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如题所述

3.2.1 大荞地组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宝鼎盆地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为一套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观察描述及室内岩石宏观与微观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岩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及在平面上的分布,研究区识别出4种沉积体系、10种沉积相和多种沉积类型(表3.3)。

3.2.1.1 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是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床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向四周散开,其所携带的大量粗碎屑物质在山前堆积而形成的。研究区冲积扇沉积发育广泛,分布于大荞地组第九段至第十一段,自下而上冲积扇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进积,冲积扇分布面积增大。

根据沉积期的古气候,可将冲积扇分为旱地扇和湿地扇,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沉积期气候干旱,以重力流沉积作用为主,早先形成的泥石流沉积可以较好地保存下来;后者沉积期气候温暖潮湿,冲积扇上河流发育,早先形成的泥石流被后期河流冲刷改造,泥石流沉积保存下来的机会极少。

由于物源区的持续抬升或盆地的下降,冲积扇向盆地进积,扇端覆盖于扇中之上,而扇中又覆盖于扇缘之上,形成典型的向上变粗层序,测井曲线表现为漏斗形;在物源区持续抬升之后,构造作用趋于稳定,在向上变粗的层序上又出现向上变细的层序,测井曲线表现为纺锤形。研究区即为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沉积。整体为一套灰色、灰绿色以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的粗碎屑岩沉积。根据野外地质研究,研究区冲积扇仅残留扇中和扇缘沉积物(图3.30),其沉积特征分述如下:

表 3.3 宝鼎盆地晚三叠世大荞地组含煤岩系沉积体系、沉积相和沉积类型Table 3.3 Sedimentary systems,facies and types of Late Triassic coal measures in the Baoding Basin

图3.30 宝鼎盆地大荞地组冲积扇沉积特征Fig.3.30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luvial fan in the Daqiaodi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1) 扇中

扇中处于中等-较低沉积坡度的冲积扇中部,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沉积和辫状河间沉积。辫状河道沉积物由灰色、灰绿色中-细砾岩、含砂砾岩夹透镜状砂岩组成,受辫状河对前期沉积物的冲刷-改造作用,砾石多呈叠瓦状排列,而砂岩常发育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或斜层理 (图3.31) 。砾岩多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砾石分选差、磨圆中等至较好,其成分复杂,包括石英岩、花岗岩、砂岩、灰岩、玄武岩、岩屑等。辫状河间沉积也叫片流沉积,是河水漫过冲积扇上的辫状河道而扩展到冲积扇表面时形成的沉积物,其沉积物主要为砂和粉砂。片流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浅的坡面径流,常易产生高流态条件,故其沉积物平行层理等较常见。同时作为一种越岸沉积,片流沉积又具有垂向加积的特征,波状层理等细的纹层较发育。

图3.31 扇中冲刷-充填交错层理(T3d9,向斜西翼)Fig.3.31 Scour-fill trough cross-bedding in the middle alluvial fan(T3d9,west of the syncline)

(2)扇缘

位于冲积扇的坡脚部位,是冲积扇主要聚煤地带,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和辫状河间沉积,有时在扇缘低洼处会形成扇缘湖泊。与扇中相比,扇缘沉积坡度减小,辫状河道沉积减少而辫状河间片流沉积增多,因此砾岩含量与砂泥比值降低。扇缘沉积物由砾岩、砂岩、含砾砂岩、黏土岩等组成,沉积物的分选性、磨圆性变好,发育的沉积构造主要有叠瓦状构造,块状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等。

3.2.1.2 辫状河沉积体系

也叫辫状河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平原地带,位于潮湿气候下冲积扇的下游。与冲积扇相比,辫状河砾岩含量一般小于50%,砂泥比值介于5~8之间,并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沉积。与曲流河相比,辫状河河流二元结构的下部单元辫状河道沉积发育,而上部单元的河漫滩不发育,测井曲线形态多表现为箱形(图3.32)。

