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到现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理解,过程要出来啊啊!!!

如题所述

1。古代
中国古代: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印度古代:1.地球像塔,第一层是海,第二层是大地,第三层是天。2.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而海龟又站在一条大蛇,大蛇嘴咬着尾巴,形成了天。
欧洲古代:地球是个正方体。
2。近代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在一些人的想像中,地球像一个蛋黄。
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曾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3。现代。
上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公里,极半径为6356.76公里,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1
盖天说

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扣着的大锅覆盖着棋盘一样的大地。这样的天地形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疑问:圆形的天怎么能够与方形的大地合拢呢?随后,盖天家又主张:天像圆形的斗笠,地像扣着的盘子,两者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的拱形。这种盖天说即能克服“天圆地方”说的缺点,也能解释很多天象。

盖天家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运动一年中有七条道路,称为“七衡”。最内一道叫"内衡",夏至日太阳就沿内衡走一圈;最外一圈叫“外衡”,是冬至日太阳的路径;其它节气里,太阳沿中间的五道运行。这就是盖天家的“七衡六间”。他们还主张,太阳只能照射16.7万里,超过这个距离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白天就是太阳走到距离我们16.7万里以内的范围,而晚上则在该范围之外。

浑天说

张衡在《浑天仪注》一文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地小。……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天就像一个鸡蛋,大地像其中的蛋黄,天包着地如同蛋壳包着蛋黄一样。这是对浑天说的经典论述之一。

浑天说还认为天球北高南低,绕通过南北天极的轴旋转。垂直于南北极轴把天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的大圆就是天赤道。与赤道斜交成大约24度角的大圆是黄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过日心并与天赤道平行的圆是太阳的周日平行圈,它代表着太阳每日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天球绕南北极轴旋转一周就是一日。夏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北点,太阳的周日平行圈一大半在地上,一小半在地下,表示着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多,在地下的时间少,日出在东北方,日落在西北方。冬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南点,周日平行圈有一大半在地下,一小半在地上,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少,而在地下的时间多,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浑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浑仪和浑象的结构就和浑天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天文学的有关理论问题的解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宣夜说

《列子·天瑞篇》记载了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杞国有一个人听说天是由气体形成的,日月星辰就漂浮其中之后,他非常担心天体会掉下来,让他无处躲藏,于是整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朋友把他拉到一位智者那里,智者开导他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形成的会发光的物体,即使它们掉下来,也是气体落入气体中,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盖天说和浑天说中的日月星辰都有一个可供附着的天壳,盖天说的附着在天盖上,浑天说的附着在像蛋壳一样的天球上,都不用担心会掉下来。但是后来人们观测到日月星辰的运动各自不同,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甚至在一段时间中停滞不前,根本就不像附着在一个东西上。所以就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宣夜说”。

宣夜说主张:天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没有任何形质,我们之所以看天有一种苍苍然的感觉,是因为它离我们太深远了。日月星辰自然地漂浮在空气中,不需要任何依托,因此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运动规律。宣夜说打破了天的边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宇宙空间。
第2个回答  2012-10-24
从圆形到椭圆形啊。

古代到现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理解,过程要出来啊啊!!!
1。古代 中国古代: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印度古代:1.地球像塔,第一层是海,第二层是大地,第三层是天。2.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而海龟又站在一条大蛇,大蛇嘴咬着尾巴,形成了天。欧洲古代:地球是个正方体。2。近代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想象、推测、验证、目睹、测量的漫长过程。古人凭借想象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有“天圆如张盖,地方似棋局”的说法。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地球是个圆球体的说法。地球也称为蓝星、第三行星,地球表面的大约29.2%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70.8%被...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天圆地方说: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也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球体: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椭球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是一个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不规则...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法。后来,人们通过多方面的观察,逐渐发觉“天圆地方”,的说 法与实际情况不符。特别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 地球的球形形状。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是使人一看就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了。

古人对大地的形状是如何猜想的?
到此止步,勿再前进”,当时的人都相信船到大西洋就会随海水一起跌进无底深渊 古俄罗斯:大地是由三条鲸鱼驮着的盆子,而这三条鲸鱼也是海洋上的浮游 古印度:地球是一个隆起的圆盾,这个圆盾是由三只站在龟背上的大象驮着,而这只巨大的龟又被一条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中浮游的巨蛇支撑着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在古代,人们仅凭直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限于视野,产生了天如穹庐笼罩四方的错觉,便形成了“天圆地方”的理念。古代中国人想象中,有四根柱子顶住了天空;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古希腊人毕达哥拉率先提出大地是一圆球的想法。随后,大量的探索证明大地确为球形。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观测到月蚀的阴影边缘总是...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及人认识,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有哪些认识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有以下几种主要认识:1、盖天说、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扣着的大锅覆盖着棋盘一样的大地。2、浑天说 张衡在《浑天仪注》一文中写道:天就像一个鸡蛋,大地像其中的蛋黄,天包着地如同蛋壳包着蛋黄一样,这是对浑天说的经典论述之一...

古代中国人,印度人,巴比伦人的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什么?
古埃及:认为大地女神在冥府上支撑大地 此外还有大力士托起的说法、鲸鱼托起的说法。这些认识或多或少反应了客观事实:比如浮岛说与板块漂移相吻合,能够很好的解释地震现象;浑天说与托勒密体系很类似,认为存在硬质天球围绕地球运转;宣夜说,众星悬空于黑暗空间,宇宙无限;托勒密体系,其星座系统能够很好的...

古人是如何描述地球形状的?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有“浑天说”和“盖天说”两种 1、浑天说 浑天说是古代汉民族的一种宇宙学说。由于古代汉族人只能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想象,来构想天体的构造。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