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有隐士。他们的名单可以开得很长很长,他们的人生故事也各不相同。在此,我们仅简略介绍最著名的一批隐士,以飨读者。
许由、巢父
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尧曾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箕山隐居起来,尧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他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巢父也是同时期的隐士,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贤。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传说尧帝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接受。
伯夷、叔齐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开始,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等到父亲去世,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饿死于首阳山。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鹤壁市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据说,苏秦与张仪、孙膑与庞涓都是他的弟子。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和《本经阴符》。
虽然鬼谷子是一名隐士,但他也怀着一颗济世之心。当弟子们掌握了足够的技能之后,鬼谷子是允许他们出山拯救苍生的。不过有些遗憾的是,鬼谷子的弟子们一旦出山,往往因为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导致同门相残,比如说苏秦和张仪,一人主张合纵对抗秦国等大国,一人主张小国要联合起来奉秦国为尊以求自保,结果师兄弟二人时常周游列国互相拆台。至于孙膑与庞涓,两人更是势同水火,庞涓设计挖去了孙膑的双膝,而孙膑则出“围魏救赵”的奇谋灭掉了庞涓。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
据史料记载,商山四皓在秦末汉初时已经颇为有名,因此刘邦当初曾请他们出山为官,但是却被拒绝了。后来汉王平定天下,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可惜后来太子平庸,而次子却才学出众,这也使得刘邦动了废立太子的想法。
为了保住自己亲骨肉的太子地位,吕后想方设法将商山四皓请来做太子的师傅,刘邦见太子能够有商山四皓这样的知名隐士辅佐,便觉得太子一定有过人的地方,自此之后便不再有废立太子的想法。
严光
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生于西汉末年,会稽余姚人。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
如果我们看看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发迹史,就会发现,严光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好像刘邦手下有张良韩信一样,刘秀能够平定叛乱建立东汉政权,与严光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刘秀即位后,严光改名隐居,周游名山秀水,拜师法门学道,广交文人豪杰。
而刘秀也深知严光是贤良之才,因此屡屡下书召严光见面,并授严光为谏议大夫。然而无论刘秀如何恳求,严光却始终坚辞不受,最终得以隐居田园。
诸葛亮
在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前,诸葛亮在南阳过着“隐居”生活。对于这段生活,他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史学家考证,诸葛亮大约在16岁开始来到了南阳隐居,隐居了10年之后,26岁时被刘备礼请出山。
在隐居期间,诸葛亮拜当时的“江南第一名士”司马徽为师。司马徽是一位大隐于市的高人,对于天文地理、兵法布阵都有很深的研究,且与当地名士庞德公等人交往甚密。诸葛亮在隐居期间还娶了当地名流黄承彦先生的女儿黄月英,而黄承彦则是荆州行政首长荆州牧刘表的连襟。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七位名士,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
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田园。辞官后,他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陶渊明是著名的文学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
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陶弘景自幼聪明异常,10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15岁著《寻山志》。20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36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戴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
竹溪六逸
唐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徂徕山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郑连根 整理)
例举中国历史上的著名隐士
1、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例举中国历史上的著名隐士
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生于西汉末年,会稽余姚人。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如果我们看看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发迹史,就会发现,严光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好像刘邦手下有张良韩信一样,刘秀能够平定叛乱建立东汉政权,与严光的努力是分...
道号的例举
上阳子:即陈致虚,字观吾,江右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代著名内丹家无山子:即卓晚春,中国道教名人,明代道士迎阳子:即郭静中,明末清初全真道道士宁封子:黄帝时人赤精子:颛顼时人亢仓子:亦称亢桑子、庚桑子青云子:小说《诛仙》中人物天成子:小说《诛仙》中人物玉阳子:小说《诛仙》中人物玄寂子:1、即锦衣卫指挥使。2、...
隐士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为何隐士文化会在魏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再者,隐士一般来说都有着高尚的品格,受人尊敬。东晋著名隐士谢安,他一直都避世拒绝朝廷的征辟,后来为了家族的利益而不得不出世,《世说新语》对此记载道:“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
历史上有没有东方朔这个人?
东方朔,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他性格诙谐滑稽,爱好喝酒。古代隐士,多避世于深山之中,而他却自称是避世于朝廷的隐士。有关东方朔的传说很多,最有趣的,当数他喝“君山不死酒”的故事。据说,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如能喝到,可以不死为神仙。武帝...
历史上真的有东方朔这个人吗
历史上是有东方朔这个人的,《史记》一篇叫《滑稽列传》里有记载的。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现代文翻译):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
例举古今中外的人物及其事迹
唐·颜其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见《颜鲁公文集》) 颜真卿为唐代著名书法家。上面的引文,是他称赞唐“草圣”张旭书法笔力及造诣的话。后因以“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又用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造语精警。 清·赵翼《甄北诗话·陆放翁诗》:“意...
战国时期的士人有谁?
士大夫从此时起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 (三)士民、士庶人。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治齐,实行四民分居定业,四民即士、农、工、商。《谷梁传》成公元年也有四民之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但分而言之,士与民是有...
例举《儒林外史》里面所有的人物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评价: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又说:“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在这里鲁迅强调了“公心”,即作者对于世事的讥讽,并非出于因个人遭遇而产生的对某些人物或...
例举我国关于孝道的感人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壑?唬?找Γ??鼗??庞杏菔希?烦朴菟础O啻??母盖最?偶凹棠浮⒁炷傅芟螅?啻蜗牒λ浪?喝盟葱薏构炔植侄ナ保?庸炔窒伦莼穑?词殖至礁龆敷姨?绿油眩蝗盟淳蚓?保??庞胂笕聪峦撂罹??淳虻氐捞油选J潞笏春敛患岛蓿?远愿盖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