根据主要岩石类型,研究区辫状河可分为砾石质辫状河与砂质辫状河。砾石质辫状河发育于盆地的东南部,辫状河道沉积以厚-巨厚层状砾岩沉积为主(图3.32左);砂质辫状河主要发育于盆地东北部,河道沉积以巨厚层状砂岩为主(图3.32右)。辫状河垂向上旋回性清晰,每一旋回底部以冲刷面开始,下部为块状砾岩、砂岩,上部变细为河漫滩细碎屑岩沉积。辫状河体系可区分出河床滞留沉积、心滩,以及河漫滩等沉积类型。

(1)辫状河道底部滞留沉积

灰色、灰白色或灰黄色细-中砾岩,横向厚度变化大,多呈薄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砾石成分复杂,以砂岩、花岗岩为主,见灰岩、泥岩等。砾石分选性差,杂基中含大量石英、长石、暗色矿物等砂级碎屑及泥质混入物。砾石磨圆好-中等,多为次圆-次棱角状; 剖面向上过渡为河道砂岩、砾岩。底部发育冲刷面,冲刷面上常见植物茎干化石。

图3.32 宝鼎盆地大荞地组辫状河沉积特征Fig.3.32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raided river in the Daqiaodi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2) 心滩

也称为河道砂坝,是辫状河道沉积的主体,沉积物以砾岩和中-粗砂岩为主,碎屑成分复杂、成熟度低。心滩下部为河道沉积,沉积物为巨厚层状块状层理砾岩或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的砂岩; 向上过渡为发育板状交错层理的横向坝或交错层理的纵向坝砂砾岩沉积。其测井曲线形态为矩形或箱形。剖面上心滩砂体多呈透镜状成群出现,交错叠置,四周为泥质沉积所包围,显示河道的多次往返迁移。

(3) 河漫滩

在低水位期,心滩出露水面时也发生细粒物质的垂向加积作用,并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形成河漫滩沉积。河漫滩沉积物下部常为叠瓦状波状层理或小型波状层理的细砂岩,向上过渡为垂向加积形成的波状交错层理的粉砂岩和泥岩互层及发育水平层理的粉砂质泥岩和黏土岩。河漫滩上有时可见植物根痕,并有黑色炭质泥岩及劣质薄煤层或煤线发育。

3.2.1.3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辫状河三角洲为辫状河进入稳定水体形成的粗碎屑三角洲 (薛良清等,1990) ,其发育受季节性洪水流量或山区河流流量的控制。而扇三角洲是干燥气候下发育泥石流的冲积扇进入停滞水体形成的三角洲。研究区晚三叠世主要为潮湿气候,山前冲积扇主要表现为辫状河沉积,泥石流沉积缺乏,故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为主,而扇三角洲不发育。

本区三角洲体系总体属于浅水三角洲,其特征是三角洲平原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相对不发育。垂向上旋回性清晰,表明受湖平面变化影响明显。此外,三角洲平原上煤层较发育,横向也较连续。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相,根据三角洲平原砂泥比值、分流河道岩相类型及单一河道砂体厚度进一步将三角洲平原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

(1) 上三角洲平原

理论上上三角洲平原位于辫状河第一个分叉口至最高湖平面之间,相当于三角洲平原的陆上部分。研究区上三角洲平原砂泥比一般介于 3~5 之间,分流河道包括砾石质分流河道和砂质分流河道,且单一砂体厚度一般大于 15m。与辫状河体系相比,分流河道砂体规模减小,剖面上连续性增强,分流间湾粉砂岩、黏土岩沉积发育,砂泥比值进一步降低。上三角洲平原测井曲线一般呈钟形或矩形 (图3.33) 。此外平面上上三角洲平原向上会过渡为辫状河冲积平原体系,向下会过渡为下三角洲平原,它一般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间湾湖泊、决口扇和沼泽等沉积类型。

图3.33 宝鼎盆地大荞地组三角洲沉积特征Fig.3.33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lta plain in the Daqiaodi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A.分流河道

