惟压鲸鲵,抵落蜂虿。移宝易俗,草偃风迈。

  (译文〕
  雷声的震动,从光耀的闪电开始;军队的出征,要首先传出其威武的声势。因此,看到闪电就害怕巨雷,听到声势就害怕军威。军事行动首先要传出声威,这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相传有虞氏便开始警诫国内百姓,夏后氏已开始教训军队,殷代帝王也曾在军门外训示百姓,周代帝王在交战之前对军队进行过训誓。由此可见,无论有虞氏的警戒士兵,还是夏、商、周的教训部队,都是宣传教育自己的民众,还没有用到敌人的。到周穆王西征大戎时,祭公谋父提出:“古代有威严地谴责敌人的训令,有诰诫对方的文告。”这就是檄文的源头了。到春秋时期的征伐,因为是诸侯发起的,恐怕对方不服,所以出兵必须有一定的名义,用以振奋自己的威风,揭发对方的昏乱;这也就是刘献公所说的:“一方面用文辞告诫对方,一方面用武力强迫对方。”春秋时齐桓公征讨楚国,就首先责问了楚国不进贡茅草等罪过;晋厉公讨伐秦国,曾斥责秦国侵挠焚烧晋国箕、郜等地的罪行;齐国的管仲,晋国的吕相,在齐晋两国出兵之前向敌国的指责,仔细研究它的意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檄文了。到了战国时期,才正式称这种文辞为“檄”。所谓“檄”,就是明白,就是把问题宣扬揭示出来,使之明明白白。张仪的《为文檄告楚相》,是一尺二寸长的简书,因为是明白昭著的文字,所以有的称为“露布”,用以扩大视听。出兵是平乱的重大事件,任何个人都不敢自作主张。即使皇帝亲自出征,也要说,他是“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诸侯用兵,就说他是敬奉帝王之命来进行诛伐。所以,古代帝王遣将出征时,不仅亲自推车送出,还要授给将领处理都城之外的军事大权。奉持正直之辞去讨伐敌人,不仅要使自己的行动果敢坚毅,并且要用有力的檄文,形成强大的威力:使讨敌的声威如暴风袭击,气势如彗星横扫;振奋全军将士的威怒,聚集于讨伐的罪人;说明敌人的罪恶已到了必须惩罚的时候,显示出敌人恶贯满盈的气数;用以动摇作恶者的胆量,稳定顺服者的决心;使敌人的百尺战车,被咫尺檄文摧毁,万丈城墙,被一纸檄文推倒。东汉隗嚣的《移檄告郡国》,列举王莽“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状。它的文字不加雕饰,但用辞确切,事理明显,这说明隗嚣门下的文士,已掌握檄文的基本体制了。汉未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写得理直气壮。虽然其中骂曹嵩是宦官的养子等,对其隐密揭露过分;说曹操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从事的挖坟盗墓活动,有点诬过其实,但能以抗直的文辞写其罪过,他的揭露就十分明白了。陈琳敢于对着曹操的锋芒,幸而后来竟免于被曹操当做袁绍的党羽而杀掉。魏国钟会的《移蜀将吏士民檄》,用历史事实作证验,也讲得很明白。东晋桓温的《檄胡文》,着眼于敌人的罪恶更为急切。以上这些,都是写得很有力的檄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20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请帮我翻译一下《文心雕龙 檄移》急!!谢谢了~~
(译文〕雷声的震动,从光耀的闪电开始;军队的出征,要首先传出其威武的声势。因此,看到闪电就害怕巨雷,听到声势就害怕军威。军事行动首先要传出声威,这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相传有虞氏便开始警诫国内百姓,夏后氏已开始教训军队,殷代帝王也曾在军门外训示百姓,周代帝王在交战之前对军队进行过训誓。

移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移檄的解释 (1).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 用于 征召、晓谕和声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 相如 之 《难蜀老》 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 (2).发布文告晓示。 《史记·南越列传》 :“ 陀 即移檄告 横浦 、 阳山 、 湟溪关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出自文心雕龙的名言
出自《文心雕龙·谐隐》。即使有了丝和麻了,也不应当抛弃野草。说明凡事物都有它有作用的一面。三、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出自《文心雕龙·檄移》。雷鸣是从耀眼的闪电开始的;出师先要张扬声势。四、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出自《文心雕龙·养气》。通过逍遥来治疗劳累,通过谈笑风...

“檄檄”古文的意思
而传递军情一般都写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则表示万分危急,欲其急行如飞,称之为“羽书”或“羽檄”。 檄移: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相如 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2).发布文告晓示。《史记...

古文翻译
执掌政权的大臣,在大殿松柏之下聆听皇帝的旨意;起草公文的官员,在殿旁的枫树下记录皇帝的旨意。于是在西掖(比喻宫内)挥笔,在城北门(比喻宫外)就能读到公文。天风吹向四面,雷电传向八方(比喻圣旨的颁发)。(圣旨)充满了好消息,叙述着皇帝忧国忧民、勤政的思想。勉励学文则大量创作《韶》、《濩》一样的雅乐,...

小异大同的解释
小异大同的解释小部分 不同 ,大部分相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鲁迅 《 中国 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滙为长编,即 千篇一律 。” 鲁迅 《华盖集· 通讯 》:“在现在,我倒只 希望 这类的小...

檄移[xí yí]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_百度...
檄移 [xí yí] [檄移]基本解释 文体名。 檄文、移文的并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檄移]详细解释 文体名。檄文、移文的并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

文心雕龙・宗经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宗经原文及翻译
夫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四教所先,符采相济。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 赞曰∶ 三极彝训,道深稽古。致化惟一,分教斯五。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 文言文翻译: 《宗经》是《文心雕龙》的第三篇。它和上一篇《征圣》...

求大佬帮忙翻译一下
52、移檄:发布文告晓示。 (1)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相如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 (2)发布文告晓示。《史记·南越列传》:“陀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王郎移檄购光武十万户。”《新唐书...

陈琳 讨贼檄文翻译
讨贼檄文翻译: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乞丐子,借助赃银而得高位,乘坐金车玉辇,贿结权幸,窃居宰辅,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袁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