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指立足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实际,以幼儿教师从事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知识技能为核心,面向学前教育实践,建构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教学内容。
具体包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组织与评价、活动设计与指导(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游戏活动)。
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施策略:
1.融入生活策略。
音乐来自生活,是对生活在各种生活的现象和事件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反映。应挖掘学前早期儿童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因素,将音乐教育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使音乐教育具体体现在他们生活的过程中和行为中。
音乐融入学前早期儿童生活是件令人高兴的事。生活处处有音乐是形成学前早期儿童热爱音乐的基础。
2.重复策略。
只要稍进行观察就能发现学前早期儿童喜欢重复作一件事,心理学上叫“常同行为”,这是儿童特有的行为类型之一。心理学解释为:学前早期儿童在生活中心情动荡不定,所以要通过“常同行为”来确保安稳感,并从中感受到心情上的愉快。
音乐教育可利用学前早期儿童喜欢重复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常听优美动听的音乐,经过多次重复的音乐体验。不仅能促进听觉的发展,还能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当一首歌(乐)曲听到耳熟能详后,可增唱(听)新一首歌(乐)曲,以此类推,音乐视野不断扩长,对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3.综合策略。
综合是指音乐之间综合和音乐与非音乐之间的综合。
音乐与非音乐之间的综合,有利于帮助学前早期儿童更好的理解音乐。如音乐与美术融合即听觉与视觉的结合。使音乐更形象更具体。如音乐与文学的结合,音乐结合儿歌或朗诵可提高学前早期儿童文学的修养和语言发展及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人的生理运动方式与音乐节奏相关,音乐与身体动作结合,可促进学前早期儿童的律动学习,表达音乐情感。学前早期儿童处于人类身心发育的第一个飞跃期,他们的成长需要教育的刺激,音乐教育无疑是学前早期儿童理想的教育组成部分。
树立科学的学前早期儿童音乐教育观。研究适合于学前早期儿童发展的音乐教育实施策略。对音乐教育在开发学前早期儿童音乐潜能和发展他们的音乐智力及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第二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在0岁~6岁儿童学习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中进行的教育工作。
目标要求:使幼儿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素质和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和美感,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启迪智慧,培养健康体魄,建立良好的音乐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念,为成人文化艺术修养奠定基础。
实施场所包括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等社会文化教育机构。
托儿所和幼儿园有音乐课和日常音乐活动,包括唱歌、音乐伴奏活动(节奏、音乐游戏、舞蹈)、音乐欣赏、节奏音乐等。
幼儿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发展需要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和社会的合作。
扩展资料:
音乐教育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音乐表演基础理论与表演、教学基本技能和艺术实践知识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音乐教育的方向是培养全面的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核心课程: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声乐、器乐(含中外器乐)、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创作、音乐形式分析、艺术介绍、舞台表演、舞蹈,音乐教育导论、音乐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有:毕业实习、音乐研究与收藏、艺术实习(演出)、就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音乐会)。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