是上三角洲平原的主体,砾石质辫状河道主要发育块状层理,砂质分流河道发育平行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具有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底部冲刷面发育,并可见植物茎干化石。岩石类型以中-细砾岩和中-细砂岩为主。砾岩呈灰色、灰白色,砾石成分复杂、磨圆度中等-较好、分选性较差,块状为主、可见冲刷-充填构造;砂岩多为灰色、灰白色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等,中-厚层状,碎屑分选中等、磨圆较差,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分流河道垂向上常与分流间湾共生。

B.分流间湾、沼泽

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地区,这种沉积一般由薄层状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常见水平层理和小型波状层理,含菱铁质结核和植物叶片化石。当分流间湾水较浅时,会有泥炭沼泽发育。

C.间湾湖泊

当盆地持续下降,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长时间覆水时,分流间湾就会转化为局部性间湾湖泊。其岩相类型主要有灰色-灰黑色含植物碎片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以湖泊、沼泽沉积为主体,常见菱铁矿结核,煤层发育,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低角度波状层理和块状层理为主。

(2)下三角洲平原

下三角洲平原位于最高湖平面与最低湖平面之间,相当于三角洲平原的水陆过渡地带。与上三角洲平原相比,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规模继续减小,单一砂体厚度一般小于15m,且剖面上连续性增强;分流间湾粉砂岩、黏土岩沉积发育,砂泥比值一般介于1~3之间。下三角洲平原测井曲线一般呈钟形(图3.33)。平面上下三角洲平原向下常过渡为湖泊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下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沉积类型。

A.分流河道

以砂质分流河道为主,岩石类型以中-细砂岩为主,多为灰色、深灰色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等,碎屑分选中等、磨圆差,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发育平行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具有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底部冲刷面规模变小。

B.分流间湾

构成下三角洲平原的沉积主体,沉积物以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发育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富含植物化石和菱铁质结核,是下三角洲平原的主要聚煤场所。

(3)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本区三角洲前缘相不发育,主要包括河口坝和远砂坝等沉积单元。

A.河口坝

主要由分选较好的中-粗粒砂岩组成,也可见细砾岩和含砾砂岩,垂向上一般呈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砂体中可见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由于辫状河三角洲通常由湍急洪水或山区河流控制,分流河道迁移性较强,入水后河口坝不稳定,难于形成正常三角洲前缘那样大型河口坝,而与扇三角洲相似,河口坝不发育或规模较小。

B.远砂坝

远砂坝与河口坝为连续沉积的砂体,位于河口坝的末端。与河口坝相比,远砂坝砂体厚度较薄,岩性较细,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以及泥质粉砂岩、泥岩互层组成。多发育平行层理和波状层理,局部可见包卷层理。

(4)前三角洲

前三角洲沉积是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外侧的相对较细的沉积组合,与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沉积呈指状交错。沉积物主要为浅灰色泥岩、含炭质泥岩、菱铁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和小型波状层理,与远砂坝、河口坝一起构成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

3.2.1.4 湖泊沉积体系

湖泊体系主要分布在大荞地组下部的第四段-第七段,主要为滨、浅湖相和湖湾沉积相(图3.34)。

图3.34 宝鼎盆地大荞地组湖泊沉积体系特征Fig.3.34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custrine in the Daqiaodi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1)滨、浅湖

包括浅湖和滨湖沉积,由于研究区滨湖和浅湖难以区分,故合称滨、浅湖。浅湖位于滨湖相内侧至浪基面以上地带,水体比滨湖区深,沉积物受波浪和湖流作用影响较强。浅湖岩石类型以粉砂岩和黏土岩为主,陆源碎屑供应充分时可形成较多的细砂岩,砂岩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分选、磨圆较好。层理类型多以波状和水平层理为主,水动力较大的浅湖区可发育小型交错层理,砂泥岩交互沉积时可形成透镜状层理。

