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是曹娥碑文中的几句话,作者在碑文中描写了孝女曹娥死后的情景时,引经据典说明世人的悲痛:
所以,大家都象孟姜女哭长城一样悲痛,有的人竟然用刀子把脸面划烂(可能是对比人家觉得无地自容吧),有的人坐等河水(既有可能是“等待消退后给她收尸”,也可能是“坐在干枯的河床上,等待洪水来洗涮自己”),有的人甚至“抱树而烧”(既也可能是“通过烧干河水来给她收尸”,也可能是“羞愧得把自己捆在树上用火烧”)。
后面四个短语是对“感动的人们在怎么做”的具体刻画,说的都是“古代粉丝”的一些极端做法。在今译中没有必要逐字逐句的翻译,直接在前面加上“有的。。。有的。。。”就行了。如果是作为故事讲出来,那就需要讲述人自己根据个人理解,去选择( )里的情节做注释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6
意思是 所以说啊哀姜这样的女子在市场上哭泣(这个典故启功先生说用的不当);孟姜女为了丈夫哭倒了长城,烈女们对这镜子用刀划自己的脸,割自己的耳朵;楚昭王的夫人贞姜,为等候丈夫,宁可被水淹死,也不愿离去;宋恭公的夫人伯姬,在宋恭公死后做了寡妇,为守妇道,宁可在家被火烧死,也不愿半夜下堂出门。(意思感叹曹娥就是这样的人啊!)

当然我们很不赞成这种泯灭人性的做法。忠君爱国是好事,忠实于爱情也是好事,忠诚于友情也是好事,但是愚忠就坏了,或者把人性给泯灭了就过头了。女人不是货物,女人更不是宠物,女人也有人格,也有七情六欲,在遵守起码人类道德的基础上,首先是做人,而不是殉葬品。所以这些烈女作品现在看来有点过了,有的还迂腐得可笑兼可怕。可怜当年那位以光头如孟非造型的大人物好像还亲自填匾“人伦之光”。愚民如此,堪堪止矣。

此文句取自曹娥碑文。

哀姜哭市:哀姜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颇有争议的女子,她是齐国公的女儿,后嫁给了鲁庄公,又与庆父私通,杀嫡立庶。《列女传》里有她的故事。启功先生认为,哀姜哭市和孝女曹娥的故事,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二种类型,除了一个“哭”字,根本就不可类比。碑文中引用的其他典故,也是如此。
杞崩城隅:指孟姜女哭长城。杞,孟姜女的丈夫万杞梁。
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对这镜子用刀划自己的脸,割自己的耳朵。也见《列女传》,讲一年轻貌美的寡妇,为守贞洁,拒绝其他男人的追求,硬是把自己的容貌给毁了。
坐台待水:也见《列女传》,讲楚昭王的夫人贞姜,为等候丈夫,宁可被水淹死,也不愿离去的故事。
抱树而烧:同见《列女传》,说宋恭公的夫人伯姬,在宋恭公死后做了寡妇,为守妇道,宁可在家被火烧死,也不愿半夜下堂出门。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开始由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书写此碑,千百年来风雨沧桑之后,又由宋朝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临摹,一直保存至今。

曹 娥 碑

汉 邯郸淳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兹适居。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时年十四岁,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辞曰:
  伊惟孝女,奕奕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阳。大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
  名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庙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利之义门。何怅华落,飘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以昭后昆。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蔡邕(补)

道济原题:真是女子。
JIANG中正题:人伦之光。
杜伟题:先后同揆。
沈定庵题汉孝女曹娥墓,金尚武题碑以及林则徐的题刻等等。
楹联有:
事父未能入庙倾诚皆末节,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徐渭)
渺渺予怀尝思所求乎子何事,洋洋如在试问无忝尔生几人。(马一浮)
碑经易石千万年遗恨难磨谁见江边泪尽,
水亦更名风再夜招魂何处人言海上潮来。(赵时枫)
血泪溅长江魂逐波涛经五日,褒封荣累代孝同星月炳千秋。(喻长霖)
碧水青山看风帆日夜经过寄语往来人愿各勉为孝子,
高天厚地任劫火古今明灭勒碑千万载问谁不敬贤娥。(邓散木)
天监孝思恃一缕性真不关血气,
地崇仁里合万家烟井永荐馨香。(沈志礼)
德必有邻江流近接清风岭,文能载道石墨犹传黄绢辞。(于右任)

