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外媒体对此有何评论?

如题所述

环球时报: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
  莫言获奖还是传递出了一些很清晰的信号。
  第一,在“比较灵活的”非自然科学奖项中,中国人获奖的密度在增加,无论是“刺激”中国的,还是“正常的”,都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空前关注。
  第二,莫言作为中国主流作家获奖,显示了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非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社会接纳的机会。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拒绝。
  人民日报:文学,回归我们的内心
  伟大的心灵超越语言,这话没错,只是,判断什么是伟大的心灵,人们不总是意见一致,也许这是一次例外。
  尤其是像莫言那样以语言见长的作家,我并不认为不熟悉汉语的评委和读者们能够通过具有创造性的外文翻译获得那种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不过那些特定的读者一定是在其中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获奖与否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文字的喜恶,他们会相信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立判断,回归自己的内心。
  新京报: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
  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创作,不是集体的功劳,莫言的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
  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正如无人获奖,也不必然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园林里无一席之地。莫言获奖的最大意义或许是,引导人们重新关注文学,而对更多作家来说,要思考拿什么作品才对得起“作家”的称号。
  北京青年报:莫言获奖水到渠成
  莫言获奖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中国文学界的盛事,是文学本真的胜利,也证明了中国文学的世界性意义。
  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中国作家的成就不会被世界所忽略。莫言获奖也会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有很多年轻人会因此而点燃文学的梦想,有很多读者会因此而重新发现汉语的叙事和修辞之美。如果读者懂得文学真味,作家执著追求艺术之神,莫言的获奖或许将成为文学黄金年代的开端。
  广州日报:诺奖,让中文更加自信
  中国作家长期以来难以问鼎诺贝尔奖,许多人归咎于技术原因,如中文翻译问题。
  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等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受到国外一些读者的欢迎,充分说明文学更重要的东西在于质——精神,而非形——文字。作家们完全应该抛弃这种偏见,重拾对中文的信心,相信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齐鲁晚报:祝贺莫言获“传说中的”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有种种“传说”,比如说老舍、沈从文等都曾与这个奖擦肩而过,诸如此类的说法,让人感觉这个奖离我们遥不可及。
  莫言的获奖,不仅提升了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自信,更增添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文学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毫无疑问会增强中国文化的辐射力。
  重庆时报:诺贝尔文学奖不会辜负的价值文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次开始;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一个机遇。因为文学,是一个国家民族心灵史的记录,是一个国家文化价值的承载。
  这样的独立人格与价值坚守,才是中国文学的出路,才能让中国价值找到输出的路径。诺贝尔文学奖不会辜负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也永远会守护对人类有益的价值与文明。
  长江日报: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人 
  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有着浓郁的“诺贝尔情结”。长期的诺奖缺席,产生了一种围绕“国际承认”的社会性焦虑。
  不同的人类文化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人类共通的美学情趣,一个民族内心强大才能始终有正常的行进节奏,并且贡献于人类的文化。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交流及至融通的一桩好事,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国人来说,应可成为平静地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确立自我认知和信心的契机。
  济南日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测试国人心态
  现在莫言真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考察莫言的过程已经结束,同时这也意味着又一项国人心态测试活动已经启动,即我们能否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总之,官方不要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身份就捧杀莫言,民间也不要拿一时一事挤兑莫言,不“捧”不“骂”才是正确的心态,这也是对莫言最大的爱护。
  晶报:祝贺莫言,向直抵人心的文字致敬
  一个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学大国,一个曾诞生过孔子、屈原、李杜、曹雪芹的文明古国,而今,终于和诺贝尔文学奖走在了一起。
  这是一种接纳和融合的过程,是一种文明对话的过程。我们希望并相信,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中国,会有更多作品成为承载这个社会痛与伤、悲与乐、苦与喜的“良心”,以文字向人性致敬。
  解放日报:让我们从容地微笑
  据说,这几天里,国内有不少记者蜂拥而至约访莫言,但言谈之下,其实大半都没读过莫言的任何作品,作家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
  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当年所说的“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那句话。自然,与“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那个时代相比,中国已经极大地变了。但先生批评的“国民虚荣”及盲目跟风、热炒自夸等种种衍生物,是否也已经完全绝灭了呢?莫言得奖,我们高兴,但更需要的可能是一种清醒和从容,一种自信和坚定。因为我们离一个文化强国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南方都市报:莫言获奖,文学的,世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作品价值的获胜,也并非证明写作方法的技高一筹,而是不同思想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结果。这是莫言们的成功之道,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赋予中国作家所带来的启迪。
  人民网评: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然,只有一个莫言还不够,中国不能只有一个莫言。同时,没有哪个作家是为了获奖而写作。
  在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以为获奖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有共同的身份——作家,共同珍爱文学,共同的使命担当。……写作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也是考量自己的内心与生活、人生与时代有多大距离的过程。”获得鲁奖如此,茅奖是如此,诺奖也应如此。每个作家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的写作能不能对得起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8
莫言的获奖是因为迎合了西方口味,说实话中国不需要用诺奖来证明自己!
第2个回答  2012-10-20
因为他的作品很少涉及政治追问