滨湖位于湖盆边缘,其距湖岸最近,接受碎屑物质较多;滨湖水动力条件复杂,击岸浪和回流的冲刷作用明显,碎屑沉积分选、磨圆较好,成熟度高,由岸边到湖心粒度由粗变细,沿湖岸常出现重矿物富集,湖滩砂岩中常发育微波状层理和倾角平缓向湖心倾斜的中小型交错层理。滨湖的沉积物类型与滨湖地形密切相关,若湖岸较陡、滨湖水动力较强,击岸浪对湖岸的侵蚀产生粗碎屑,或近物源河流有粗碎屑物质供应,则滨湖地区可形成砾质或粗碎屑湖滩沉积;若滨湖地形平缓,水动力较弱,波浪作用不能波及岸边,物质供应以泥质为主,则滨湖可形成滨湖泥滩或泥坪,沉积物以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常发育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块状层理,常见泥裂、雨痕、垂直潜穴、生物扰动构造及植物根、叶、枝干等化石碎片。

(2)湖湾

为湖泊近岸地区因受某种阻挡而与湖内广大湖区的湖水流通不畅而呈半封闭水体的地带。湖湾的形成常是因为近岸砂坝、砂嘴的生长、三角洲砂体向前延伸、水下隆起遮挡等作用造成。沉积物主要为薄层状灰黑色或暗褐色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等。以发育水平层理为主,富含植物叶片化石和菱铁质结核,生物扰动构造发育。

3.2.2 宝鼎组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经过晚三叠世早期大荞地组断陷盆地沉积期的填平补齐作用,至大荞地组沉积与宝鼎组沉积过渡期,区域应力场由近东西向拉张转换为近东西向挤压,宝鼎盆地也开始由断陷盆地演化阶段进入到大型拗陷盆地演化阶段。在野外露头剖面、室内岩石宏观与微观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岩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及其在平面上的分布,研究区识别出冲积扇、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4种沉积体系、10种沉积相和多种沉积类型(表3.4)。

表 3.4 宝鼎盆地晚三叠世宝鼎组含煤岩系沉积体系、沉积相和沉积类型Table 3.4 Sedimentary systems,facies and types of the Late Triassic coal measures in the Baoding Basin

3.2.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研究区冲积扇沉积主要发育在宝鼎组一段,其次为宝鼎组二段。

宝鼎组一段发育了一个完整的冲积扇沉积体系。一段下部和大荞地组十一段上部发育扇根沉积亚相,扇根上部发育扇中亚相,扇中上部为扇端亚相。由于物源区的持续抬升或盆地的下降,冲积扇向盆地进积,扇中覆盖于扇端之上,而扇中又覆盖于扇缘之上,形成典型的向上变细层序;在物源区持续抬升之后,构造作用趋于稳定。研究区即为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沉积。整体为一套灰色、灰绿色以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的粗碎屑岩沉积。根据野外地质研究,其沉积特征分述如下:

(1)扇根

其特点是沉积坡角最大,并发育单一的2~3个直而深的主河道。其沉积物分选差,砾岩有叠瓦状排列,一般呈块状构造,砾石间为黏土、粉砂和砂的杂基所充填,扇根的沉积物主要为泥石流沉积和河道充填沉积,如图3.35所示。

图3.35 宝鼎组一段扇根相 (太平剖面)Fig.3.35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luvial fan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of the Baoding Basin (Taiping section)

(2)扇中

扇中位于冲积扇中部,为冲积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以具有中到较低的沉积坡角和发育辫状河道为特征。沉积物以砂岩、含砾砂岩、砾岩为主。与扇根相比砂砾比增加,沉积物的分选性相对于扇根来说有所变好,但仍然较差,如图3.36和图3.37所示。

图3.36 宝鼎组扇中相 (灰嘎河剖面)Fig.3.36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lluvial fan in Baoding Formation from the Baoding Basin (Huigahe section)

图3.37 宝鼎组扇中相 (太平剖面)Fig.3.37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lluvial fan in Baoding Formation from Baoding Basin (Taiping section)

(3)扇缘

位于冲积扇的坡脚部位,是冲积扇主要聚煤地带,沉积物通常由砂岩和含砾粗砂岩组成,中夹粉砂岩和黏土岩;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和辫状河间沉积,有时在扇缘低洼处会形成扇缘湖泊。与扇中相比,扇缘沉积坡度减小,辫状河道沉积减少而辫状河间片流沉积增多,因此砾岩含量与砂泥比值降低。扇缘沉积物由砾岩、砂岩、含砾砂岩、黏土岩等组成,沉积物的分选性、磨圆性变好,发育的沉积构造主要有砾石叠瓦状排列、平行层理、斜层理等。如图3.38所示。