端午节《孝女曹娥碑》
端午又至。除了纪念屈原,在吴越地区,端午节还有纪念伍子胥和孝女曹娥的说法,而孝女曹娥的故事,又正是从古人端午纪念伍子胥开始的。
同学决定月底聚会,地点定在上虞。上虞就是曹娥的故乡,那里有一条曹娥江,一座曹娥庙。
曹娥庙里有一块曹娥碑,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乃宋朝人蔡卞的作品,蔡卞是大奸臣兼大书法家蔡京的弟弟,也是王安石的女婿,而碑文内容据说最早是由东汉时期一个叫邯郸淳的人起草的。但国人知道曹娥碑,却大多因为曹操与杨修。《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曹操西征,路过才女蔡文姬家,见家中有曹娥碑原文图轴,由此谈到蔡文姬的父亲大文豪蔡邕对曹娥碑文内容的评价“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问众人,谁懂得其中的含义?只有杨修知道,杨修说,这是一个字谜,“黄绢”是“绝”,“ 幼妇”是“妙”,“外孙”是“好”,“齑臼”则是“辞”,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这是杨修在曹操面前,第一次显摆自己的才华。由此,“绝妙好辞”成为中国人常用的一个成语。
有关“绝妙好辞”的故事也见于《后汉书》《世说新语》等,但是,也有人认为,曹娥碑的碑文内容其实写了并不好,代表如当代著名学者,也是大书法家的启功先生。在他看来,曹娥碑的碑文不但不能称为“绝妙好辞”,而且简直就是文理不通。
启功的论述很有见地,详见《启功丛稿·论文卷》,在此不作引述。我少时练习书法,曾买过一本影印的《孝女曹娥碑》,当时对碑文内容几乎完全看不懂,好坏自然就更不知道了。
适逢端午,也为未来上虞之旅作点功课,现把曹娥碑文找了出来重读,居然能看懂一个大概了。现作注释如下,希望能对学书法的小朋友有点帮助。解释不对的地方,和不明白的地方,还请高手多多指教:(原碑文是用繁体字写的,但考虑到有些字电脑里打不出,所以,一律转化为简体字。而转化的过程,对有些字来说,或许就是一次解释。曹娥碑有很多版本,我用的是启功先生书里引用的版本,与曹娥庙里的碑文略有出入。)
《孝女曹娥碑》 作者:汉 邯郸淳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①同祖,末胄②景沉③,爰④来适居。盱⑤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迎伍员⑥。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岁,号慕⑦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⑧,莫⑨之有表。度尚⑩设祭诔之,辞曰:
① 周,周朝王室。② 末胄,子孙后代,一般指帝王贵族的后代。③ 景沉,也有版本写作“景沈”“景流”“荒流”的。在这里大意是指没落的意思。沈,沉。④ 爰,于是。⑤ 盱,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一名负责祭祀的巫祝。⑥ 伍员,伍子胥。五月端午,曹盱在江上祭祀伍子胥,这条江也就是现在的曹娥江,由上虞流入杭州湾。⑦ 号慕,哀悼父母、长辈。⑧ 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古代的时间。⑨ 莫,墓。⑩ 度尚,当时的上虞县令。
伊惟①孝女,晔晔②之姿。偏其反而③,令色孔仪④。窈窕淑女,巧笑倩兮⑤。宜其室家,在洽之阳⑥。待礼未施,嗟伤慈父⑦。彼苍伊何?无父孰怙⑧!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⑨,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⑩,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市11,杞崩城隅12。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13。坐台待水14,抱树而烧15。
① 伊惟,句首语气词。② 晔晔,形容姿色美丽。③ 偏其反而:语出《论语》,“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偏,翩。反,翻。形容身姿优美。
令色孔仪:语出《诗经》,“令仪令色,小心翼翼”。令,好的意思。孔,很的意思。形容姿色美好很体面。⑤ 窈窕淑女,巧笑倩兮:都是《诗经》里的句子。⑥ 宜其家室,在洽之阳:也出自《诗经》,见《大雅》,意思是可以结婚成家了。
⑦ 待礼未施,嗟伤慈父:不料还没出嫁,父亲死了。⑧ 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苍天啊,为什么啊,没了父亲,今后依靠谁呢?怙,依靠,特指父爱。⑨ 眇然轻绝:轻轻一跳,飞了起来。眇然,形容高远。⑩ 湍濑,急流。11、 哀姜哭市:哀姜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颇有争议的女子,她是齐国公的女儿,后嫁给了鲁庄公,又与庆父私通,杀嫡立庶。《列女传》里有她的故事。启功先生认为,哀姜哭市和孝女曹娥的故事,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二种类型,除了一个“哭”字,根本就不可类比。碑文中引用的其他典故,也是如此。
12、 杞崩城隅:指孟姜女哭长城。杞,孟姜女的丈夫万杞梁。
13、 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对这镜子用刀划自己的脸,割自己的耳朵。也见《列女传》,讲一年轻貌美的寡妇,为守贞洁,拒绝其他男人的追求,硬是把自己的容貌给毁了。
14、坐台待水:也见《列女传》,讲楚昭王的夫人贞姜,为等候丈夫,宁可被水淹死,也不愿离去的故事。
15、抱树而烧:同见《列女传》,说宋恭公的夫人伯姬,在宋恭公死后做了寡妇,为守妇道,宁可在家被火烧死,也不愿半夜下堂出门。
於戏①孝女,德茂此俦②。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③。越梁过宋④,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
① 於戏,语气词。② 德茂此俦,品德出众。③ 不斫自雕,斫,刀砍斧劈。④ 越梁过宋,(不懂,不知道用了什么典故。)
名勒①金石,质比乾坤。岁数历祀,丘墓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义之利门②。何怅华落,飘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③ ,以昭后昆。
① 勒,刻。② 义之利门。启功先生认为《曹娥碑》原文中的这句话是整篇文章最让人觉得差劲的地方,“生贱死贵,义之利门”,历代文章虽有很多鼓吹殉死的,但大多戴了面具,不敢直说,像这样直截了当地以“贵”作为可耻利诱的,并不多见。所以,到了蔡卞手里,就把它改成了“利之义门”,但还是有问题,变成了谈利益的合法性,而且文不对题了。(见《启功丛稿》)③ 仿佛,效仿学习的意思。