不是问为什么,是问有什么评论……= =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外媒体对此有何评论?
现在莫言真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考察莫言的过程已经结束,同时这也意味着又一项国人心态测试活动已经启动,即我们能否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总之,官方不要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身份就捧杀莫言,民间也不要拿一时一事挤兑莫言,不“捧”不“骂”才是正确的...

【!!!急求】莫言因获得诺贝尔奖的而导致人们对他的追捧进入了狂热状态...
第二,诺贝尔文学奖于中国的价值。整个亚洲出过五个诺贝尔文学奖,而莫言正是这五分之一。更难得的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所以说他开创了历史也不为过。中国近代史的教科书也肯定会专门为他开辟一章。第三,中国社会的浮躁。随大流。中国有多少人读过莫言的书,但是网上不管读过或者...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
人民日报对莫言的评价如下:莫言获奖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

对莫言获诺贝尔奖的看法
1.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人进军诺贝尔奖金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莫言的获奖,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也证明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人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世界舞台不能缺少中国的精彩,从奥运会的光彩夺目到诺贝尔奖的锦上添花,世界因中国而更加充满生机和希望。每一个中...

莫言获得nobel文学奖,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或者怎么看待现在的诺贝尔奖...
首先 莫言是中国第一人(不包括华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再者 现在的媒体也不必大肆渲染 所谓树大招风 当之前国内没人抱着个希望 更没几个人认识莫言 正因为没几人认识 所以 获奖了又招来了国内的非议 所以 现在的媒体 有点 该批评的批评不足 该鼓励的鼓励不...

当今的国人对莫言都是怎样评价的呢?
莫言,那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诺贝尔奖呢?嗯,是世界上有很高的声望,莫言莫言诺贝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呢嗯,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是有的国人呢?对他不理解,认为他的作品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也许正式这样平淡来自于生活的作品,才能在国际大奖受到青睐 ...

如何看待莫言得奖后没有被认可的事实?
1.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并没有立即获得同行的普遍认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评价标准往往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明确量化,因此不同的读者和评论家对莫言作品的评价存在分歧。2. 文学界内部存在一种“文人相轻”的现象,这可能影响了莫言作品的接受程度。有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莫言的成就持怀疑态度...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读者群体中有着怎样的评价?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得主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贝尔奖系列,这不仅对莫言个人是一个极高的赞誉,对中国文学史也是一个值得夸赞的荣耀,对中国之后不久的文坛将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莫言的作品有着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有的人说他是受马尔克斯的影响,但我感觉...

如何评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评价:莫言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作品...

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一时出现“洛阳纸贵”的情形,请根据当代文 ...
莫言得到诺奖,名至实归。当今社会对文学重视不够,人们更注重经济利益。教授陶东风曾认同,“重写文学史”的很大原因在于曾经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人,并不熟悉文学理论,尤其是文学理论的前沿问题;而从事文学理论前沿研究的学者,又不愿意把精力放到文学史的研究上面,久而久之,“文学史”的书写观念也就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