图3.38 宝鼎组扇缘相 (宝鼎组二段,太平剖面)Fig.3.38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lluvial fan in Baoding Formation from Baoding Basin (Taiping section)

3.2.2.2 曲流河沉积体系

曲流河沉积的垂向上层序由下至上粒度由粗变细,层理规模由大变小,曲流河沉积的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典型模式由下向上可划分为4个沉积单元,如图3.39所示。

(1)河床底部滞留沉积

与下伏岩层呈冲刷接触,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面。

(2)边滩沉积

具有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层理规模向上逐渐变小,为中、细砂岩,如图3.40所示。

(3)天然堤沉积

发育有小型槽状交错层理和上攀波纹交错层理。

图3.39 宝鼎组曲流河沉积 (宝鼎组二段,灰嘎河口老窑内实测剖面)Fig.3.39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ndering river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Huigahe section)

图3.40 宝鼎组曲流河沉积,上图为河床底部滞留沉积 (宝鼎组二段,灰嘎河剖面)Fig.3.40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 andering river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Huigahe section)

(4) 泛滥盆地沉积

主要由断续波状层理的粉砂岩和水平层理的粉砂质泥岩及块状泥岩组成,如图3.41所示。

图3.41 宝鼎组天然堤和泛滥盆地沉积 (宝鼎组二段,灰嘎河剖面)Fig.3.41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vee and flood basin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Huigahe section)

3.2.2.3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曲流河三角洲为曲流河进入稳定水体形成的粗碎屑三角洲,其发育受季节性洪水流量或山区河流流量的控制。而扇三角洲是干燥气候下发育的泥石流冲积扇进入停滞水体形成的三角洲。研究区晚三叠世主要为潮湿气候,山前冲积扇主要表现为辫状河沉积、泥石流沉积,如图3.42 所示。

本区三角洲体系总体属于浅水三角洲,其特征是三角洲平原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相对不发育。垂向上旋回性清晰,表明受湖平面变化影响明显。此外,三角洲平原上煤层较发育,横向也较连续。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体系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相,根据三角洲平原砂泥比值、分流河道岩相类型及单一河道砂体厚度进一步将三角洲平原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

(1) 上三角洲平原

理论上上三角洲平原位于曲流河第一个分叉口至最高湖平面之间,相当于三角洲平原的陆上部分。研究区上三角洲平原砂泥比一般介于 3~5 之间,分流河道包括砾石质分流河道和砂质分流河道,且单一砂体厚度一般大于 8m。与曲流河体系相比,分流河道砂体规模减小,剖面上连续性增强,分流间湾粉砂岩、黏土岩沉积发育,砂泥比值进一步降低。此外平面上上三角洲平原向上会过渡为曲流河冲积平原体系,向下会过渡为下三角洲平原,它一般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间湾湖泊、决口扇和沼泽等沉积类型。

图3.42 宝鼎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灰嘎河剖面)Fig.3.42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ndering river delta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Huigahe section)

A.分流河道

分流河道是上三角洲平原的主体,砾石质分流河道主要发育块状层理,砂质分流河道发育平行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具有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底部冲刷面发育,并可见植物茎干化石。岩石类型以中-细砾岩和中-细砂岩为主。砾岩呈灰色、灰白色,砾石成分复杂、磨圆度中等-较好、分选性较差,块状为主,可见冲刷-充填构造; 砂岩多为灰色、灰白色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等,中-厚层状,碎屑分选中等、磨圆较差,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分流河道垂向上常与分流间湾共生。

B.分流间湾

分流间湾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地区,这种沉积一般由薄层状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常见水平层理和小型波状层理,含菱铁质结核和植物叶片化石。当分流间湾水较浅时,会有泥炭沼泽发育。