  《曹娥碑》碑文的撰写,是在曹娥去世八年以后的事。东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县长度尚对曹娥“悲怜其义,为之改葬,命其弟子邯郸子礼(即邯郸淳)为之作碑。”度尚原请魏朗撰文,因魏朗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学者,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为曹娥撰写碑文,其时非魏朗莫属。然而,魏朗担心写不好会贻笑后世,故佯作未成而转请别人。当他阅过邯郸淳的文稿后,大加赞赏,而将自己的底稿销毁了之。于是,《曹娥碑》上刻写的便是邯郸淳撰就的碑文。   碑之既立,加以碑文妙绝,自引得凭吊者如云似潮。其时著名的学者蔡邕,便是其中一人。当年遇赦后,其因惧宦官报复,不敢回乡里。在10多年的流亡生涯中,他“远迹吴、会”。闻《曹娥碑》,蔡邕径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然而,蔡邕题辞的含义是什么,观者不得而知,而蔡邕辞世,这自成了谜。
  解开题辞谜底第一人的,则是杨修。据传一次,曹操率兵出潼关,途经蓝田,悉知前方就是故友蔡邕庄上,便令军马先行,自己带着百余骑近侍来到蔡邕庄前。那时,蔡邕的女婿董纪在外地做官,只有蔡邕的女儿蔡琰在家,闻曹操到此,急忙出外相迎。礼毕,曹操见壁上悬挂着一幅碑文图轴,便上前观看。又听文姬夫人讲了曹娥孝行和度尚为之立碑,先父摸碑题辞的故事。曹操问题辞的含义,蔡琰回答说:“这虽是先父所题,但我实在不解其意。”曹操又问众谋士有谁能解?正当大家面面相觑之时,主簿杨修拱手作答:“此乃辞语谜面,我已猜出。”曹操即予制止,说:“你暂不要讲,给我思考一番。”行至 3 0里外,曹操忽然茅塞顿开,对杨修说:“我亦猜出来了,你先说出来让我听听。”杨修解释道:“‘黄绢’就是有色的丝,是‘绝’字;‘幼妇’,即少女也,女旁少字,是‘妙’字;‘外孙’,乃女之子也,女旁子字,是‘好’字;‘齑臼’乃受五辛之器也,受旁辛字,是‘ ’(‘辞’的繁体)字。合起来,是‘绝妙好辞’四个字。”曹操听后,不禁拍手称好,说:“你猜的正合我意!”后来社会上流传的“有智无智隔卅里”,或曰“故事开始与阴谋和血腥搭了边”,这当是后话,暂不赘述。只须感谢曹操与杨修的是,是他们的偶然之行,是他们的一番斗智,终于揭开了谜底,否则,至今这或许还是一道悬而未决的难题哩!自然,他们的举止更推波助澜,令上虞成了中国谜界公认的灯谜策源地。而曹娥孝行随之声名远播,当不言自明矣。
  《曹娥碑》之名振天下,亦跟书法名家有关。在碑文风靡全国之时,晋代书圣王羲之,宋代著名书法家、王安石女婿蔡卞等人,亦纷纷摹写碑文。尤其是王羲之《孝女曹娥碑》的字本,堪称传世精品,其造诣仅亚于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有人称:“邯郸文与右军书,珠联璧合,乃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信然!至为惋惜的是,书圣王羲之摹写的碑刻早已佚失,其书写的碑文,曾被刻成法帖,可见诸王羲之书法精品集,现存曹娥庙内的是蔡卞摹写的碑刻。细细观瞻,但见笔惊龙蛇,刚劲有力,其珍其贵,当可想见。
  世间万物,诱人者终有惑人处。忽然悟得,世间被传颂的孝行,多因残缺而美丽,因遗恨而哀伤。惟其冰清玉洁,才被膜拜着,才纯静如练,如梦如幻;才会有纵身一跃的超脱,才会有不绝如缕的守望。《曹娥碑》以其情其德其才其俊,赢得天下无数英雄竞折腰,李白亦不例外。唐玄宗天宝中,诗仙李白,因侮弄高力士,得罪杨贵妃,被排斥离开长安,漫游江湖,曾专程赶往曹娥庙读碑,有诗为证:“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有位学者说过,读《曹娥碑》最好之法便是“诗意的阅读”。诗意是一种高度,也是一种深度,它属于精神的范畴,闪耀着理性和哲学的光芒,它所排除的是世俗的杂念和喧嚣的飞尘,本身因之而显得高雅。否则,读碑,不是会亵渎、玷污了碑文固有的圣洁么?是啊,《曹娥碑》是一盏文化夜空里的灯烛,是一袭历史长卷中的裙边,是一扯人生洋面上的白帆。180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风尘掩盖了过去的歌泣与才情,但巍峨雄壮的曹娥庙还在,魁力四射的《曹娥碑》还竖立在曹娥庙内。有道是,最绚烂的往往是最短暂的,最坚固的也往往是最脆弱的。不知有多少碑刻在岁月的替代轮回中化为断石残片,继而沦为尘土?又有多少艺术宝库在自然的人为的灾难中成为焦土?《曹娥碑》是有幸的。尽管曹娥庙曾几度兴废,《曹娥碑》亦曾时立时毁,然而,她们依然魅力不减,风光无限,这全都是由于文化传承的作用,全都是由于一个又一个虔诚者的诗意阅读。不是吗?

