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格律有“拗救”,有规律可循吗

如题所述

有的,我学的是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这本书写的蛮清楚。他在书里写了两种救法,一种是本句自救,五言里一、三两字处平仄互换;七言里三、五两字处平仄互换。另一种是对句相救,五言为本句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七言第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具体还可参见截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唐诗格律有“拗救”,有规律可循吗
有的,我学的是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这本书写的蛮清楚。他在书里写了两种救法,一种是本句自救,五言里一、三两字处平仄互换;七言里三、五两字处平仄互换。另一种是对句相救,五言为本句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七言第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具体还可参见截图 ...

格律诗句偶数字作拗时如何救拗?
可在本句救,也可在下句救。【拗救】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

唐诗格律有“拗救”,有规律可循吗?
也不论是上句还是下句,凡是句子中的平仄安排不合格律的,这个句子就称为拗句,句中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拗句有时可以采取补救的办法,就是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这种方法称为拗救。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拗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 当句救 当句救是指在出现...

“平平仄平仄”到底算不算合律?
五言诗通常采用: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种格式。但是格律也是可以变通的,这里就不得不提格律诗里的“拗救”,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例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平平仄平仄 君子意如何。平仄仄平平 鸿雁几...

诗词格律中的拗救
a )(b )两类的结合。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 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 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 助的。

什么是规律诗拗句又该如何拗救?
第五、第六字拗,对句第五字“烟”字救拗。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的方法,然后就合律了。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初学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古诗词的格律要求有研究的进
“拗救”的具体方式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须一一了解。 第四,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

【格律诗拗救方法大全】
另外,这个句式,孟浩然曾用过“仄仄平仄平”这种用法,这在唐诗里非常罕见,所以不能用。③ 仄仄平平仄 1\/中 2\/诗喉 3\/半拗,即可平可仄 4\/此处如果变成仄,需要把联句(对句)平平仄仄平的3变成平来拗救,例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注意例子里的“不”在...

通过格律寻找孟浩然的诗 有小拗大拗孤平的……
您提供的五言句常格,唐诗中一三不论为常规,是为“小拗”,唐诗中并不忌讳现代“两仄夹一平”的孤平,这种孤平在名人名作中很多。至于“孤仄”、“三连仄”这些,唐诗宋词更无禁忌。二四五分明也是常规,通常是不能拗的。二四拗了属于“大拗”,必须通过本句自救或对句相救来实现“拗救”。高手...

律诗平仄拗救
字自救并救出句。陆游的《夜泊水村》则结合了(a)(b)类的拗救。总的来说,律诗通常遵循平仄规则,看似不合律的诗句可能是通过拗救手法保持了律诗的和谐。唐诗中这类做法尤为常见,宋以后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也擅长运用。虽然我们无需模仿,但了解拗救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唐宋律诗的韵律结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