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这个比喻来阐述()的观点

如题所述

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01
鱼和熊掌 生和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1-01
鱼和熊掌 比喻生命和道义
第3个回答  2015-01-01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舍生取义
第4个回答  2015-01-01
生和义 孟子

《鱼我所欲也》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这个比喻来阐述...
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鱼我所欲也》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答案: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

《鱼我所欲也》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把“生命”和“大义”比作“鱼”和“熊掌” 对比论证:用贫者“不食嗟来之食”与贪图名利的人“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举例论证:贫者“不食嗟来之食”与贪图名利的人“不辩礼义而受万钟”。

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

《鱼我所欲也》中作者如何让提出面对生死抉择适应“舍生取义”的
先设喻,即鱼与熊掌的问题;接下来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正面(所欲甚于生,所恶甚于死)——义高于生,反面(莫甚于生者,莫甚于死者)——生高于义,从而得出结论(所欲甚于生,所恶甚于死)。即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是怎样的方式引出他的观点
在第一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二段则是对这个...

鱼我所欲也,4个题目,求回答
13因为心中有义。对方那种施与的态度,实则是一种轻蔑和侮辱,这是有羞恶之心的君子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即使那可以用来活命,君子也会弗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舍生取义。14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是失义 15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 16这...

我想知道《鱼我所欲也》的分段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

鱼我所欲也表达了什么观点
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是孟子。《鱼我所欲也》赏析 从...

论述《鱼我所欲也》的论辩艺术
类比论证一般是借助比较具体的、相近的事理特征来论说比较抽象的其他事理特征的方法,其效果是可以使抽象的事理形象易解。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鱼我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