曹娥生于公元130年。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143年五月初五,曹盱在胥江驾船迎潮神伍子胥。
伍子胥就是上文那位替吴王阖闾出主意的伍相国。应该说,他对吴国那是忠心耿耿,阖闾也算是言听计从。但是,太子波故去之后,夫差做了太子,然后做了王位。最初对伍子胥碍于老王的面子,也不错。等到夫差宠了西施之后,美色当前,那也是大尾巴狼那伙的,所以老王的面子就不够宽了。而这伍子胥又不会来事,老是抗上,气得夫差也就不尿他了。他知道夫差在养虎为患,为了避祸,把儿子托付给来送亲的齐国大夫鲍牧。结果因此遭到太宰伯嚭的诬陷,夫差大怒,赐宝剑逼他自杀。然后在五月五日将他的尸体装进皮囊抛到江里。后来,吴国百姓在江边为他修建了祠堂。
而伍子胥的怨魂无法平息怒火,就在江上兴风作浪,取人性命以泄愤。为了安抚怨魂,每年的五月初五,百姓们都要到江上祭祀,希望他不要再为害一方百姓。
就在143年的五月初五的祭祀活动中,曹盱逆水而上,不幸坠入江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曹娥年方14岁,见父亲葬身江中,悲痛不已。她把瓜投进江中,以确定父亲的尸身所在位置。她说:“父亲在此,瓜应该沉到江里。”
可是,瓜投进江里,却并未见曹盱的尸身上浮。
曹娥沿江奔走,哭喊父亲。她哭干了眼泪,喊哑了嗓子,而父亲的尸体还是无影无踪。
十七天过去了,父亲的尸体依然无影无踪。心急如焚的曹娥,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纵身跳入滚滚怒涛。
五天后,在江的下游十多里处,飘起两具尸体。一男一女,背靠背,女尸反剪双手紧紧抓着男尸,做背负之状。曹娥居然真的找到了父亲,并把他背到江堤。
曹娥孝行感动了乡亲,把他们父女埋葬了。
为了纪念这位孝女,胥江改名叫曹娥江。她所住的村庄命名为曹娥村,曹娥背负父亲出水的地方起名叫贺盘村。在曹娥投水的地方造了曹娥庙,为她塑了身穿凤冠霞帔的像,尊她为“孝女娘娘”。
而咆哮的曹娥江,奔流到曹娥庙前,立刻变得温顺了,无声无息地悄悄溜过去。过了曹娥庙,才敢大声喧哗。想必伍相国也知道愧对孝女。
元嘉元年(151),上虞县令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
诔文如下: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兹适居。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时年十四岁,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辞曰:
伊惟孝女,奕奕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阳。大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
  名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庙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利之义门。何怅华落,飘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以昭后昆。
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为一谜面,谜底为绝妙好辞)。由此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字谜”。并因此典故,在灯谜中设了一个谜格:
曹娥格。

