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这个词在
日语就是“侍”,是《御成败式目》之后才有的正式称呼。意思是侍奉自己上级封建主的仆从。讲究忠诚和勇敢,本身一般也有一定的封地,大部分脱产成为专职战士。
武士的形成时代与中国的元明时期基本相当,所以论战斗力可以和元明时期的
中国军队比较。
日本人由于人种和历史上长期禁止肉食的原因,体格比较小,所以从绝对的体力上来说是不如中国人的,而且相差还比较大。但是武士的战斗力却胜过同时代的中国军队很多,具体原因主要有3点:
1.由于天皇的无力,日本长期处于
战争状态,优胜劣汰法则使得新技术的采用更加追求实用性。在日趋没落华而不实的中国盔甲基础上,日本创造了竹木为材料的扎甲,便宜而且轻便,适合大量装备。又比如说中国的
唐刀,一直没落下去后却在日本被发展成更为实用的曲刃武士刀。实用性极强的装备给了武士战斗力的保证。
2.脱产的状态。 武士在日本是特权阶级,是不从事生产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练习军事技能在战场上打仗,而且对于平民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便是失去了工作的
流浪武士,再落魄也会想法子去当兵而不是去种地,所以对自身的军事训练十分刻苦。而此时代的中国军队由于明国对于武将叛变的担心,讲究“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士兵训练由文官负责,还有严重的
吃空饷和克扣饷银的情况,训练极其差劲。
3.战术的研究。 中国的兵法本是战争的精髓,可是宋朝以后文官越来越强势,开始插手军事,把兵法的意义给搞变味了。兵法就是为了战争胜利的一切方法,
重中之重就是对于军队的统御、后勤、侦查、信息传送等“不起眼的小事”。而文官们却把兵法当成了说书人讲的“在某处设下伏兵”“摆下鸳鸯大阵”之类的东西。再结合八卦五行之类的东西给弄得不知道是兵法还是江湖骗术。日本在实战中发展了中国兵法,这一点在入侵朝鲜的时候可以看出日军的战术水平超过了中国很多。这个差距在其后的时间内越来越大,到了
二战的时候则到了顶峰,一个日军小队长敢跟中国的中将玩兵法未必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