C.间湾湖泊

当盆地持续下降,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长时间覆水时,分流间湾就会转化为局部性间湾湖泊。其岩相类型主要有灰色-灰黑色含植物碎片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以湖泊、沼泽沉积为主体,常见菱铁矿结核,煤层发育,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低角度波状层理和块状层理为主。

(2) 下三角洲平原

下三角洲平原位于最高湖平面与最低湖平面之间,相当于三角洲平原的水陆过渡地带。与上三角洲平原相比,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规模继续减小,单一砂体厚度一般小于 8m,且剖面上连续性增强; 分流间湾粉砂岩、黏土岩沉积发育,砂泥比值一般介于1~3 之间。下三角洲平原测井曲线一般呈钟形。平面上下三角洲平原向下常过渡为湖泊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下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沉积类型,如图3.43 所示。

图3.43 宝鼎组下三角洲平原沉积 (宝鼎组二段,灰嘎河西剖面)Fig.3.43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delta plain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Huigahe section)

A.分流河道

以砂质分流河道为主,岩石类型以中-细砂岩为主,多为灰色、深灰色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等,碎屑分选中等、磨圆差,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发育平行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具有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底部冲刷面规模变小。

B.分流间湾

构成下三角洲平原的沉积主体,沉积物以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发育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富含植物化石和菱铁质结核,是下三角洲平原的主要聚煤场所。

(3) 三角洲前缘相

本区三角洲前缘相发育较差,主要包括河口坝和远砂坝等沉积单元。

A.河口坝

主要由分选较好的中-粗粒砂岩组成,也可见细砾岩和含砾砂岩,垂向上一般呈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砂体中可见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由于曲流河三角洲分流河道迁移性较弱,入水后河口坝稳定,易于形成正常三角洲前缘那样的大型河口坝。

B.远砂坝

远砂坝与河口坝为连续沉积的砂体,位于河口坝的末端。与河口坝相比,远砂坝砂体厚度较薄,岩性较细,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以及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互层组成。多发育平行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局部可见包卷层理。

C.前三角洲

前三角洲沉积是发育于曲流河三角洲外侧的相对较细的沉积组合,与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沉积呈指状交错。沉积物主要为浅灰色泥岩、含炭质泥岩、菱铁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和小型波状层理,与远砂坝、河口坝一起构成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

3.2.2.4 湖泊沉积体系

湖泊体系主要分布在宝鼎组下部的第二段至第三段,主要为滨、浅湖相和湖湾沉积相。

(1) 滨、浅湖

包括浅湖和滨湖沉积,由于研究区滨湖和浅湖难以区分,故合称滨、浅湖。浅湖位于滨湖相内侧至浪基面以上地带,水体比滨湖区深,沉积物受波浪和湖流作用影响较强。浅湖岩石类型以粉砂岩和黏土岩为主,陆源碎屑供应充分时可形成较多的细砂岩,砂岩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分选、磨圆较好。层理类型多以波状和水平层理为主,水动力较大的浅湖区可发育小型交错层理,砂泥岩交互沉积时可形成透镜状层理。如图3.44 和图3.45 所示。

图3.44 宝鼎组滨浅湖沉积体系 (宝鼎组三段,灰嘎河剖面、太平剖面)Fig.3.44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and shallow lacustrine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Huigahe section and Taiping section)

图3.45 宝鼎组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 (宝鼎组三段,太平剖面)Fig.3.45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and shallow lacustrine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Taiping section)

(2) 半深湖

位于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击面以上的湖底范围,为弱还原—还原环境。沉积物主要受湖流和风浪的影响。岩石类型以黏土岩为主,常夹有粉砂岩薄层,如图3.46 所示。

图3.46 宝鼎组半深湖沉积 (宝鼎组三段,灰嘎河剖面)Fig.3.46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alf-deep lake in the Baoding Formation of the Baoding Basin (Huigahe section)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整体为一套灰色、灰绿色以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的粗碎屑岩沉积。根据野外地质研究,研究区冲积扇仅残留扇中和扇缘沉积物(图3.30),其沉积特征分述如下: 表3.3 宝鼎盆地晚三叠世大荞地组含煤岩系沉积体系、沉积相和沉积类型Table 3.3 Sedimentary systems,facies and types of Late Triassic coal measures ...