...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是什么意思
所以,大家都象孟姜女哭长城一样悲痛,有的人竟然用刀子把脸面划烂(可能是对比人家觉得无地自容吧),有的人坐等河水(既有可能是“等待消退后给她收尸”,也可能是“坐在干枯的河床上,等待洪水来洗涮自己”),有的人甚至“抱树而烧”(既也可能是“通过烧干河水来给她收尸”,也可能是“羞愧...

“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哀姜哭市”简直莫名其妙,是...
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於戏孝女,德茂此俦.——见《曹娥碑》。道德伦理,有其时代性。不要说已经过去两千年的孝女曹娥的故事,就算文化大革命中,死于“三忠于、四无限”的典范又有多少?

曹娥碑原文及翻译
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乍沉乍浮。或泊洲屿,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还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流泪掩涕,惊恸国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於戏孝女,德茂此俦(chóu,同辈,伴侣)。何者大国,防礼...

请介绍一下《曹娥碑帖》
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东汉时,在会稽郡上虞县有个巫觋叫曹盱(ㄒㄩ)的人,带著他的女儿曹娥到江边去迎神。相传那江里有江神,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备好猪、牛、羊三牲等祭拜江神,祈求江神不要因发怒而弄水淹掉田地和房屋。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又到了祭江神的日子。那一年...

勒之金石文言文
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 名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庙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利之...

曹娥碑的绝妙好辞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名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庙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

曹娥碑的碑文注释
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岁,号慕⑦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⑧,莫⑨之有表。度尚⑩设祭诔之,辞曰:① 周,周朝王室。② 末胄,子孙后代,一般指帝王贵族的后代。③ 景沉,也有版本写作“景沈”“景流”“...

曹娥碑是谁写的
他给曹操解释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ji)臼”,谜底便...

曹娥碑的全文(不是字帖)
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名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庙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

谁有王羲之《孝女曹娥碑》释文
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於戏孝女,德茂此俦(chóu,同辈,伴侣)。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镂而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乱曰:铭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墓起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