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特征
河流沉积体系可以细分出次一级沉积相类型,如河床、浅滩、天然堤、河漫滩和决口扇等,其沉积物各具特色。在太行山东麓及燕山南麓晚二叠世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以及北京、兴隆地区的早二叠世晚期到晚二叠世与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相当的地层中广泛发育河流沉积。按泛滥盆地发育程度可将河流沉积体系再...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在断陷盆地中,河流沉积物是主要充填类型之一。在沉积层序上具明显下粗上细的正粒序,显现二元结构特征。依据河道型式、内部构成、外部几何形态及在沉积体系的共生组合关系,可分为辫状河、网状河和曲流河三种。辫状河在断陷盆地中主要发育在冲积扇的前缘地带,以砂砾岩为主,通常由多个砾质或河道相组...

沉积体系特征
潮坪常由颗粒微晶灰岩、微晶灰岩、层纹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见有水平纹层、层纹石构造及鸟眼构造;潟湖最特征的岩石类型为微晶灰岩、生屑球粒微晶灰岩和白云岩,潟湖与潮坪组成单调的垂向韵律交替层序;萨布哈为受限台地内沉积高地控制,由蒸发相白云岩、膏岩、盐溶角砾岩组成。局限台地的洼地、湖环境或者潮上云...

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特征
因为沉积体系是空间上相互关联的沉积相的组合,所以储层的分布和特征在宏观上受盆地沉积体系的控制,微观上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因此,沉积体系的研究是储层综合评价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书综合利用现有的地质、地震和测井等资料,对百色盆地下第三系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共确定出以下5种主要沉积体系:①冲(洪)积扇-...

什么是沉积体系?
每一种沉积体系可以包含多种沉积环境,每一种沉积环境以自身特有的沉积物、动物群、植物群及相关过程为特征。沉积体系和沉积相都是沉积体,沉积相是沉积体系的基本建造块体或单元。这些建造块体代表了特定的沉积环境,而这些成因相关的建造块体(沉积相)的组合体构成一个沉积体系。而两个以上反应相关的沉积体系过程或成...

含煤沉积体系及成煤特征
1.沉积特征 冲积扇是从山地峡谷向开阔平原转变地带上的一种河流冲积沉积体。正如Bull(1968)指出:“冲积扇是一种河流沉积体,它的表面相似于一段锥形面,从河流离开山区处向下坡辐射开”,冲积扇沉积体系常成为大陆上最靠近物源区的粒度粗、分选差、沉积速率高的沉积体系(图8-21)。 图8-21 美国古近新近纪瓦萨...

沉积体系域的识别、划分及特征
其形成时湖泊处于扩张期,范围大、水体深,新增可容空间大于供给的沉积物体积,形成以湖岸上超为特征的沉积体系域。其相组合以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微相、前三角洲-浅湖-半深湖亚相暗色泥岩、油页岩夹粉砂岩沉积为特征(图 4-4,4-5),因富含有机质而成为区内重要的生油岩系(SQ2-TST、SQ3...

沉积充填地层特征
二连盆地的下部沉积充填是由侏罗纪伸展断陷(第一裂陷期)含煤粗碎屑岩建造和火山岩建造组成的,主要的沉积体系有冲积扇、湖泊和局部的沼泽;中部沉积充填为早白垩世的早中期,即Berriasiam至Barremian,为强烈断陷(第二裂陷期)的红色粗碎屑岩建造和黑色含油细碎屑岩建造,主要的沉积体系有扇三角洲、水下...

沉积体系展布
此期沉积厚度不大,相比雾迷山期,海域特征变化很大。由于不均匀沉降,在承德和宽城地区形成水下隆起,导致盆地内部海水循环受限,相应发育2个沉降中心,分别位于蓟县-兴隆和辽西地区。包括燕辽沉积局限海台地、冀北、冀东南泥坪和冀西泥云坪等3类沉积环境单元(图3-2-9)。图3-2-3 燕山-太行山北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